朱锡绶

- 姓名:朱锡绶
- 别名:字啸筠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清镇洋(今江苏太仓)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朱锡绶,生卒年不详,清镇洋(今江苏太仓)人。字啸筠,或作啸筼、啸云、筱云、撷筠、小筠、小云等,号弇山草衣。盛大士甥,潘祖荫师。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举人。同知衔拣发湖北知县。咸丰五年(1855年)任湖北东湖知县,七年权远安知县,立碑禁额外派夫采买浮收累民诸弊。八年至十一年任枝江知县。同治七年(1868年)至八年知黄安,称循吏。有花癖,最爱水仙,好游山水。善画仕女。诗文清隽,有史才。曾创修《黄安县志》。著有《小窗幽记》《闲书》《蕉窗日记》《幽梦续影》《疏兰仙馆诗集》《疏兰仙馆诗续集》《疏兰仙馆诗再续集》《沮江随笔》等。
猜你喜欢的书
华阳集
宋人张纲(1083—1166)撰。四十卷。纲字彦正,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一作金坛人)。大观政和间试舍法三中首选。除太学正,迁博士,累官给事中。初与蔡京、王黼不合,南渡后与秦桧不合,致仕。桧死,召为吏部侍郎,兼侍读。终于彦知政事。其座右铭曰:“以直行己,以正立朝,以静退高天下”。自号华阳老人,谥文定。此编系其嗣子坚搜辑编成,以其自号名集。凡文三十三卷,诗五卷,词一卷,后附行状一卷。总八百五十九篇。纲每成一文,都人辄传播,经建炎兵燹,十不余一。又以秦桧柄国,惧为所忌,绝意著述有年,故斯集所存,实为不足。《四库全书总目》以为其“诗文典雅丽则”。冠洪迈、于文熙二序。有《四库全书》本。
求幸福斋随笔
《求幸福斋随笔》作者是民国前期亦官亦民允文允武的“奇人”,《求幸福斋随笔》是他在亡命期间所作笔记杂俎的结集。内容涉猎极广,尤以丑诋当道,针砭时弊占相当篇幅,如战局分析、戏曲评论、名人秘闻、“娼政”讨论,以至所谓“金圣叹手批本”之《中国预言》的“解说”等,构成别开生面的时政与社会批评的史料价值。
太上赤文洞古经注
太上赤文洞古经注,金末元初全真派道上长筌子注。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此书为《太上赤文洞古经》注本。原经分三章,即〈操真章〉、〈入圣章〉、〈住世章〉,各章仅数十字,论修真养性之道。认为无动无为是万物之本,不视不听为众妙之门,养其无象,守其无体,则可长生。注文杂采道释之说解经,谓修道者应抱元守一,清净无为,归根覆命。《正统道藏》另有长筌子《元始天尊太古经注》,其内容与本书略同,但文字有异。如该书经文无章名,篇末较本书多一结语和颂文。其它文字亦互有异同。盖系同书之不同版本,可相互校补。参见该书。
都孔目风雨还牢末
元杂剧剧本。一作《大妇小妇还牢末》。简名《还牢末》。无名氏撰;一作李致远撰。末,谓剧本主角为正末。叙梁山泊头领宋江遣李逵下山至东平府招降五衙都首领刘唐、史进。不料李逵路见不平,将人打死,拘至府衙。本是死罪,六案都孔目李荣祖改案为误伤发配。李逵感恩,至荣祖家致谢,道出真实姓名,并将所佩金环遗荣祖。荣祖使小妇萧娥保存。大妇谓恐有不妥。萧娥原与本府令史赵某有私,又怒大妇之语,以金环为证告荣祖私通贼人。荣祖被拿问。萧娥知荣祖与刘唐有隙,教刘唐吊死荣祖,弃之荒郊。风吹雨浇,荣祖又活。被萧娥发现,使刘唐背之还牢。宋江差阮小五持书下山,再次招降刘唐、史进,3人劫狱救出荣祖。正欲还山,与下山搭救荣祖的李逵相遇。乃共擒赵令史、萧娥,同归山寨。作为元代“水浒戏”之一,此剧虽演《水浒》故事,但情节皆为长篇小说《水浒传》所无。现存主要版本有:《古名家杂剧》本,脉望馆钞校本,《元曲选》本。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梵名Maha^ya^na^bhidharma -samuccaya-vya^khya^ 。凡十六卷。安慧菩萨杂糅,唐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又称阿毗达磨杂集论、杂集论、对法论。乃随文注释无著菩萨之大乘阿毗达磨集论而成。本书原系无著弟子觉师子所作,安慧加以合糅集论而成,为法相宗所依用重要论典之一,乃瑜伽十支论之一。其注释书较重要者有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十卷(窥基)、述记贯练编二十八卷(信培)。
阿吒薄呴付嘱咒
一卷。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