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奉江

- 姓名:沈奉江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无锡东亭乡新塘桥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沈奉江,近代名医。名祖复,字礼庵。无锡东亭乡新塘桥人。曾应城西高承祖及凌学攽之聘,课督其子弟六七年。光绪20年执贽盂河马培之门下习医,马曾应诏为慈禧后治病,名噪都下,自奉为师,问难质疑,洞见症结,医学日精。随师诊视,临床日久,默识心悟,对古今医方法理,无不贯通。返锡后寓居崇安寺,自立诊所,求医者不绝。邑宰杨士晟、守戍汪福林,均心钦之,制额以赠。1922年秋,与同道组织无锡中医友谊会,任理事。次年春,创办《医钟》月刊,任名誉编辑,著论文多篇。所著《全球医通》巨帙,藏稿已散失。所刊者有《医验随笔》、《医通》、《锄经堂文稿》、《棣华集》等。子沈轼,能佐其业。门人之著者有王冠西、丁士镛、季鸣九、周逢儒、许锡纶、赵友渔等。弟沈葆三,名祖约,光绪举人,从兄研读医理,有名于时。曾任中医讲习所所长,主讲内科学,并任《医钟》月刊编辑。
沈奉江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王龙溪先生全集
明王畿著,20卷。是集为其子王应斌、王原吉合编。凡语录8卷,书、序、杂著、记、说9卷,诗1卷,祭文、志状、表、传2卷。其门人萧良幹初刊,丁宾重刻增《大象义述》1卷、传、志、祭文1卷。王畿师从王守仁,虽宗良知学说,但又与佛教学说相融会。
[嘉靖三十六年]耀州志
陕西地方志。明李廷宝修,乔世宁纂,十一卷。廷宝,山西曲沃人。官州同知。世宁字三石,耀州(今耀县)人。耀州志乘始修于明嘉靖六年,惜内容疏略,仅具二卷,故李、乔等人遂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修成此志,约六万六千字。正文分地理、建置、祠祀、田赋、官师、人物、选举、纪事、艺文九志。平列分目体。地理志载历代沿革、山川河渠古迹陵墓,记渠十余条。艺文志著录书籍七十种,有令狐德棻碑等,于文学、历史有参证价值。此志在明志中体例虽属完备,但叙事简略。有嘉靖三十六年刻本,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增补本,乾隆二十七年(1762)刻本,《中国方志丛书》本等。
太上三五傍救醮五帝断殟仪
太上三五傍救醮五帝断殟仪,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本篇内叙道士为人醮祭五帝,断除疫鬼之仪。谓凡人家遭逢天灾厄难,家口瘿疔,皆因宅合前后五帝神祗不卫于人,以及疫鬼作祟所致。可择良日准备法物,请道士醮祭五帝。醮祭之法,有入坛解秽、发炉、宣咒、上香酒茶、吟赞等仪式。
药性歌括四百味
《药性歌括四百味》是一本阐释性读物,是明代医家龚廷贤所著。每味药物下分原文、注释、语译、按语四个部分。全书以现代语言对每味药物的品种、来源、产地、药性、功能主治、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实用性强,适合于中医药工作者、医药院校广大师生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金方镇年表
军事史书。清吴廷燮撰。作者有感于前代金史多有散亡,遂将正史中之诸方镇(总管)析出,汇成此表。凡一卷。所记事始于金收国元年(1115年),止于天兴三年(1234年),此百多年间诸方镇之姓名、兵战、升擢、贬谪等事皆有所录。因史书缺漏甚多,故每镇皆有缺年,多者几达十年。可作为研究金代方镇用兵之参考。今有民国间景杜堂铅印本、《辽海丛书》本等。
空同子纂
一卷。明李梦阳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此书,题“无撰者名氏”。《四库》馆臣认为此书并非李梦阳所作,而是他人节取李梦阳 《空同子》 内容的十分之二三而刊刻售卖,欺蒙世人以获利。但《中国丛书综录》及《丛书集成初编目录》均著录此书为明李梦阳撰。全书只一卷,不分类,采用问答的形式讨论问题,篇幅较短,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山川、雷电、风雨、气体等自然现象及一些社会问题等。阐释较为清楚,只是内容上基本同于《空同子》。有明刻本、《百陵学山》本、《学海类编》本、《影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 本。1959年商务印书馆据《百陵学山》 本影印出版 《丛书集成初编》 单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