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福克勒斯

- 姓名:索福克勒斯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古希腊
- 出生地:科罗诺斯乡
- 出生日期:约前496
- 逝世日期:前406
- 民族族群:
索福克勒斯(约前496—前406),古希腊悲剧作家。生于雅典西北郊的科罗诺斯乡,父亲是兵器制造厂的厂主。青年时期曾与土地贵族寡头派首领客蒙交往。客蒙于公元前449年战死后,他同民主派领袖伯里克里斯交情甚笃。公元前443年被选为税务委员会主席。公元前440年被选为雅典十将军之一。他于公元前413年参加了反民主的政变。公元前411年被控赞成寡头派提出的限制公民权利的宪法,他在答辩中说是“迫不得已”,因而被判无罪。他始终只是一个温和的民主派。他提倡民主精神,反对僭主政治,歌颂英雄人物,重视人的才能,这都是雅典民主制全盛时期的精神。他受到同时代人的热爱,死后被奉为英雄。索福克勒斯28岁左右,即公元前408年就在戏剧比赛中初次赢了埃斯库罗斯,大约过了27年,才在比赛中输给了欧里庇得斯。他一共得了24次(一说20次,另一说18次)头奖和次奖,从未得过三奖。在他60年左右的创作活动中,大约写了130出(另一说123出)悲剧和“萨提罗洛斯”剧。 而流传至今的只有7出完整的悲剧,按照演出的年代,这7出悲剧大致这样排列: 1)《埃阿斯》(公元前442);2)《安提戈涅》(公元前441);3)《俄狄浦斯王》(公元前491); 4)《厄勒克特拉》(公元前419至415之间);5)《特刺客斯少女》(公元前413);6)《菲罗克忒忒斯》(公元前409);7)《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公元前401)。最后这个剧本是诗人死后由他的孙子拿出来上演的。索福克勒斯完成了埃斯库罗斯已经开始的工作,即把合唱颂歌彻底转变为戏剧。把悲剧的重心彻底转移到描写人的活动和斗争上面来。他关心的已经不是氏族的命运,而是个人的命运,这样他就不再采用三部曲的形式,他把演员数增至3个,从而使剧情多样化。他特别善于布局,结构严密、复杂而又自然。他还善于使用对照的手法。历史评论家都认为索福克勒斯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家,罗马演说家西塞罗和希腊批评家朗吉努斯把索福克勒斯比做荷马。
索福克勒斯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早期上清经典,约出于东晋。原为《太上三天正法经》一书后半篇,《正统道藏》本分出另为一书。
上清天宝斋初夜仪
上清天宝斋初夜仪,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宋元上清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卷首有短序称:「上清天宝斋者,学道之人求仙要诀。学受上清毕法之后,得行此斋。」又称此斋法 「先为帝王国主祈福,次为祖祢请恩,洗涤宿瑕,忏谢新过,功行圆满,道德著充,自然成仙,白日腾翥」。书中先列举修建天宝斋所用信物,其次为斋仪程式。有点灯、入坛、唱道、请三师、上香、读神咒、诵章、告八愿等仪节。
太上老君说救生真经
经名:太上老君说救生真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唐宋间。假托太上老君说诵经保命延生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太上老君劝人诵经抄经,以释冤弭灾,救生保命。
咒枣记
明代白话中篇神怪小说。凡二卷十四回。封名题《萨仙咒枣记》,正文前题《锲五代萨真人得道咒枣记》,署“安邑竹溪散人邓氏编,闽书林萃庆堂佘氏梓”,作者即邓志谟,其版式亦同《铁树记》、 《飞剑记》。卷首有作者自序《萨真人咒枣记引》,署作于“万历癸卯”年。小说在广采民间传说、戏曲笔记的基础上,叙说了萨守坚得道的故事。萨真人为五代时人,前世为富户陆右,因拒少女求鱼水之欢,感动上天,暗赐金五百两。陆右锄地时见到一窖金,慨然分给鳏寡孤独和残疾病弱者,因而此世做了神仙。。《咒枣记》也是根据这些传闻汇集、加工、整理而成的。《咒枣记》只存明建阳萃庆堂余氏刻本一种版本,现藏日本内阁文库。书的版式、插图与《飞剑记》全同,惟目录后多幅“萨真人像”而已。此书据内阁文库本影印,与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的本子同出一源。
净土安心法门
李炳南撰,民国七十四年六月十二日的华严经讲座,雪公老恩师讲到第十回向的安住梵行,老恩师根据善导大师的观无量寿经四帖疏,讲述净土宗的安心法门,劝所有净业莲友,一起把心安住在“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是 雪公老恩师往生前一年所做的一篇完整开示,前后总共十七次,可以视为是他老人家一期教化的最后嘱咐。
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
凡二卷。收于中华藏第一辑第三十册。唐代慧苑撰。就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中之难字加以注音释义之书。又称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新译华严经音义、华严经音义、慧苑音义。书内附有华严经中梵语之正翻及略解,并引内外典以说明译语之字音、字义。所引之书目甚多,除内典外,尚有教外典籍,如论语、孟子、易经、毛诗、尚书、礼记、庄子、国语、史记、汉书、老子、说文、蜀志、晋书、墨子、淮南子、管子、山海经等,及诸家注本、历来各类形音义辞书,凡百余种。本书是在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之后所撰述者。又本书在高丽藏本、宋、元、明等各版本之间颇有差异,且高丽藏及宋、元等三本均为二卷,明本为四卷,而慧琳音义卷二十一以下至卷二十三收载者则为三卷。日本京都小川睦之辅所藏者,系本书之古写本,题为新译华严经私记音义,今为日本国宝之一。其他有关新译华严经之新增音义者,有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附于大治(1126~1131)年间所写之玄应音义卷一末者,该书撰者不详;另有日人喜海所撰新译华严经音义一卷(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七册)。其中,喜海之音义唯于经中之难字付以假名、四声、清浊及反切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