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达祖

- 姓名:史达祖
- 别名:字邦卿,号梅溪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汴(今河南开封)人
- 出生日期:1163
- 逝世日期:1220
- 民族族群:
史达祖(1163~1220)南宋词人。字邦卿,号梅溪。汴(今河南开封)人。居杭州。嘉泰元年(1201)张鎡已年近50,《题梅溪词》,称史达祖为“生”,曰“全老奂,生须发未白。”可以看出,史达祖比张镃年青,行辈亦晚。韩侘胄执政期间,史达祖在韩府任“省吏”,颇受重视,韩的“奉行文字,拟帖撰吊,俱出其手”。以韩侂胄为首的主战派失败后,史达祖也受到黥刑。后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清新工巧见称,注重格律,造字炼句甚着功夫。张镃盛誉其,在《题梅溪词》中曰:“生之作,辞情俱到。织绡泉底,去尘眼中。妥帖轻圆,特其余事,至于夺苕艳于春景,起悲音于商素,有瓌奇警迈清新闲婉之长,而无訑荡汙淫之失。端可以分镳清真、平睨方回。而纷纷三变行辈,几不足比数。”姜夔也称赞他的词“奇秀清逸,有李长吉之韻,盖能融情景于一家,会句意于两得。”(《绝妙词选》卷七引)史达祖在同期格律派词人中确实堪称大家,犹以咏物词著名。如[绮罗香]《咏春雨》“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不着一个“雨”字,却句句切题,描摹春雨甚为细腻。此外,如写燕子“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双双燕]),写人物“桃花嫩、娇样浅澹罗衣。恰是怨深腮赤,愁重声迟。”([风流子]),均用白描,却情致犹在。晚年词作隐含沧桑感,如“倦客如今老矣,旧时不奈春何。几曾湖上不经过?”“向来箫鼓地,犹见柳婆娑。”([临江仙])落笔不甚经意,却情绪尽传。又如“江南朋旧在许,也能怜天际,诗思谁领?梦断刀头,书开虿尾,别有相思随定。忧心耿耿。对风鹊残枝,露蛩荒井。斟酌姮娥,九秋宫殿冷!”。([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并未着浓墨渲染愁情,而凄苦之情油生,颇有“欲说还休”之味。史达祖对后世影响较大,人们常将他与周邦彦、姜夔并称,但由于词作多为唱和之作并时视之为文学游戏,所以“用笔多涉尖巧”(周济语)并极妍尽态,富贵气较浓,写了不少形式上雕金砌玉,内容上空洞无物的作品。史达祖词集《梅溪词》一卷,有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和《四印斋所刻词》本。
史达祖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火星公主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的1866年,南方军队骑兵大尉卡特从阿里台那一洞窟中突然飞到了火星。这时的火星,其科学发达程度远远超过了地球。但是,在火星上,有身材高大而丑陋的四臂绿色人支配的萨克族,也有爱好和平,与地球人十分相象的漂亮赤色人所支配的赫列姆王国等,总之,当时呈现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卡特施展了自己的才能,行侠仗义,同绝色佳人苏莉丝公主结下姻缘。他在那里度过了十年和平的岁月。但是,为了要从一次突发的事件中拯救火星,卡恃冒着巨大危险亲赴事故现场……
韩集举正
十卷。《外集举正》一卷。宋方崧卿撰。方崧卿,字季申,莆田 (今福建省东部沿海,木兰溪下游)人。隆兴进士。孝宗时尝知台州军事。此书后有淳熙十六年 (1189) 崧卿自跋,称《右昌黎先生集》十卷,《外集》一卷,《附录》五卷、《增考年谱》一卷,复次其异同为 《举正》十卷。陈振孙《书录解题》所载同,而多 《外钞》八卷。其诠称年谱为洪兴祖撰,方崧卿增考,且举正以校其同异,刻于南安。《外集》据嘉祐刘煜所录二十五篇,又附以石刻联句诗文。《书录解题》又曰 《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朱侍讲以方氏本校定。凡异同定归于一,多所发明。外集皆如旧本,独用方本益 《大颠三书》。今考 《外集举正》所列,自 《海水诗》至 《明水赋》,二十五篇之数俱全,不知考异所据何本。
吴氏中馈录
宋代浦江 (今浙江义乌) 吴氏撰 (佚名)。全书内容分脯鲊 (以动物为主的菜肴)、制蔬(素食)、甜食 (面点和小吃) 3类,共70多个品种。对每个品种的选料、加工、调味、火候等具体操作程序均有详细记叙,通俗易懂。该书涉及不同的烹饪原料与调味品115种,烹调、加工、选料的方法与原料加工后的形状有120多种,其中有许多名词术语至今仍在使用,对研究中国烹饪技术的发展和演变有参考价值。
秘传外科方
外科著作。明代赵宜真辑,刊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书中首述医论方证,次列外科疾病36症,病形图24幅,末录李世安、李防御二氏治疔法和五痔方等。本书主要论述外科疮疡、痈疽、疔疮、痔疮的治法,并附图24幅,依图说明各种痈疽的部位、形状和简要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痈疽疮疡和各种中毒、外伤、汤火伤、蛇虫伤的方药和急救法,共载375方。本书继承了宋代《太平圣惠方》《外科精要》的外科学经验,收集了民间治疮疡、杂病的单方和验方,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泛,兼有妇、儿、五官科的论治经验,其中大部分是未见经传的,不少方剂和治法成为后世外科的传统方药和方法。特别是对痔疮的治法和一些急症的处理方法,至今还运用于临床。
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
南宋张行成撰。九卷。《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此书专明邵雍《皇极经世·观物外篇》之义,乃张氏《易》说七种之一。《皇极经世》含《观物内篇》与《观物外篇》两大部分,张氏以《内篇》理深而数略,《外篇》数详而理显,学先天者当自《外篇》始,因补阙正误,使原文以类相从,并推绎其旨奥,以成是书。此书是张行成所撰“易说七种”之一,专论《皇极经世·外篇》之义。《皇极经世·内篇》,前四卷推衍元、会、运、世之序,后四卷辨明声音律吕之微;《外篇》是比物引类以发挥蕴奥。张行成认为《皇极经世》一书,其《内篇》理深而数略,其《外篇》数详而理显,认为学邵氏先天之学者当自《外篇》开始,因此他补缺正误,使其文以类相从,又进一步推衍其旨而成此书。
人谱
明末刘宗周的重要伦理学著述之一。分为正篇和续篇。论述了关于人的本性和道德修养方法的理论。受阳明心学影响,他认为心即性,具有至善的道德价值。“无善而至善,心之体也。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人谱正篇·人极图》)。 指出一旦达到了至善的境界。则无所为善而所为无不善,这种至善的本性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人之所以为人的所在。“积善积不善,人禽之路也。知其不善以致于善,始于有善,终于无不善。提出心是一种独体,是一切道德情感意念尚未萌发时的精神状态,故心即性作为无善而至善的道德本体,具有至善的道德价值,亦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