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山和一

杉山和一
  • 姓名:杉山和一
  • 别名:
  • 性别: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三重县津市
  • 出生日期:1610年
  • 逝世日期:1694年6月10日
  • 民族族群:

杉山和一,1610年(庆长15年)-1694年6月10日(元禄7年5月18日),是伊势国安浓津(现在的三重县津市)出身的针灸师,因其为检校,也被称为“杉山检校”。


他作为津藩家臣杉山重政的长子诞生,幼名养庆。小时候因传染病失明,便把家让给了妹夫杉山重之。


据说杉山和一创立了将针灸穿过管的手术法——管针灸法,还开设了以针灸、按摩技术的取得教育为主要目的的世界第一个盲人教育设施[1]“杉山流针灸治疗指导练习所”,这得到了作为针灸医生侍奉的江户幕府第5代将军德川纲吉的支援。其伯父是杉山四郎右卫门、杉山左门,弟子有三岛安一。大正13年(1924年),他被追赠了正五位。


杉山和一在江户成为检校的山濑琢一的弟子,或许是由于天生的迟钝、健忘较为严重,导致其因笨拙而进步不佳,最终被破门。


关于管针法的产生,有一种说法是,他回老家时被石头绊倒,发现有刺到身体的东西,一看是竹筒和松叶,由此产生了灵感。在以讲谈、落语《苦心的管针》为题材的别传中,则记载为他为了想办法提高针灸术,在江之岛弁才天(弁财天、江岛神社)举行了21天的绝食祈愿,在满愿之日,被树叶包围的松叶接触到了身体,从而想到了管针法。被认为绊倒的石头在江岛神社参道的途中,被命名为“福石”,成为了名胜。东洋针灸专门学校校长、研究杉山一生和针灸历史的大浦慈观评价说,管针灸术当时可能已经有了,但体系化推广的功绩可以归杉山。


当杉山和一询问山濑琢一的老师京都的入江良明时,得知其已经去世,于是他成为了入江良明儿子入江丰明的弟子。极为入江流的和一在江户开业后,盛况空前。


杉山和一在61岁时成为检校,72岁时接受德川纲吉的针灸振兴令,为了针灸术复兴开设针灸讲习所“杉山流针灸治疗指导练习所”,从那里诞生了很多优秀的针灸师。他和纲吉的第一个故事颇为有名(参照“第一个本所”)。


在江户,杉山和一除了开展针灸、按摩的教育之外,还致力于本道座(盲人自治的相互扶助组织之一)的重组。在此之前,本道座的本部位于京都的职宅,由总检校统率全国,盲人若要取得官位,必须前往京都。杉山和一在元禄2年(1689年)成为了统括关八州当道盲人的“惣禄检校”。纲吉赐予的本所第一个宅邸被称为“惣禄屋”,之后关八州的盲人在江户便可获得盲人官位。


杉山和一于1694年(元禄7年)去世,享年85岁。有逝世日是5月18日的说法和6月26日的说法。他被埋葬在江岛神社和弥勒寺。


杉山和一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柠檬

柠檬

《柠檬》是与太宰治、中岛敦并称,受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称赞的日本作家梶井基次郎的经典作品集,全新收录从未被翻译成中文的数篇作品,共计二十六篇中短篇小说。 梶井基次郎擅长以象征的手法及病态的幻想构织出病者忧郁的世界及理想,作品以《柠檬》为代表,投射出一个宿疾缠身的青年之心象,不受一般阶级社会观念的影响,跨越时代仍能为后世拥戴,因而被誉为昭和的古典。三岛由纪夫等作家都曾表明受其影响。

元皇大道真君救劫宝经

元皇大道真君救劫宝经

又名《文帝救劫宝经》或《救劫宝章》,汇辑了文昌“救劫”或“挽劫”的经文。该经同样收入了《道藏辑要》,这一经本的源头尚不明确,但康熙时期的文献,已经提到此经,因此可以大致断定是17世纪中期的文书。该经有些内容,直接引自另一种重要的文昌经卷《文昌帝君阴骘文》,因而其成书时间,可能就在《文昌帝君阴骘文》刊行后不久。

月下小景

月下小景

 现代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上海现代书局1937年11月15日初版。收《月下小景》、《寻觅》、《女人》、《扇陀》、《爱欲》、《猎人故事》、《一个农夫的故事》、《医生》、《慷慨的王子》等短篇小说9篇,《〈月下小景〉题记》1篇。本集的短篇小说,除《月下小景》外,都取材于佛经记载。《月下小景》描写中国南方边陲某少数民族青年的一桩爱情悲剧。寨主的独生子傩佑和一个美丽的女孩子恋爱,但是,他们无法破除民族的习俗,即“女人同第一个男子恋爱,却只能同第二个男子结婚”,两人为保持纯洁的爱情,最后同时服毒自杀。由于作者着力渲染青年男女纯真的爱而使小说成为一曲爱的颂歌。《寻觅》以故事套故事的形式,描写人生的追求是艰难的,知足安分才能得到快乐。《女人》描写女人都是不忠实的,无论她的丈夫如何美貌,如何有权势。《扇陀》描写女人运用计谋和声色制服一个有法力的仙人。《爱欲》由三个故事组成。其中《被刖刑者的爱》和《弹筝者的爱》描写性爱的原始生命力。《一匹母鹿所生的女孩的爱》说明衰老是女人的仇敌。《猎人故事》描写雁鹅和乌龟辩论,讽刺关在笼子里也能生活得从容的苟且偷安思想。《一个农夫的故事》描写一个劫富济贫、本领高超、多次逃过国王诱捕的人,最后为了爱情不再逃走。《医生》揭示了只有在为他人牺牲中才能觅得幸福。《慷慨的王子》描写一个乐于施舍、勇于自我牺牲的王子,最后得到好报应,连敌国都受感化,表示降服。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安心法门

李炳南撰,民国七十四年六月十二日的华严经讲座,雪公老恩师讲到第十回向的安住梵行,老恩师根据善导大师的观无量寿经四帖疏,讲述净土宗的安心法门,劝所有净业莲友,一起把心安住在“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是 雪公老恩师往生前一年所做的一篇完整开示,前后总共十七次,可以视为是他老人家一期教化的最后嘱咐。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记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记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记,2卷,日本 圆珍撰。编号二一九四。

菩萨五法忏悔文

菩萨五法忏悔文

一卷,失译。于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之五悔各作偈语,盖西土贤圣之撰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