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韵士

- 姓名:祁韵士
- 别名:字鹤皋,又字谐庭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寿阳(今属山西)人
- 出生日期:1753
- 逝世日期:1815
- 民族族群:
祁韵士(1753~1815),清代诗人、学者。系西北史地之学的奠基人之一。字鹤皋,又字谐庭,别号筠渌,晚年又号访山。寿阳(今属山西)人。出身于小官吏家庭。乾隆四十二年(1777)27岁时中举,次年考中进士,后授官翰林院编修。乾隆四十七年任国史馆纂修官,受聘纂写《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历时8年而成。乾隆五十六年补户部主事,仍兼国史馆总纂。嘉庆五年(1800)授户部郎中,将调查研究漕仓积弊的资料汇编成《已庚编》。次年,以郎中受命监督宝泉局。嘉庆九年因局库亏铜案牵连入狱,次年远戍伊犁。嘉庆十三年遇赦离开伊犁,次年三月抵达故里。此后,他曾去南京为松筠“襄理幕务”,又应陕西总督那彦成之聘到兰州主持过兰山书院。嘉庆二十年死于保定莲池书院,时年65岁。
祁韵士从青年时代就开始著书立说,尽管一生坎坷而从未间断。他一生著述丰富,主要部分是记叙和研究西北民族历史和民族地区史地的学术著作,以西北地学的研究成就最为卓著。他虽不以文学名世,但其诗歌创作也有较高成就。在遣戍新疆期间,他留心边疆史地,又由于得到当时任伊犁将军的松筠的同情和支持,得以“橐笔自效”相继写就《西域释地》4卷、《西陲要略》1卷,并最终编纂成《西陲总统事略》12卷。此外,他有感于西北“山川城堡之雄阔,风土物产之瑰奇”(《濛池行稿》自序),除撰写记述旅途见闻的《万里行程记》外,还创作了大量描绘祖国西北边陲山川景物、风土人情的诗歌,生动形象地抒写了塞外风情,表现了作者遣戍边疆的复杂情怀,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尤以竹枝词形式创作的100首诗歌——《西陲百咏》最具特色,在清代西域诗中堪称上称之作,并对后世作者有所影响。祁韵士的著作还有《皇朝藩部要略》、《书史辑要》、《濛池行稿》和诗文集等。
祁韵士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第二基地
《第二基地》(Second Foundation),是美国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53年的科幻小说中篇集,“基地三部曲”的第三部。本书讲述了在骡攻占基地之后,骡和第一基地的遗民寻找“谜”一般的第二基地的传奇事迹,共由两个中篇故事组成。《第二基地》是“基地”系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谜”一般的第二基地的存在成了众矢之的,骡要铲除它,而第一基地的移民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理由也必须找到它,但是它究竟在哪里呢?这部故事就是各方人马找寻第二基地的传奇。骡倾全力寻找并铲除第二基地,却失败了。随后,基地人员也千方百计寻找第二基地,因为他们不愿把建立新帝国的功业拱手让人。谁也没想到,寻找的线索竟维系在一位小女孩身上。十四岁的艾嘉蒂娅怕得要死,她究竟发现了有关第二基地的什么秘密呢?
白华楼藏稿
诗文别集。明茅坤著。三十四卷。计分《藏稿》十一卷、《续稿》十五卷、《吟稿》八卷。前二种为文集,后一种为诗集。其文刻意摹仿司马迁、欧阳修,喜跌宕激射。“秦汉之文有窠臼,自李梦阳始;唐宋之文亦有窠臼,则自坤始”(《四库全书总目》)。成就逊于唐顺之、归有光。
战国子家叙论
战国子家叙论,本书为傅斯年先生残稿,共15章,是对战国时代各思想流派与思想家的考察。其中“十一 独行之士”、“十二 坚白异同之辨”有目无文,自注“以上两章非仓卒所能写就,待后补之”。
楚辞全译
楚辞研究专著。今人黄寿祺、梅桐生合著。黄寿祺(1912—1990),福建霞浦人。曾任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本书由梅氏注译,黄氏审阅。全书兼收王逸《楚辞章句》、朱熹《楚辞集注》两书的篇章,共译注楚辞作品67篇,为目前最全的楚辞注译本。《全译》的体例是:每篇前均有“题解”,主要考释作品的名义、写作年代、作品归属、内容特色等。接着用明畅的现代诗句与原文对照翻译。然后是注释,疏解难字难词的音义。注释中附以“按语”,以补注释之不足,主要对前人错误有选择地予以考辩,并分析作品艺术特色,段落大意。篇末殿之以“说明”。本书的特点是译文以直译为主,较准确;注释博采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言而有据,扎实可信,能做到通俗性与学术性的统一。汤炳正教授认为:“此书为世之读《楚辞》者,在古语、今语之间搭起了一座方便之桥,是有功于屈学的一部力作。”郭维森教授说:“译文准确畅达,富有文采,颇能传达楚辞的韵味。本书对传播楚辞极为有益,对于研究者也具有参考价值。”1984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属该社《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50种之一。
资治通鉴释例
《通鉴释例》一卷,〈内府藏本。〉宋司马光撰。皆其修《通鉴》时所定凡例,后附《与范祖禹论修书帖》二通。有光曾孙尚书吏部员外郞伋跋语,称遗稿散乱,所藏仅存,脱略已甚,伋辄掇取分类为三十六例。末题丙戌仲秋,乃孝宗乾道二年。胡三省《通鉴释文辨误序》,谓光没后,《通鉴》之学其家无传,后因金使问司马光子孙,朝廷始访其后之在江南者,得从曾孙伋,使奉公祀。凡言书出于司马公者,必锓梓行之。盖伋之始末如此。其编此书时,尝有浙东提举常平茶盐司版本。惟伋跋称三十六例,而今本止分十二类,盖并各类中细目计之也。伋又称,文全字阙者伋亦从而阙之,而今本并无所阙,则已非原刻之旧。胡三省又云︰温公《与范梦得修书》二帖,得于三衢学宫。《与刘道原》十一帖,则得于高文虎氏。伋取以编于前例之后。今本止有与梦得二帖、而道原十一帖无之。殆后人以《通鉴问疑》别有专本而削去不载欤?其书杂出于南渡后,恐不无以意损益,未必尽光本旨。而相传已久,今故与《问疑》并著于录,以备参考焉。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
本书摘录了《印光法师文钞》中防止修行出现偏差的内容,让学人增加识别能力,不要被社会上种种邪说、神棍所误导,对当下的现实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节选《楞严经》中的五十种阴魔境作为参照标准,说明凡有执着皆是虚妄,告诫大家不要追求虚幻的东西,实在做好自己的本分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