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思浩

朴思浩
  • 姓名:朴思浩
  • 别名:
  • 性别:
  • 国籍:朝鲜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784
  • 逝世日期:1854
  • 民族族群:

朴思浩(1784~1854),朴思浩分别于1828年和1837年两次以燕行使臣的随行员身份赴清朝,共结交了丁泰、吴崇梁、熊昂碧、黃爵滋、汪喜孙等19名清朝文人, 在第一次燕行时,就已与14名清朝文人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文化交流。思浩与清人以笔谈、诗文唱酬、尺牍往来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朴思浩与清朝文人交流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有关于诗文评论及书画鉴赏等方面的交流,有关于朱子学与阳明学方面的学术探讨,还有关于朝鲜的山水地理、箕子朝鲜、朝鲜服饰、历代贤哲,以及朝鲜文人学者及其著作等多方面的交流。朴思浩与清朝文人的交流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第一,朴思浩交遊的人物绝大多数是江南文人,大部分是崇尚朱子学的知识分子。第二,朴思浩与清朝文士的交流具有集体聚会性,与之交流的清文人以同乡、同僚、同年、姻亲、友朋等各种人脉关系形成某种集体。虽然学术团体性尚不明显,但19世纪中韩文人交流中朝鲜文士参与清朝文人团体聚会的特征朴思浩之后较为普遍,朴思浩是较为早期出现了这种特征。第三,与朴思浩交流的清文人非常关注朝鲜,积极主动地要求阅览朝鲜的书籍。清朝文人对朝鲜有甚多了解,朝鲜的书籍传入清朝,被清朝文人广泛阅读并受到好评。这是18世纪中后期以来持续不断的中韩文化交流的结果,而且表明19世纪中韩交流已经形成双向需求的交流形势。 朴思浩与清朝文士的交流在19世纪中韩两国文人交流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全面研究19世纪中韩文化交流具有奠定基础和补充的作用。

朴思浩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服尔德传

服尔德传

《服尔德传》即为伏尔泰传,是法国著名传记作家和小说家所著。本书是知名翻译家傅雷翻译的作品。本书叙述了法国作家、哲学家、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生平主要事迹、戏剧创作和哲学思想。服尔德,今译伏尔泰(1694-1778),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服尔德传》是传记作家莫罗阿(今译莫洛亚)众多传记中的一个。莫罗阿的文学成就,特别表现在他的传记创作上。他写的传记,人物生动,情节有趣,富有小说情趣。而他在传记的写法上,可以说是有革新之功,其作品被誉为法国文苑里最好的几部传记,其中就包括《服尔德传》。

河南集

河南集

诗文别集。北宋人尹洙(1001—1047)撰。二十七卷,附录一卷。洙字师鲁,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天圣进土。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曾参与西北边防事。性外刚内和,博学有识度。此集收诗一卷,杂议、杂文二卷,记、序、书等八卷,行状、墓表等六卷,疏表等八卷,五代春秋二卷。末有附录一卷,载有关洙生平资料。洙喜谈兵事,集中《叙燕》、《息戍》、《兵制》等均谈西夏形势及守边经验;又精于史学,尝与欧阳修商议修《五代史记》,今集中尚存《五代春秋》二卷。洙继柳开、穆修之后,提倡古文,反对宋初华靡文风,其文《息戍》、《悯忠》、《辨诬》、《退说》、《志古堂记》、《浮图秘演诗集序》、《论朋党疏》等,均以简古有序见长。对宋代古文运动颇有影响。欧阳修尝向其学古文。洙论文,尊崇孟子、韩愈,却不甚排斥佛老。有《四库全书》本,《三宋人集》本。《四部丛刊》影春岑阁钞本,题名作《河南先生文集》。另有《两宋名贤小集》本,收有《皇雅》一卷,载其文十篇,多涉西师征蜀、削地方官势以加强中央集权制。

六朝文絜

六朝文絜

文总集。清许梿评选。12卷,本书系清人对六朝骈文之一种选本。收赋、诏、敕、令、教、策问、表、疏、启、书、移文、序、论、铭、碑、诔、祭文等类骈文凡七十二篇。近十四万字。便利初学,偏重小品,篇幅不多,但基本能体现名家特色。选录自晋迄隋骈文,计作家三十六人,文七十二篇。因取刘勰“析词尚絜”之说,故名“六朝文絜”。所选多抒情写景名篇,篇幅短小,文辞精粹,便于初学,曾流行当时。有道光间许氏刻本、光绪间黎经诰笺注本。今有中华书局1962年据光绪本排印本。

云林石谱

云林石谱

3卷。南宋杜绾撰。成于绍兴二年(1132)前。杜绾,字季阳,号云林居士。《云林石谱》是一部石器品专著。作者于所记诸石,各叙其名称、产地、采法、形状、大小、颜色、光泽、声响、用途等方面,又为之品评高下。全书一百一十六目,有零璧石、太湖石、昆山石、形石、石笋、萍乡石、鱼龙石、穿心石、零陵石燕、玛瑙石、于阗石、柏子玛瑙石、端石、红丝石、石绿、镜孔、饭石、墨玉石、石镜、雪浪石、浮光石等。大多以产地名石。

金刚经释

金刚经释

金刚经释,一卷,明真可撰,内题释金刚经,出紫柏尊者全集卷十一。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

凡三十五卷。明代僧无异元来(1575~1630)撰,法孙弘瀚、弘裕共编。清康熙十年(1671)刊行。又称博山大舣和尚广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五册。本书系集无异元来禅师一代语录之大成,内容包括无异禅师语录序、锡类法檀序、剩录序、禅警语序、宗教答响序、博山能仁寺等五会之语录、茶话、普说、拈古、颂古、佛事香语、参禅警语、开示偈、净土偈、宗教答响、宗说等锡、书、启、序、寿言、挽辞、博山和尚传、塔铭及序等。其中,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五所收之宗教答响,又称博山大师宗教答响,系集无异元来回答学人诸士之种种质问。答响之一、之二又分参悟、净土、止观、戒律、布施、愿力、忏悔、福报、释疑、回向等十品。书中所收之剩录序,剩录,即道嵩壁如所编之博山老人剩(剩)录六卷,相当于元来语录之补遗,内容有上堂、茶话、颂古、偈、诗、赞等,今仅于本书卷首刊录黄端伯所撰之剩录序。又本书卷十三至卷十五之‘参禅警语’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而于卍续藏第一二五册省略未收),亦收于朝鲜僧清虚堂休静(1520~1604)所编之禅门撮要卷上。凡二卷,详称博山和尚参禅警语,又作博山参禅警语、禅警语、博山警语。成正编,明代神宗万历三十九年(1611)刊行。辑录示初心做工夫警语、评古德垂示警语、示疑情发不起警语、示疑情发得起警语、示禅人参公案警语、示参禅偈十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