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式钰

胡式钰
  • 姓名:胡式钰
  • 别名:字啄如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上海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胡式钰,生卒年不详,字啄如,一字青坳,号癯圃,室名寸草堂,上海人,诸生。嘉庆二十三年(1818)以科场文字案充发山西浑源县,道光六年(1826)赦还。著有《窦存》4卷、《寸草堂诗钞》12卷。事迹见《琴隐园诗集》卷一五等。《窦存》全书分为书窦、诗窦、事窦、语窦四卷。除记载其阅读诗文心得外,记述了陈行、杜行、虹桥、华漕、闵行等地的的异闻,并辑录了大量地方俗语、方言,还引用史书以考语源。其《语窦》一卷列举俗语的出典,如《恒言录》之流,而范围较宽,最无可非议。《诗窦》所谈间有可取,《书窦》多卫道之言,可谓最下,《事窦》多记怪异报应,为书中小说所在。其中或可见民间信仰风俗。该书对了解地方风俗,颇有帮助。是书《贩书偶记》小说家类收录。今据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刊本整理。

胡式钰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真武灵应护世消灾灭罪宝忏

真武灵应护世消灾灭罪宝忏

真武灵应护世消灾灭罪宝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出于宋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本篇乃元始天尊告妙行真人云:常念众生处于三毒十恶之世,被六天魔王、五府瘟曹等妖邪伤害。天尊乃命北方真武神将巡察诸天,录善伐恶,辅正除邪。天尊又垂示消灾免厄之法,谓众生常以三元八节、甲子庚申等日,烧香持斋,志心归命朝礼北方四十九位灵应天尊,谢过忏悔,即可消诸罪戾,免受厄难。本篇部分内容文字与《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相同。

稽古录[四库本]

稽古录[四库本]

编年体史书。北宋司马光撰。20卷。由《历年图》、《百官公卿表大事记》以及上古至三家分晋前历史三部分组成。光因所著《资治通鉴》卷帙繁重难读,另编《历年图》,起迄与《资治通鉴》同,治平元年(1064)进呈。又编太祖建隆元年迄英宗治平四年事为《百官公卿表大事记》,成于元丰四年(1081)。再纂述上古伏羲至周威烈王二十二年事,使三编连为一书。取《尚书》“曰若稽古”之语为书名,于元祐元年(1086)进上。是书记事详近略远,其初只载诸帝世次,共和元年(前841)始为编年。叙历代重要事迹只记其大体,旨在总结治乱兴废规律。所附评论,对君臣邪正、政事得失及35个政权的兴乱衰替,均反复剖析,论断精切,鉴戒昭然,有助于研究司马光的思想与史论。是书于宋时有潭本、越本之分。越本早佚,现存明清11种版本均源于潭本。通行者有《四库全书》、《学津讨原》、《四部丛刊初编》本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据光绪五年(1879)江南书局刻本校以他本,参阅诸史,择善而从,于1988年点校出版。此本为四库本,本站也有标点本,可以搜索对照阅读!

六艺论

六艺论

东汉郑玄著。《六艺论》在《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中皆著录为1卷,分论《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特征及其传授的渊源。其中《论诗》云:“诗者,弦歌讽喻之声也。自书契之兴,朴略尚质,面称不为谄,目谏不为谤,君臣之接如朋友然,在于恳诚而已。斯道稍衰,奸伪以生,上下相犯。及其制礼,尊君卑臣,君道刚严,臣道柔顺,于是箴谏者希,情志不通,故作诗者以诵其美而讥其过。”(见孔颖达《毛诗正义·〈诗谱序〉正义》引)指出诗歌艺术有讽喻劝诫、疏通情志的审美教化功能。原书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有辑本。

四书通

四书通

元胡炳文(字仲虎)撰。二十七卷。此书以为赵顺孙《四书纂疏》、吴真子《四书集成》阐发朱熹之论,偶有相反之说。因而重为著作,附加己说,作为此书。对朱子以前之说都排斥不取,只取赵、吴两书中的十四家说,又增入四十五家之说。论辨所重不在于是否合于经义,而在以是否合乎注解之意解之意来判定是非。包括《大学通》一卷,《中庸通》三卷,《论语通》十卷,《孟子通》十四卷。自言于朱子所注《四书》,用力尤深。因感饶鲁从事朱学,而为说多与朱子牴牾,为深正其非,作《四书通》,“惧乎读者得其辞而未通其意也”。作者认为: 《六经》是天地,《四书》是行天之日月,也是朱子平生精力之所萃,而孔、孟之心所寄也。学者未曲畅旁通,未易谓之知味;非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未易谓之穷理。

佛法与生活

佛法与生活

于凌波居士讲述,什么是佛法呢,简单的说,释迦牟尼世尊住世的时候,世尊的言教就是佛法;世尊灭度后,遗留下的三藏十二部经典也是佛法。什么又是生活呢,可以说:在生命延续期间,吃饭睡觉、读书求知、上班工作、休闲娱乐就是生活。换句话说,我们一天到晚身、口、意三方面的行为(造作)就是生活。

莲华部心念诵仪轨

莲华部心念诵仪轨

莲华部心念诵仪轨,一卷,唐代失译,梵字,汉文标题,日本佚名题记,编号八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