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科特

奥尔科特
  • 姓名:奥尔科特
  • 全名:路易莎·梅·奥尔科特
  • 性别: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32年11月29日
  • 逝世日期:1888年3月6日
  • 民族族群: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Louisa May Alcott,1832年11月29日- 1888年3月6日)。美国小说家,诗人。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教育实验家。


路莎亚稍一长大,就通过开办小学、帮佣、干针线活挣钱以养家。她极大地受到了他父亲的朋友H.戴维·索洛和R. 沃尔多·爱默生的影响,并对索洛产生了强烈的罗曼蒂克的感情。


她和她的姐妹们一起进行业余戏剧的演出,并为观众写一些通俗的闹剧剧本; 她的一些剧本在1893年她死后出版成《滑稽悲剧》。1854年出版了取名为《花的寓言》的以仙境为背景的有寓意的故事集,这是她16岁时写的,这时她已决定设法为整个家庭提供经济支助,虽然她们全家已搬离波士顿,她却继续留在那儿,担任一个残疾女孩的家庭教师并做一些针线活。1857年,她的小妹妹——一个奥尔科特家庭曾护理过的一户贫穷家庭的小姑娘——死于猩红热,对此路莎亚在《小妇人》第二卷以描写贝恩之死的形式作了纪念。从这丧亲之痛中,路莎亚猛然震惊过来,她发现可以通过为小小说的出版商和波士顿报纸写一些恐怖故事而获得一笔数目不小的收入。这些恐怖故事均以她的笔名出版。


1862年11月,内战的第二年,她自愿参加了乔治城的医院救护工作。条件和环境是相当恶劣的,使她的身体变得相当的衰弱了,并患上了伤寒和肺炎。她过量服用了当时流行的药物——氯化亚汞,导致了水银中毒。但是她在乔治医院的经历 (包括家信) 等后来被出版成《医院札记》 (1864)。她该时期的一些短篇故事,极为畅销,经过编辑也于同年出版成故事集 《前哨岗位》。


1865年她受雇陪一病人去欧洲旅行,回国后担任波士顿儿童杂志“梅里的博物馆”的编辑。托马斯·奈尔斯,波士顿罗伯特兄弟任出版社主编,鼓励她写一些有关女孩子的作品,尽管这很不适合她的口味,然而,她开始动手了,因为她希望至少能偿付她父母亲日益增多的一部分债务。


最后,她写成了《小妇人》。为了这本书,她找到了怀念自己童年的所有资料。书中埃米、乔、贝恩和梅格就是奥尔科特四姐妹的画像,孩子们的母亲 “妈咪”是奥尔科特夫人的复制品。


《小妇人》第一卷于1868年底出版,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第二卷在英格兰以《好妻子》于1869年初出版。这两卷书所给她的版费使她还清了家庭所负的所有债务。


她的又一部小说《一个老式姑娘》(1870)是写了一个像路莎亚一样在波士顿努力自立的姑娘波利·弥尔顿的故事。1871年路莎亚为了给她妹妹安娜提供一些经济支援写成了《小男人》,它回到了小说的体裁中,因为她妹妹刚刚守寡而且身边还有需要抚养的二个孩子,故事发生在乔和她丈夫开办的普拉菲尔德学校。《八个侄儿》 或 《希尔姨妈》(1875)说的是一个孤儿玫瑰为照顾她的姨妈而忍受着一个自称“克兰”的堂兄弟的存在。在续集《盛开的玫瑰》(1876)中,玫瑰选择接受了一个堂兄弟作丈夫。《现代的摩菲斯特》 (1877) 回到了路莎亚·奥尔科特的哥特式小说体,并由罗伯特兄弟出版社陆续出版,这些书籍赞誉那些匿名出版新书的作者并要求读者猜出这些书籍的原作者是谁。


至此,路莎亚有能力为她父母买下康科德的房子,这所房子在1882年索洛去世前都是索洛家庭所有的。接着,于1877年受《圣·尼古拉斯》杂志的委托写成了儿童连载小说《丁香花下》,描写了二个女孩、一个从马戏团逃出来的男孩和一条长卷毛狗的历险经历。在她母亲和姐姐去世这一时期里她创作了 《杰克和吉尔》 (1880),该故事以雪橇事故为开端,女主角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恢复健康,她的卧室成了年轻朋友热情奔放的社会生活的中心。路莎亚·奥尔科特也为儿童们写过许多短篇小说,如《乔姨妈的废品袋》和 《路路的图书馆》,后一部是以小女儿路路·尼里科命名的。这些故事比《小妇人》更伤感且说教意味更浓。她的最后一部作品《乔的男孩子们》于1886年出版。


路莎亚·奥尔科特的父亲于1888年3月4日去世,带着衰弱的身体照顾父母的路莎亚也已精疲力尽,于二天后在睡眠中去世。


《小妇人》是19世纪一个突出的成就。她所创作的儿童小说成为不朽的名著,尽管《小妇人》及其续集沿袭了夏洛特.M.杨的作品《道德故事》,但是姑娘们都是真实的人物形象并不仅仅是道德典范。


《小妇人》引起无数仿作的出现,但是很少能取得近似《小妇人》所取得的成就。

奥尔科特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英国人的特性

英国人的特性

爱默生著,《英国人的特性》初版于1856年8月,此时作者53岁,正在进行从新英格兰到中西部的大范围演讲。书出版后,立即引起轰动,同年稍晚即开机再印。次年稍事修订后,第三次印刷。1870年并入《散文集》再版,1876年编入“小经典”再版。至1883年,其重印次数之多,已无法统计。全书只涉及一个具体的题材,不像爱默生的散文那样暧昧、松懈、思想肤浅,是一本生动的作品。 全书讲到了英国的国土、种族,英国人的才能、习俗,他们的真诚、性格,说到了英国的贵族,他们的大学、宗教、泰晤士报,历史遗迹巨石阵,还有英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等等,精彩纷呈。

山谷集诗注

山谷集诗注

诗集注。北宋黄庭坚撰,南宋任渊、史容、史季温注。《内集诗注》二十卷,外集诗注十七卷,别集诗注二卷。庭坚有《山谷集》已著录。渊字子渊,新津(今属四川)人。绍兴初,以文艺类试有司第,官至潼州宪,著《山谷内集诗注》。容,字公仪,号芗室居士,官至太中大夫,著《山谷外集诗注》。季温,字子威,容之孙,举进士,宝祐中官秘书少监,著《山谷别集诗注》。三家注文之意,不在于字句之细琐,而在于考核出处、时事,使读知其岁月而详其遭际,以推求作诗之本旨,故于考订行藏,证明时事所得较多。而山谷诗工于用典,剪裁鎔铸,点化无痕,注未必尽得所出。有《丛书集成初编》本,附清谢启昆辑《外集补》四卷,《别集补》一卷。另有《四库全书》、《四部备要》、《武英殿聚珍版书》(木活字)本,无谢氏补五卷。

比目鱼

比目鱼

传奇作品。清李渔撰。二卷,三十二出。渔有《笠翁传奇十种》已著录。此乃十种之一,约康熙年间成书。作者所著小说《连城璧》中《谭楚玉戏里传情,刘藐姑曲终死节》即述其事。此剧写书生谭楚玉浪游吴越间,与女演员刘藐姑一见倾心,为接近她而入班学戏。藐姑知谭为己而甘为“贱业”,颇感动,决心嫁他。两人分别演生旦二角,在戏台上通过曲文互订衷情,做了“场上夫妻”。同时土豪钱某对班主威胁利诱,想买藐姑做妾,即将迎娶。藐姑不从,遂借在水上演《荆钗记》演至玉莲抱石投江一出时,慷慨陈词痛斥钱某,之后真的纵身投水。楚玉对众说明二人相爱实情,亦投水殉情。两人化为比目鱼,并游至严陵,为已退隐的原平寇将领慕容介捞救,复化为人而成亲。后谭生赴试及第,平寇立功,并为慕容的被诬昭雪,复与藐姑团聚。作品写戏中男女真挚爱情,生活气息浓厚,对社会黑暗有一定揭露,构思亦新巧。

资治通鉴音注

资治通鉴音注

注释书。又名《新注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注》,又俗称为《胡注通鉴》。是盛行于世的《通鉴》最好注本。因注文列于《通鉴》正文之下,故亦有二百九十四卷。宋末元初胡三省撰。书成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卷首有自序,述成书经历。是书重考证,凡《通鉴》所及历代典章名物制度,如赋税、职官、舆服、天文、历法、乐律、刑法变迁、少数民族来历,乃至草木虫鱼名状等,无不考释周详。所释地理沿革,尤以精审见称。训释字词重在音义,兼有校勘断句。对原文史实,补其未详,正其疏误。凡史实与前后事有关涉,必注明事见几卷几年,或注明为某事张本,以便融会通观。注文征引广博,且标明书目,不少佚书文字,得以辑录,大批有用史料赖以传世。是书征摭既广,篇制宏巨,不免偶有疏漏。明严衍《通鉴补正略》,清顾炎武《日知录》,陈景云《通鉴胡注举正》,对胡注皆有订正。是书以元兴文署刻本为最好。今中华书局标点本20册,乃据清胡克家翻刻的元刊胡注本标点排印,甚便阅读。

三朝北盟会编

三朝北盟会编

编年纪事本末类史书。南宋徐梦莘撰。250卷。成书于绍熙五年(1194)。记宋徽宗、钦宗、高宗三朝对金和战事,故名。梦莘(1126—1207)字商老,临江军清江县(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仕官。每念生逢靖康之乱,欲求亡国之由,乃撰此书。起政和七年(1117)海上之盟,迄绍兴三十二年(1162),上下46年,分上中下三秩,上为政和、宣和25卷,中为靖康75卷(末五卷为无年月可系之杂记),下为建炎、绍兴150卷。对宋、金通和、用兵之事,按年月日,悉为铨次本末。取材极宏富,凡敕制、诰诏、国书、书疏、奏议、记序、碑志等,皆录载无遗。引用宋代官私书记杂考共286种,金国诸录10种,征引皆注明出处。全录原文,无所去取和论断,是非并见,同异互存,以备史家之采择,故以《会编》命名。详于宋金军事、外交活动,对当时政治、经济、地理、人物等亦多有反映。汴都丧败、南渡立国、治乱得失,循文考证,比事推求,皆可见其所以然。是研究宋、金关系史的重要史料。有光绪四年(1878)袁祖安木活字本、光绪三十四年(1908)许涵度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许涵度刻本。

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

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

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十二卷,宋周琪述并序(序文首缺)道冲跋,师范跋,心月跋,广闻跋(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