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元嵩

卫元嵩
  • 姓名:卫元嵩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北朝北周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卫元嵩,生卒年不详,北周蜀郡(今四川)成都人。少好读书,善长作文。性情谲诈。弱冠之年投亡名禅师为沙弥,不耐清苦,佯为狂放,僧侣皆以为讥耻。卫元嵩离开寺院,更衣还俗,潜入长安。天和(公元556—571年)中,作谶纬,预言世事,又仿《太玄经》作书,名曰《元包》。周武帝(公元561—578年在位)立,上书诋毁佛法,要求效仿魏太武帝。武帝信而重用卫元嵩,遂毁佛法。后不知其所终。


[正 史]


又有蜀郡卫元嵩者,亦好言将来之事,盖江左宝志之流。天和中,著诗预论周隋废兴及皇家受 命①,并有征验。性尤②不信释教,尝上疏极论之。史失是事,故不为传。


《周书》卷四七


[注 释]


①皇家受命:指皇家天子受命于天而治世。②性尤:性格怪异,突出于众。


[相关史料]


释卫元嵩,益州成都人。少出家,为亡名法师①弟子,聪颖不偶。尝以夜静侍,旁曰:“世人汹汹②,贵耳贱目,即知皂白③,岂可得哉名?”曰:“汝欲名声,若不佯狂,不可得也。”嵩心然之。遂佯狂漫走,人逐成群。触物擒咏④,周历二十余年。亡名入关,移住野安,自制琴声为天女怨心,风弄亦有传其声者。 尝谓兄曰:“蜀土狭小,不足展怀,欲游上京,与国士抗对,兄意如何?”兄曰:“当今王褒、庾信⑤名振四海。汝何所知,自取折辱。”答曰:“彼多读书,自为文什⑥,至于天才大略,非其分也。”兄但听看,即轻余⑦造关,为无过所,乃著俗服,关中却回防者孰之⑧,嵩诈曰:“我是长安于长公家人,欲逃往蜀耳。”关家迭送至京。 于公曾在蜀,忽得相见,与之交游,贵胜名士,靡所不诣。即上废佛法事,自此还俗。周祖纳其言,又与道士张宾密加扇惑⑨,帝信而不猜,便行屏削。⑩嵩又制千字诗,即“龙首青烟起,长安一代丘”是也。并符谶纬(11),事后晓之。 隋开皇八年,京兆杜祈死,三日而苏,云见阎罗。王问曰:“卿父曾作何官?”曰:“臣父在周为司命上士。”王曰:“若然错追,可速放去。然卿识周武帝不?”答曰:“曾任左武侯司法,恒在阶陛,甚识。”王曰:“可往看汝武帝。”去一吏,引至一处,门窗椽瓦,并是铁作。于铁窗中见一人,极瘦,身作铁色,著铁枷锁。祈见,泣曰:“大家(12)何因苦困乃尒?”答曰:“我大遭苦困,汝不见耳。今得至此,大是快乐。”祈曰:“作何罪业,受此苦困?”答曰:“汝不知耶,我以信卫元嵩言,毁废佛法,故受此苦。”祈曰:“大家(12)何不往引卫元嵩来?”帝曰:“我寻往之,然曹司(13)处处搜求,乃遍三界,云无所见。若其朝来,我暮得脱,何所更论?卿还语世间人,为元嵩作福,早来相救。如其不至,解脱无期。”祈苏,不忘冥事,劝 起福助云。


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


〔注 释〕


①亡名法师:南郡(今湖北)宋氏之子。原名阙殆。家世清贵,少事佛,无妻室。梁亡为僧,居蜀中。周并蜀后入长安,士大夫惊其才华,劝返俗入仕,不听。恒巡行南山诸寺,后不测所终。曾论及“至道”、“淳德”、“遣孰”、“去是非”、“修空”等,并文集10卷,盛行于世。②汹汹:同讻讻。形容喧扰。③皂白:即黑白,比喻是非。④擒(chi)咏:擒,传播,铺陈;擒咏谓为文铺张词藻。⑤王褒、庾信:均为北周文学家。王褒,字子渊,瑯邪临沂(今山东)人,文名颇高,明人辑有《王司空集》。庾信(公元513—581年),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南)人,庾肩吾之子。世称庾开府,其暮年之作《哀江南赋》、《枯树赋》等,风格萧瑟苍凉,为杜甫所推重。后人辑有《庾子山集》。⑥文什(shi):什,犹言辑,指书篇。自为文什即谓自己著书。⑦尒:同“尔”,犹“然”。⑧却回防者孰之:却回防者:即护关者。孰之:盘问是谁。⑨扇惑:扇同煽。煽动,蛊惑。⑩屏削:屏同摈,除去,弃,逐。指废佛之事。(11)谶纬:谶(chen),旧时一种迷信。谶系巫师或方士制作的隐语或预言,作为吉凶的符验或征兆;纬系对经书的解释,为假托经义玄符箓瑞之书。(12)大家:敬称之词。(13)曹司:古时分科办事的官署。这里指冥府官吏。

卫元嵩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战争史

战争史

又名《查士丁尼皇帝征战史》,《当代史》。阐述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侵略扩张的历史专著。普洛可比著。全书共8卷,用希腊文撰写,1607年由豪斯彻留斯按希腊文出版。1663年译成法文,在巴黎出版,此后译成多种文字出版。普洛可比,拜占廷历史学家。出生于巴勒斯坦的凯撒利亚。担任拜占廷军统帅贝利撒留的随军书记共15年。熟悉古典史学著作,继承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的史学传统,用希腊文撰写成本书。著作还有《论建筑》、《秘史》等。本书记述查士丁尼皇帝对外扩张的经过,包括与萨珊波斯帝国交兵,攻灭北非的汪达尔王国,消灭东哥特王国,攻占意大利等。所记事件大部分为他亲身所经历。大约写于543至554年,内容也记到554年止。第1、2卷为《波斯战记》,主要记述拜占廷帝国东征波斯的历史。贝利撒留奉查士丁尼之命率兵与波斯王科斯罗埃斯战于美索不达米亚,530年在达拉斯大败波斯军,翌年被波斯战败。后来查士丁尼认识到与波斯交战国无宁日,遂以重金与波斯媾和。第3、4卷为《汪达尔战记》。534年,贝利撒留率5000精兵渡海出征,在北非登陆,由于汪达尔王国军队主力出征,国内空虚,所以贝利撒留连战皆胜,几个月内就消灭了汪达尔王国,俘其王盖利麦。第5、6卷为《哥特战记》。535年,贝利撒留侵占西西里岛,旋袭取那不勒斯,536年占领罗马,540年攻陷东哥特王国首都拉温那,东哥特不久投降。第7、8卷是全书的概括、总结和一些补充。政治视野宽阔,内容丰富,严格按照编年顺序阐述历史事件,完整清晰。具体内容以写查士丁尼的政治活动和上述战事为主,同时对所到各地的物质生产、精神文明、风土民情、科学及军事技术等,亦有涉及。所记史实基本可靠,但有时失于轻信,有闻必录,缺乏考证。宣扬所有的人都应服从查士丁尼的统治权力和法律,轻视人民运动,渲染广大人民粗野愚昧,表现出了错误立场。但从全书来看,仍属优秀的史学著作。

广东新语

广东新语

地理杂志。明末清初屈大均(1630—1696)撰。二十八卷。大均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号菜圃,广东番禺人。清军破广州,遁入空门,行游南北,结交天下名士。本书成于屈氏晚年。首载潘耒序和自序, 次分天、地、山、水、石、神、人、女、事、学、文、诗、艺、食、货、器、宫、舟、墳、禽、兽、鳞、介、虫、木、香、草、怪等二十八语。约四十万字。凡广东之天文、地理、经济物产、人物风俗,无所不包。

泽泻集

泽泻集

周作人著。北新书局1927年9月初版。为1927年前散文的自选集,收入小品、杂感、书序等共21篇,前有序文,引述戈尔特堡批评蔼理斯“在他里面有一个叛徒和一个隐士”的话,实际上是援蔼理斯以自剖,并提出“我希望在我的趣味之文里也有叛徒活着”以自律。从集内文章看,有关“三·一八”惨案等政治事件的几篇杂感,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了反对帝国主义及北洋军阀政府专制的“叛徒”的抗争。而篇幅更多的是《故乡的野菜》、《乌篷船》、《北京的茶食》、《谈酒》、《爱罗先珂君》等小品散文,或抒写故乡风物与京城生活;或谈论饮食文化与生活趣味;或忆述友人情谊与评介书籍等,均带有明显的“隐士”之风。这类文章,往往以洒脱不拘的笔法,从容清谈,广征博引,咀嚼人生的意趣,寄托闲适的情致,在艺术上自成风格,“由于它的意境恬适而情调隽永,缓缓说来,有似絮语,博学多识,益人心智,故读他的作品,正如喝绿茶,嚼谏果,入口虽觉平淡,但加回味,却使人分外感到甜美。”

秋柳

秋柳

一间黑漆漆的不大不小的地房里,搭着几张纵横的床铺。与房门相对的北面壁上有一口小窗,从这窗里射进来的十月中旬的一天晴朗的早晨的光线,在小窗下的床上照出了一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的睡容来。这青年的面上带着疲倦的样子,本来没有血色的他的睡容,因为房内的光线不好,更苍白得怕人。他的头上的一头漆黑粗长的头发,便是他的唯一的美点,蓬蓬的散在一个白布的西洋枕上。

梦游录

梦游录

小说集。唐任蕃(一作繁或翻)撰。一卷。蕃有《唐任蕃诗小集》已著录。是编杂取诸书,凡六篇,全编约四千余字。其中“樱桃青衣”、“邢凤”出自《异闻集》,“独孤遐叔”出自《河东记》,“沈亚之”条即沈亚之”《秦梦记》,亦出自《异闻集》,又称《异梦录》。“张生”、“刘道济”二条未知出处。皆以梦演说故事。有《古今说海》、《唐宋丛书》、《合刻三志》、《五朝小说》、《五朝小说大观》、《唐人说荟》、《唐代丛书》、《龙威秘书》、《丛书集成初编》等本。

杨时诗话

杨时诗话

为文要有温柔敦厚之气,对人主语言及章疏文字温柔敦厚尤不可无,如子瞻诗多于讥玩,殊无恻怛爱君之意;荆公在朝论事多不循理,惟是争气而已,何以事君?君子之所养要令暴慢哀僻之气不设于身体。(《龟山集》卷一○《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