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飞声

潘飞声
  • 姓名:潘飞声
  • 别名:字兰史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广东番禺人
  • 出生日期:1858
  • 逝世日期:1934
  • 民族族群:

潘飞声(1858-1934)字兰史。别署老兰、剑士、水晶庵道士。广东番禺人。出身于书香之家。年十四,从何藜青学诗。年十六,以《秋月篇》呈陈良玉,陈赞曰:“绮艳中时露奇矫之气。天生此才,固自不凡。”应广州学海堂课卷,学长李光廷、陈澧、陈璞誉之为“桐圃凤雏”。光绪十三年(1887),应聘赴德国柏林讲授汉语言文学,十六年回国。旅居香港十年。晚年旅居上海。少年时代醉心于邝湛若、黄仲则、陈昙之诗。尝称李商隐为“情天教主”(《在山泉诗话》卷二)。入南社,与傅屯根君剑、高天梅钝剑、俞锷剑华,并称“南社四剑”。又入淞社、鸥社。与胡朴安、胡寄尘兄弟过从甚密。以诗、文、词名于时。邱炜萲曰:“潘兰史词极婀娜,诗复秀丽。”(《五百石洞天挥麈》)诗多纪游、写景、咏物、应酬之作,以闲适典雅为主调,间亦有感时抚事之作。胡朴安《南社诗话》曰:“兰史与沪上遗老常为文酒之会,且其秉性与南社之革命文学不相近。其隶籍南社也,只以诗文之故,无有其他意义”,其诗文“略具有缙绅文学气味”。王竹友《台阳诗话》以潘飞声、丘逢甲、王晓沧、林敞云为“四子”,称其诗“雄迈奇气,不减李谪仙”。著有《说剑堂诗集》三卷、《饮琼浆馆骈文词抄》、《在山泉诗话》四卷、《归省赠言》等。生平事迹见郑逸梅《南社丛谈·南社社友事略》等。

潘飞声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任光禄竹溪记

任光禄竹溪记

唐顺之撰。见《荆川先生文集》卷十二。其舅光禄任君治园荆溪,遍植以竹,不植他木,并于竹间作一楼,请顺之作记,因为此文。古来写竹之文不知有多少,而此文堪称绝妙。江南人薪竹而贵奇花石,京师贵奇花石亦贵竹而苦于不能移植,推想之,产竹之地竹贱,产奇花石之海外奇花石必贱,异地方贵,以稀为贵故重价买花、石、竹者,斗富而已,非真好竹者亦非真贵竹者。以此观之,贵竹者与贱竹者都一样不知竹。而任光禄身在砍竹为薪的江南竹乡,治园遍植竹而不植他木,竹无色彩气味,巧怪不如石,妖艳不如花,爱之如此,是无财力致奇花异石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吗?原来有如偃蹇孤特之士的竹是有竹之品格气节的人的精神写照,竹品辉映人品,人见竹因而有自得之乐,于是竹方可以不出江南而贵,这才是真知竹者。顺之为文,哲理深邃,又善于发挥,一个普通题目,也能写出奇绝文字,深刻蕴含,令人玩味。名为记,实议论满篇,且含讥带刺,表现了山水小品议论化并向杂文化过渡的倾向。

落叶

落叶

中篇小说,郭沫若著,最初载于1925年9月25日至11月10日上海出版的《东方杂志》22卷18期至21期,1926年4月由上海创造社出版部出版,列入“落叶丛书”第一种。这是一部书信体中篇小说,描写的是留日学生洪师武和日本姑娘菊子的爱情悲剧。前面有作者的小序,作品的主体部分是菊子写给洪师武的41封情书。这41封信所写的事情是,菊子为中国留日学生洪师武的献身精神所感动,对洪师武产生了爱情,以书信披肝沥胆写挚情,并为了爱不惜和父亲、家庭断绝了关系。而洪虽然也真挚地爱着菊子,但由于医生的误诊他患有梅毒病,于是毅然拒绝了菊子的爱情。后来,洪知道自己所患的不是梅毒病,决意去南洋寻找菊子,但没有找到。洪回到上海,在将要辞世时,把菊子的41封情书交给了“我”。作品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日本姑娘菊子的动人形象,是很重要的艺术成就,是中国现代中长篇小说的拓荒作之一。作品鲜明的反封建精神,感人的艺术形象,独特的艺术风格,深深地感染着当时的读者。

药师经析疑

药师经析疑

《药师经析疑》,原系弘一律师遗稿。弘公圆寂后,该稿经圆拙法师整理完成,圆师并嘱余筹印。数年前余曾请慧剑居士协助付梓,但因缘未能圆满,故于中止,仅就岷市先印一千余本。慧剑居士崇仰弘一大师,其情殷诚,曾撰写《弘一大师传》流通行世,今又再印《药师经析疑》及《弘一大师文钞》,以供世人同飨,嘱余为序,故略述其因缘,以表赞喜!

观无量寿经义疏正观记

观无量寿经义疏正观记

观无量寿经义疏正观记,三卷,宋戒度述并序,日本慧淑刊行序,亮润题记,内题灵芝观经义疏正观记。

沙弥尼离戒文

沙弥尼离戒文

失译人名,善女人字某言。某所受秽恶之身。充弊人流不堪下行。克己自悔。愿为弟子。受持正戒终身奉行。

旧杂譬喻经

旧杂譬喻经

二卷,吴康僧会译。集种种之譬喻者。对于后汉译而曰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