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拉菲靡维奇

- 姓名:绥拉菲靡维奇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苏联俄罗斯
- 出生地:顿河
- 出生日期:1863年1月7日
- 逝世日期:1949年1月19日
- 民族族群:
亚历山大·绥拉菲靡维奇·波波夫(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афи́мович Попо́в,1863年1月7日—1949年1月19日),苏联俄罗斯作家。原姓波波夫。生于顿河一哥萨克军人家庭。在彼得堡大学学习时曾因起草革命宣言被捕、流放。1890年获释,获释后在顿河地区从事新闻工作。1902年迁居莫斯科,同年与高尔基相识,并成为挚友。流放期间开始文学创作。1901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问世。早期作品(短篇小说《在冰块上》、《扳道工》、《冰雪荒漠》等)反映了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1905年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的英勇斗争。1902年起成了高尔基主持的《知识》丛刊的经常的撰稿人。1905年革命失败后,创作了中篇小说《沙滩》(1908)、《耗子王国》 (1912)和长篇小说《草原上的城市》(1912)。十月革命爆发后,坚定地站在革命一边。1918年加入共产党。国内战争期间一直担任《真理报》和《消息报》记者,写了大量通讯、特写、和短篇小说。20、30年代曾先后主持莫斯科市苏维埃宣传鼓动部工作,领导《创作》和《十月》等大型文学杂志编辑部工作。1924年发表著名长篇小说《铁流》,描写国内战争时期一支红军队伍的英勇斗争。作者以浪漫主义笔触表现了一个铁一般坚强的革命集体的形成过程,被公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1943年获得苏联国家奖。
绥拉菲靡维奇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长门赋
辞赋名篇。西汉司马相如作。《文选》见载。赋序说汉武帝皇后陈阿娇因妒失宠,幽居长门宫,遂以重金请司马相如作赋,希图感动武帝,武帝读赋后复宠阿娇。古今一些学者据序中“孝武皇帝”谥号之起期晚于作者卒年,及“陈皇后复得亲幸”不符史实等,推断此赋为他人托名所作;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赋序或为托名者作,而赋的正文则“非相如不能作”(张惠言《七十家赋钞》)。文章首先推出一位精魂踰佚、形体枯槁的弃妇形象,点明因夫君恩爱转移和自己过于痴情造成了这位美人独居的悲剧。继而具体描绘其内心痛苦:她“登兰台而遥望”种种自然景观,将雷鸣误作君王车声,将风动误作牵帷人;她“下兰台而周览”深宫,更是触景伤情,“怅独托于空堂”;她又在洞房清夜抚琴抒怀,历数己过,于睡梦中与君王重逢;及至醒后伫望星空,终以“不敢忘(君)”煞尾。赋题取《长门》,固与陈后失宠有关,但并不囿于历史故事,而是概括了众多宫女的遭遇与痛苦,并寄予深切同情。朱熹《楚辞后语》曰:“此文古妙,最近楚辞。”赋仿楚辞之遣词造句与表现手法,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以悲为美”的特征。尤善刻画心理,以实写虚,利用景物特征表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委婉曲折,悲悽动人,在抒情小赋中别具一格,更不同于大赋的夸诞恢廓。此篇对后代宫怨一类题材的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
竹斋集
诗集。三卷。《续集》一卷。《附录》一卷。明王冕撰。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白天放牛,晚至佛寺长明灯下读书。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即弃去,读古兵法。曾游大都 (今北京),泰不花荐以翰林院官职,不就。归隐九里山,卖画为生。相传朱元璋攻下婺州 (今浙江金华),授为谘议参军,旋卒。工画墨梅,学扬无咎,花密枝繁,行笔劲健,生意盎然;或用胭脂作没骨梅,别具风格。亦擅竹石。兼能刻印,相传以花乳石 (青田石 一类) 作印材,自他创始。作诗多描写隐逸生活,部分作品也能反映民间疾苦,语言质朴,不拘常格。宋濂为作传,载《潜溪集》中,叙其始末甚备。《明史文苑传》亦同。续高士传以为太祖欲授以参军,一夕卒。《浙江通志》据以列入《隐逸传》。是集凡诗集三卷,乃其子周所辑,刘基序。续集诗及杂文一卷,又附录吕升所为王周行状,则王冕女孙之子骆居敬所辑。王冕天才纵逸,其诗多遒劲之气,不拘常格。然高视阔步,落落独行,无杨维桢等诡俊纤仄之习,在元、明之间颇为可贵。集中无绝句,惟《画梅》以绝句题之。续集所收,皆自题画梅诗。史称其隐居九里山时,种梅千株,自号梅花屋主。尤善画梅。求者踵至,以幅长短为得米之差。是集收入《四库全书》。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于三藩市佛教讲堂,一九六九年四月二十日至九月十二日。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浦峰长明炅禅师语录
一卷,清性炅说,海栋编(依驹本印)。收序、上堂、示众、颂古、牧牛颂、联芳、法语、佛书、塔铭。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七册。
祖庭事苑
凡八卷。宋朝睦庵善卿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三册。全书系就云门文偃、雪窦重显等师之语录,牒释其难解之语义,揭示其典据事缘,并匡正脱落之字句,凡有二千四百余项。卷首有法英之序文,其内载有述作本书之缘由。本书为古来禅林初学广为使用的辞典之一。卷尾有大观二年(1108)八月建武军节度使之跋、绍兴二十四年(1154)尽庵比丘师鉴之再刊跋,及同年六月玉津比丘紫云之后序。
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略称教诫律仪。又作行相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乃条录新学沙弥应遵奉之律仪。凡二十三章四六五条。卷首有自序,谓研钻义学之盛,诸善律仪渐趋废颓,然护持正法阐敷遗教,不能不重律规,故作此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