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邦奇

- 姓名:韩邦奇
- 别名:字汝节,号苑洛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陕西朝邑(今陕西大荔)人
- 出生日期:1479
- 逝世日期:1556
- 民族族群:
韩邦奇(1479-1556),明官员,哲学家,经学家。字汝节,号苑洛,陕西朝邑(今陕西大荔)人。“幼灵俊异常,承训过庭,即有志圣学。为诸生治《尚书》时,即著《蔡传发明》、《禹贡详略》、《律吕直解》,见者惊服”(见冯从吾《关学编》卷四《苑洛韩先生》)。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上书论时政缺失,谪平阳通判。因反对宦官宸濠谋发,被诬削职。后复出,任刑部右侍郎,南京右都御史,进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死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陕西地震,赠少保,谥恭简。治学主张载“气”说。认为“气”是天人万物一体的物质本体。“天人万物本一体也。混沌之初也,一元之气,渣滓融尽,湛然清宁,而万象皆具一极中”(《正蒙拾遗序》)。在心性理论上,力图会合程朱理学与陆九渊心学,主张静坐养心,认为本心皆善,心具万理。以不欲为节。门人白璧谓其“少负气节,既乃不欲为奇节异行。而识度清然,涵养宏深,持守坚定,躬行必得,中正明达,则又一薛敬轩也”(见《明儒学案》)。主要著作有:《性理三解》、《易占经纬》、《易说》、《书说》、《志乐》、《禹贡详略》、《苑洛集》等。
猜你喜欢的书
博物院的秘密
有许多朋友,常常捉住了我,要我说故事。
在我遇见那个红领带的朋友时,我便捉住了他,要他为我说些故事,以便转述给我的朋友们听。
他是一个奇异的人物,生平最多奇异的经历。他常常把他的奇异的经历告诉我。
末日的受审判者
本书收录短篇小说七篇:《性的屈服者》、《晒禾滩畔的月夜》、《不平衡的偶力》、《约伯之泪》、《蔻拉梭》、《末日的受审判者》、《三七晚上》。前五篇小说是恋爱小说,写知识青年男女的恋爱,后两篇是“身边小说”。
化人游
丁耀亢作。有《古本戏曲丛刊》五集影印清顺治刊本。共十出,每出有图,并宋琬等题词。叙浙人何皋(野航)欲访仙海上。东海琴仙成连令武陵渔人玄真子扮作舟子前往接应,使他通阅古今之美,穷极声色之乐,然后息其狂性,复返仙真。先由左慈、王阳二人往请汉唐以上高人、仙姝,如屈原、李白、杜甫、曹植、刘桢,西施、赵飞燕,张丽华等俱来会合,昆仑奴护舟。其间,薛涛、卢莫愁讴歌,凌波、桃叶舞蹈,陆羽煮茶,易牙烹调,众仙则联句射覆。舟入弱水,何生独坐小舟垂钓,为鲸鱼所吞。鲸腹中别有天地,何生即此炼道。鱼骨大王差鱼肠剑客行剌。鲸鱼段段化为莲花。何生钻出鱼腹,先后经鱼篮寺、铁舡庵,又登仙舟共游龙王府,然后别众仙登岸,指顾之间,舟亦不见。剧中场面、词藻,诡异变幻,何皋系作者自况,水府金光殿开宴时有“如今世上那有宽容地方”之语,足见作者思想彷徨情状。本剧系作者顺治初期羁迹北京时所作。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谓“本事出《列子》”,实无关连。
咸同将相琐闻
《咸同将相玫闻》收人《清代野史》第3辑中,凡20篇(重印时疏忽,目录漏录2篇),记咸丰、同治两朝参与镇压太平军、捻军起义的清军将领(如曾国荃、苗沛霖)的史迹,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元明事类钞
杂事类书。清姚之骃撰,龚骏文校,牛稔文复勘。有《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之骃字鲁斯,钱塘(今杭州市)人。康熙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尚著有《后汉书补逸》等书。40卷。摘取元明诸书,分门编纂,形式似类书。纂述大抵皆典则可观,所载事实,足补《元史》诸志之缺及列传之所未备。但明代说部浩如烟海,所采自不可能详赅。万历以后,门户交争,所记多不足凭,所取尚较审慎。据元史、明史、明纪编年、明史纪事本末、元典章、明通纪、典故纪闻、初学记、元通鉴等书摘取元明两代的朝章典故。分天文、地理、岁时、君道、政术、官品、仕进、人伦、艺术、释道、文学、武功等二十余门。其中与法制关系密切的有:君道门中的君德、驭臣、纳谏、巡幸等;政术门中的法制、任官、赋役、盐法等;官品门中的内阁、翰林院、都御史、通判等;仕进门中的荐举、除授、科第等。193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集于该馆刊印的四库全书珍本初集中。
梵天择地法
全一卷。作者不详。又作梵天择地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本书系依据大梵天王内秘密经之内容略述而成者,该经记述如来于过去世五百万生中曾为持咒仙人,常游历诸山,隐居净室,于游历时见到有利于法成就之四十二种地相。本书即略述此四十二种地相之择地法。又本书所据以成书之大梵天王内秘密经,迄今并无汉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