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

- 姓名:赵孟頫
- 别名:字子昂,号松雪道人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湖州人
- 出生日期:1254年10月20日
- 逝世日期:1322年7月30日
- 民族族群:
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元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是宋太祖之子秦王赵德芳的后裔。因五世祖居湖州(今浙江吴兴),遂为湖州人。生于宋理宗宝祐二年(1254),卒于元英宗至治二年(1232)。他十一岁,父亲死去。因此,更加发愤苦读。由于聪明过人,十四岁,就以父荫补官。后参加吏部考试,授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后,居家力学。至元二十三年(1286),在侍御史程钜夫的推荐之下,应召北上入朝。由于文才相貌出众,颇得世祖赏识。但因蒙古大臣谏阻,孟頫的多项建议,未能施行。由于力不从心,为了摆脱同僚,特别是蒙古族权贵们的忌恨,力求外任。至元二十九年,他出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兴利除弊,体察疾苦,深得民心。他在元朝经历了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五朝,先后做过兵部郎中、翰林侍读学士、济南路总管府事、集贤侍读学士中奏大夫、汾州知州、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死后追封魏国公、谥文敏。
赵孟頫一生的著述有《松雪斋集》10卷、外集1卷、续集1卷,共12卷。他的赋作主要有:《纨扇赋》、《吴兴赋》、《修竹赋》、《赤兔鹘赋》、《求友赋》等。
在政治立场上,赵孟頫身为宋朝皇族,却改节事元,且为显宦。因此,他颇受时论指责。在朝廷虽得世祖赏识,但力遭蒙古权贵排挤歧视,不过是文学侍从。他自知是“疏远之臣”,对重大问题不轻易表态。所以他思想感情十分矛盾、痛楚,且终生未释。由于处境艰难,因而他的作品虽有某些感慨故国沦亡之情,但却绝少指斥元朝黑暗统治之作。其赋作尤蕴藉清婉,墨淡平和,但读来颇有清新秀丽之感。 他的《纨扇赋》,虽表现的是行常任道的儒家思想,但未从遇与不遇着墨,而别出新意,境界脱俗,简练而有风韵,生动而又感人,与他人赋作相比,确高一筹。除此之外,他的《修竹赋》、《赤兔鹘赋》、《吴兴赋》、《求友赋》等,在艺术上也颇具这样的特点,影响很大。
他除赋作出色之外,能诗善文,尤工书画。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誉:“论其才气,则风流文采,冠绝当时。不但翰墨为元代第一,即其文章亦揖让于虞杨范揭之间,不甚出其后也”。他的诗,清邃奇逸,风格和婉,多似元好问。内容多写闲情逸致,也有歌颂新朝之墨。少数诗篇痛惜宋室灭亡,抒发怀念故国之情。他集绘画、书法、题诗于一身。他的画,笔墨圆润秀劲,尤以山水木石花竹人马见长,他学古能变,开了元朝一代画风。他的书法,骨力劲秀,隶真行草冠绝一时,人称“赵体”。他经常为画题诗,抒发胸臆。特别是将绘画、题诗、书法三者完满地结合在一幅画面上,不愧为元朝一代宗师巨将,他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的书
诱惑
松本清张著,年轻貌美、风流多情的三沙子,是银座大厦酒巴间的女老板。从前,她曾当过某酒巴间的女招待。三年前独自在银座开设了一间小酒巴。尽管小,若没有别人的资助,这间小酒巴她也是开不成的。究竟资助者是谁?传说她当酒吧女招待时,曾经同时与三、四个相好的客人有密切关系。
凫藻集
五卷。明高启 (1336—1374)撰。高启,字季迪,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与杨基、张羽、徐贲齐名,称“吴中四杰”。洪武初,召修《元史》,为翰林院国史编修。授户部右侍郎,不受。尝赋诗有所讽刺,后被太祖借故腰斩。其诗爽朗清逸,部分作品对民生疾苦有所反映,对明的统 一也作了歌颂。又能文。著有 《高太史大全集》 十八卷、《凫藻集》五卷《扣舷集》一卷。有人评其诗。说:“高启诗才富健,工于摹古,为一代巨擘。而古文则不甚著名。然生于元末,距宋未远,犹有前辈轨度,非洪宣以后渐流为肤廓冗沓,号台阁体者所能及之。”此集为文集,不知何人所编,共五卷。以其按诗集体例编次,可能为高启自定。集末有《魏夫人宋氏墓志铭》。魏夫人是江苏苏州知府魏观之母。按《明史》本传,高启坐为魏观作《上梁文》见法,则为其末年之作。盖平生古文,尽于此集。初无刻本。周忱为苏州巡抚时,始得其抄本于郡人周立。周立之姑,即高启之妇。正统九年(1444),监察御史浙江钱塘(今杭州)郑士昂又得本于忱,因命教授张素校刊,而周忱为之序。此本为雍正六年(1728)浙江桐乡金檀所刻,即因郑本而正其讹,多所校正。金檀辑注其诗题为《高青立诗集注》并附 《扣舷集》、《凫藻集》 刊刻行世,而成一家完书。
章实斋先生年谱
《章实斋先生年谱》是胡适在史学方面的代表作。胡适以近代的学术眼光和新的视角 ,总结出章学诚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其精华所在 ,而且突破一般年谱往往对谱主多加隐讳粉饰的作法 ,不但记谱主的长处 ,而且也指出他的不足.与同一时期姚名达,何炳松对章学诚有过的研究,评价相比较 ,更能说明胡适所作《年谱》具有的独特的学术价值。
经书浅谈
文史知识编辑部编。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该书介绍了儒家重要经典《十三经》,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这些介绍文章多出自名家之手,语言通俗,篇幅简短,对各本经书的内容和来龙去脉,都作了适当的评介,并介绍在今天怎样看待和如何阅读这些经书。
尚直编
隆以明英宗帝正统五年著,极力排议朱子之排佛,唱导三 教一致。同书《序》云: 宋儒深入禅学,以禅学性理,著书立言,欲归功于自己,所以反 行排佛,设此暗机,令人不识也。如是以佛法明挤暗用者,无甚于晦 庵也。(《尚直编·序》) 又云: 晦庵潜心佛学可谓博矣,其排佛者心病也。(《尚直编》卷上, 第2页左) 又云: 三教圣人,各出只手,扶持大道,以成天下之化权,此切论也。 (同上卷下,第33页左) 可知隆撰述之主意。隆议朱子,独断甚多。
复宗集
复宗集,卷下,宋与咸述,日本佚名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