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配第

威廉·配第
  • 姓名:威廉·配第
  • 别名:
  • 性别:
  • 国籍:英国
  • 出生地:英国汉普郡伦姆赛县
  • 出生日期:1623年5月26日
  • 逝世日期:1687年12月16日
  • 民族族群:

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23年5月26日-1687年12月16日),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统计学家。出生于英国汉普郡伦姆赛县的一个织布手工业者家庭。因家境贫困,12岁时就到船上当水手学徒,14岁外出谋生,辗转于英、法、荷兰等地。当过水手和家庭教师,学过医,研究过解剖学、数学、音乐等。在工作中曾不幸把腿折断。1649年获得牛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曾经任医学教授和音乐教授。他是个博学多才的人物,想登科学之殿,也想登财神之殿。最初他想当个发明家,他发明了一种复印机并取得专利。但是没有取得期待的财源,后来走上了当官的路,同时从事实业,研究经济。1652年任爱尔兰总督的私人秘书,后又任爱尔兰议会书记和爱尔兰土地分配总监。当时他已占有约5万英亩土地,成了新发家的大地主。1658年被选为英国议会议员。英国复辟时期,转而投靠英王查理二世,被封为男爵,并任爱尔兰土地测量总监。晚年占有土地多达27万英亩,还先后创办和经营过铁厂、鱼场、铝矿等,成为一个资产阶级化的土地贵族。配第的著述和笔记很多,内容包括医学、数学、物理学、统计学和政治经济学等。他的经济学说,主要有:《赋税论》(即《税课论》) (1662)、《献给英明人士》(1665年写成,1691年出版)、《爱尔兰政治剖视》(1672)、《政治算术》(约1676年写成,1690年出版)、《货币略论》(1682年写成,1695年出版)。


配第的主要贡献在于最先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观点。配第把自然价格即价值同市场价格区分开,认为价值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同生产这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然而,配第从一开始所研究的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品价值,而是用货币表示的相对价值。换句话说,他研究的是一种商品在货币上的价值表现,而不是一种商品在任何商品上的价值表现。他把交换价值看成就是货币。照此下去,只有耗费于生产银子即货币上的劳动才直接创造交换价值,其他各种劳动,只有在它们的产品同银子交换的范围内,才创造价值。他用白银来表现其他商品(例如谷物)的价值,混同了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


配第正确地指出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但有时却混淆了价值和使用价值。他认为参加生产金银的,不单是劳动,还有自然。认为一切物品都是劳动和自然共同创造的,所以每种物品的价值都能还原为一定数量的土地或劳动,或同时用二者来表示。价值有两种尺度:劳动和自然。说明配第对劳动价值论没有全面坚持。


他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还考察了工资、地租、利息和货币等经济范畴。他认为工资决定于工人维持最低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但还没有意识到把劳动时间划分为必要部分和剩余部分。他把地租看作是农产品价值中扣除了工资和种子以后的余额,即收获量减去一切生产费用后的剩余部分(实际上就是剩余价值);他还对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有所论述,认为距离的差别会引起级差地租,土地的丰度不同,也会引起级差地租。他从地租引伸出利息,认为货币所有者可将货币购买土地或贷出,货币所有者是可能成为土地所有者的。既然出租土地可以收取地租,那么,贷放货币也应获得利息,即货币租金。因此,国家用法律来限定利息率是徒劳无益的。他主张按照货币的供需情况来决定利息。同时他认为土地不是劳动的生产物,不能把土地的价格看作普通商品的价格,土地价格应该是预买一定年限的地租。当然,配第对上述各项经济范畴的考察也有不少错误,特别是他没有把利润和地租明确分开,不能从利润中引出利息,因而没有正确的利息理论。在地价问题上,他不能把地价看成是资本化了的货币收入。


配第并没有创立一套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但总的说来,他对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建立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威廉·配第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沙之书

沙之书

小说集,一九七五年出版,收短篇小说十三篇,博尔赫斯写作后期的顶尖之作。面对一本页码无穷尽的“沙之书”,先开始是据为己有的幸福感,最终领悟是可怕的怪物,是一切烦恼的根源。这本书,是博尔赫斯书籍崇拜情结的体现,象征具有无限性的宇宙、世界。人竭力突破未知,最终却体验到无限而确证自我的渺小无力。“如果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空间的任何一点。如果时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时间的任何一点。”无限性、可能性、死亡、记忆与时间等概念哲学、玄学层面的思考蕴含在各篇当中。

飘(乱世佳人)

飘(乱世佳人)

美国长篇小说。玛格丽特·米切尔著。1963年出版。先后被译成16国文字畅销世界。是美国出版史上最畅销的小说。销售纪录竟达1日5万册,第1年销售达150万册。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Mitchell,1900—1949),美国女作家兼记者。从1926年开始到1936年,用了10年时间写完了《飘》。这部长篇浪漫小说是以美国内战和原退出联邦的南方各州的改组与重新加入联邦的佐治亚州为背景,围绕郝思嘉的历险展开故事。郝思嘉是一个勇敢、任性的女孩。她的父亲杰拉尔德·郝乐是陶乐的一个大种植园主、爱尔兰移民。郝思嘉16岁那年爆发了美国内战,当时她正热恋着邻居卫希礼。当她得知卫希礼准备和他的表妹、温柔的玛莲纳·汉密尔顿结婚时,出于报复,郝思嘉嫁给了她并不喜欢的年青追求者、玛莲纳的弟弟查尔斯。而查尔斯正是卫希礼的妹妹卫韩娜的意中人。婚后不久,查尔斯便战死沙场,郝思嘉于是就住在亚特兰大,与查尔斯的姑妈百蝶小姐生活在一起。当时由于北方佬的入侵,亚特兰大城市被毁坏,人民财产遭洗劫。战后为了生存,郝思嘉在母亲去世、父亲精神失常的情况下挑起了家庭重担,维持着自家和卫希礼一家人的生计。她不惜一切代价维持着种植园的“生命”。她亲自下大田劳动,做手工活。为了弄钱付税,她与自己妹妹的未婚夫弗兰克·肯尼迪结了婚。她用弗兰克的钱做起了木材生意,并强迫卫希礼作她木材作坊的主管。弗兰克为了给她雪耻被人枪杀。当时27岁的郝思嘉又嫁给了战争投机家白瑞德。白瑞德以他那与郝思嘉相同的品质吸引着她。由于郝思嘉的自私和对卫希礼的错误爱恋毁掉了白瑞德对她的爱。白瑞德抛弃了她。而当玛莲纳死后,卫希礼又拒绝接受郝思嘉的怜悯,此时郝思嘉才意识到白瑞德才是她真正爱恋着的人,然而已为时太晚了。

顺治永安县志

顺治永安县志

十卷,清陈廷枢修,黄豹纂。明嘉靖间李杏撰成志稿一部。万历二十年,邑令苏民望就李氏稿重加纂辑。又六十年,陈廷枢来知县事,立意重修邑乘。而于顺治九年(1652)设局,延黄豹主其事。历三月而成此书刻印。兹篇并星野、气候、节序三目于天文志中,而所载不过页余,空疏不实。又疆域沿革,事属地理,无关建置。兹篇则将疆域沿革附于建置志,且列疆域于沿革之前,是未出县名先出县地,可谓条目不清,秩序混乱。又如职制、学署、书籍、社学,或当列之历宦,或当别立学校,而兹篇并属之于建置志中,亦明显有乖体例。

医暇卮言

医暇卮言

医论著作。二卷。清程林(云来)辑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此书以辑录医林掌故、笔记为主。程氏以天人合一之理,分述治法、本草、养生、气功等内容。书中以五脏之积为例,介绍治积宜先理气之法。以医话体裁论述日月星辰、风雨寒暑、天地物理、阴阳五行、万物生化、形神脏腑、脉证方药等内容,约二百余则,二万余言。其中还收载部分药物方论及肿、胀、痰、积等疾病证治。此书杂录各有关医药典故,并予述说,演成此帙。在杂谈自然、物理现象及释医中,虽然搜集了较多放失旧闻,但也掺杂了一些糟粕性内容。现有清抄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咏史八首

咏史八首

组诗。西晋左思作。关于这组诗的思想艺术成就,历来评价甚高。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篇》说:“左思奇才,业深覃思,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无遗力矣。”钟嵘《诗品》上说:“晋记室左思,其源出于公干。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谕之致。”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二说: “《咏史》之名,起自孟坚,但指一事。魏杜挚《赠母丘俭》,叠用八古人名,堆垛寡变。太冲题实因班,体亦本杜,而造语奇伟,创格新特,错综震荡,逸气干云,遂为古今绝唱。”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七说:“太冲《咏史》,不必专咏一人,专咏一事,咏古人而己之性情俱见,此千秋绝唱也。后惟明远、太白能之。”张玉榖《古诗赏析》卷十一说:“太冲《咏史》,初非呆衍史事,特借史事以咏己之怀抱也。或先述己意,而以史事证之;或先述史事,而以己意断之;或止述己意,而史事暗合;或止述史事,而己默寓。”《咏史八首》是左思的代表作。这组诗或借古咏怀,或陈古刺今,深刻揭示了当时寒门知识分子与门阀士族之间的尖锐矛盾,批判了门阀制度的黑暗和腐朽,抒发了诗人虽志大才高却身受压抑的愤懑和反抗情绪。作品意义深刻,感情充沛,语言纯朴,笔调劲健,代表了西晋诗歌的最高成就,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春秋集传释义大成

春秋集传释义大成

十二卷。俞皋(生卒不详)撰。俞皋字心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元代经学家。俞皋同乡赵良金为宋宗室,进士及弟后为广德军教授,宋亡不仕,以《春秋》教授乡罢。俞皋即从师于赵氏。此书一守良金之说,于经文之下,备列三传及《胡传》之文。吴澄《序》因而合称为“四传”,此后诸儒因之,“四传”之名抬高了《胡传》之地位。卷首《凡例》称:“遵程子说,以事同义同辞同者定为例十六条。”但“其有义不同而辞同,事同而辞不同者,则见各事之下,非可以例拘也。……乃程子所谓微辞隐义、时措时宜者也,是皆不可以例拘也。学者诚能熟玩《程子传》以求其意,至于沉潜反复,一旦豁然贯通,庶乎可窥圣人用心之万一也。”可见此书是以程颐为宗。《凡例》后有《程子朱子说春秋纲领》,摘录程朱之论《春秋》者若干条,以为本书纲领。再后是《春秋世次图说》,首列齐桓、宋襄、晋文及晋襄、灵、成、景、厉、平、昭、顷、定十三伯,以下为周、鲁、齐、晋、宋、卫、郑、曹、陈、蔡、北燕、秦、楚、吴、杞、滕、许、邾、莒、薛各国世系表,附以鲁公族及三传汉诸儒传授图表。其图说部分则为该国简史。现存元泰定二年刻本、清《通志堂经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