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韩

陈景韩
  • 姓名:陈景韩
  • 别名:又名冷,字景韩(一作景寒)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上海松江人
  • 出生日期:1878
  • 逝世日期:1965年
  • 民族族群:

陈景韩(1878~1965年)著名报人。上海松江人。1878年11月25日生。又名冷,字景韩(一作景寒),笔名冷血、不冷、华生、无名、新中国之废物等。前清秀才,信仰耶稣教。后来毕业于湖北武备学堂。早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


1902年12月9日,国内第一家革命派报刊《大陆》月刊在上海创刊,被该刊聘为记者,工作一年半,开始记者生涯。


1904年6月12日,康梁资助的《时报》在上海创刊,被该报主持人狄楚青聘为主笔,与姐夫雷继兴负责新闻编辑业务,主编要闻版,有时也编外埠新闻。在主编新闻期间,锐意新闻业务改革,除设置“专电”、“特约通讯”等专栏外,还首创日报“时评”栏,配合新闻报道,抒发评议时事,曾风靡一时,为不少报纸所仿效。也善于撰写小说,除和包天笑每日轮流在该报刊登小说外,还于1904年9月创办并主编《新新小说》月刊。


1909年10月又与包天笑共同主编《小说时报》月刊。1913年受史量才之聘,改任《申报》总主笔。1918年10月在任该报总编辑的同时,又兼办该报副刊《自由谈》至1920年3月底。


1922年《申报》为纪念创刊50周年,编辑出版《最近之五十年》一书,为其撰写《二十年记者生涯之回顾》一文。


1930年5月,在《申报》任职18年后辞职,入中兴煤矿公司,任董事兼经理。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复入《申报》,任报务委员会委员。


1946年5月《申报》成立新董事会,任常务董事兼发行人,直至1949年5月该报停刊。建国初,仍经营中兴煤矿。


1952年10月离矿定居上海。


1956年6月起历任上海市政协第二、三、四届特邀委员。


1965年7月5日病逝于上海。


编有《时报馆纪念册》、《申报二万号纪念册》等。他主张新闻报道要“确”(真实)、“速”(迅速)、“博”(广泛);标题要“主副明朗”,简洁、通俗、生动、有力;外勤采访要跑,用眼不用耳;写新闻要客观,反对“有闻必录”等。他忠于职守,淡泊名利,有报界“怪人”、“报界奇人”之称。

陈景韩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反基督:彼得和阿列克塞

反基督:彼得和阿列克塞

《基督与反基督》三部曲的第三部,彼得当政,对国内各个领域进行一系列改革,与皇太子阿列克塞发生激烈冲突。皇太子反对彼得大帝向西方学习,认为他给“邪恶势力”敞开了俄国的大门。阿列克塞在彼得给出的抉择——要么“改邪归正”继续享有皇位继承权,要么出家当修士——面前,不得已选择了后者,但乘机逃往奥地利,请求庇护。彼得担心国内外敌对势力支持阿列克塞争夺皇位,派人将他骗回国内,随即对其进行监禁,并施以严刑拷打,逼其供认犯有谋反罪行。经特别法庭审讯,判其死刑。但未及行刑,阿列克塞即被彼得大帝鞭挞致死。

殉教

殉教

《殉教》是三岛由纪夫自杀前的第三部自选短篇集。收入的短篇作品皆通过反时代的主人公,象征性地描绘了三岛文学的中心主题--对罗马式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日常世界之间的关系,并寻求现代的"贵种流离"(有着尊贵血统的人被命运捉弄,遭到流放)和异类孤立的意义。

雍正惠来县志

雍正惠来县志

十八卷。清张玿美纂修。张玿美,陕西武威人,廪膳生员,邑举人。旧志始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林春秀,至康熙间查曾莱共四修。雍正八年(1730)特命直省郡县汇辑成书,备修《一统志》,县令张玿美开局修志,集绅士纂修,汇辑四月而成,时雍正九年 (1731)事。《惠来县志》雍正九年 (1731)刻本。全书共十八卷,为卷一建置沿革,卷二星野、疆域、城池、坊巷、都鄙、市政,卷三山川、关隘、水利、庙宇、寺观,卷四民赋、物产,卷五职官 (名宦附),卷六选举,卷七公署,卷八学校,卷九秩祀 (事典附),卷十兵防 (屯田附),卷十一兵事,卷十二灾祥,卷十三风俗、气候附,卷十四人物、乡贤、宦迹、贤迹、孝义、硕隐,卷十五节烈,卷十六寓贤、仙释,卷十七、十八艺文,共十八门。此志在康熙本基础上按类增补而成,利用旧板,新刻增补,接古续今,续上下二百六年之间史事。有误必正,有芜必芟,此志义例较前志为精审。尚有同治五年 (1866)年补刻本和民国十九年 (1930)铅印雍正本行于世。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又名 《中西医判》、《中西医学入门》。医经类著作。清唐宗海(约1862—1918,一说1851—1908) 撰。二卷。宗海字容川,四川彭县人。早年学文,后攻医。为早期汇通中西医代表人物之一。唐氏认为中西医各有长短,应摒弃疆域之见,取长补短。唐氏从保存中医愿望出发,力图证明中医并非不科学。著有《本草问答》、《血证论》、《伤寒论浅注补正》、《金匮要略浅注补正》 等。是书初刊于光绪十八年 (1892) 。上卷记有人身阴阳、五脏所生、五脏所属、五脏所藏、五脏所主、脏腑所合、脏腑之官、五脏九窍、男女天癸、血气所生、营卫生会、五运六气、经气主治、十二经脉等篇。下卷列全体总论、五脏所伤、五脏所恶、脏腑为病、诸病所属、四时所病、脏腑通治、望形察色、闻音别症、问察病委、诊脉精要、审证处方、气味阴阳、性味宜忌、七方十剂等篇。全书论述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与治疗,并以中西医理论对《内经》进行注释阐发。虽有穿凿附会之处,但在沟通中西医学方面,具有一定影响。有《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本,光绪三十四年(1908)千顷堂书局石印本,一九四五年中西汇通医书单行本。陈先赋《唐宗海生卒著述考》(《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3.2) 可供参考。

记胡也频

记胡也频

长篇传记。沈从文著。1932年5月上海光华书局初版。这部作品最初分34次连载于1931年10月4日~11月29日的上海《时报》,前11次由编者加有小标题,总题为《诗人和小说家》,自12次始取消了小标题,总题亦改为《记胡也频》,前后均署名沈从文。原作及篇末《从文附志》中,有关胡也频被捕、被杀害的部分,在发表时被当局删除,文中仅以“……”表示。本书1932年5月由上海光华书局初版,同年11月再版,1935年10月又由上海大光书局依再版本编入,被删文字未能恢复。

皇朝平吴录

皇朝平吴录

「皇朝平吴录上」,原脱「皇朝」、「上」,本卷分三节,后两节题为「皇朝平吴录中」、「皇朝平吴录下」,据补。皇朝平吴录,一卷,未着撰人姓氏。载元末张士诚据吴始末,起元顺帝至正十三年,迄明太祖吴元年。今传世较广有吴宽平吴录(明金声玉振集作皇明平吴录)。简核二书,稍有异同。又四库全书总目卷五二载:「千顷堂书目别载有黄标平吴录一卷,与此书同名(指吴宽平吴录),其书见陆楫古今说海中。」查古今说海,无是文。本篇姑作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