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

- 姓名:周南
- 别名:字南仲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平江(今江苏苏州)人
- 出生日期:公元1159
- 逝世日期:1213年
- 民族族群:
周南(公元1159-1213年),字南仲,平江(今江苏苏州)人。黄度婿。年十六,游学吴下,轻科举业,从学叶适。绍熙元年进士,调池州教授。庆元初,黄度以忤韩侂胄罢官,南同罢,俱入伪学党。开禧三年,以叶适荐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旋丁母忧。嘉定二年服除,再为正字,以对策诋权要罢,卒于家,年五十五。周南诗文俱工,诗不多,而富有韵味,如《卓文君》云:“世间恩爱何时尽,流水落花皆往恨。不愁归避茂陵人,羞逢往日临邛令。”《姑苏台》云:“浩荡春风在,荒亡霸业芜。往来吴父老,藉草话城郛。”议论精到。文长于四六,以俊逸流丽见称。制诰诸篇,尤称雅制,所作《秦桧降爵易谥敕》,织组之工,脍炙人口,为叶适、王应麟所激赏(《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一)。著有《周氏山房集》二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为《山房集》八卷、《山房后稿》一卷,有乾隆翰林院抄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二七三九至二七四○录其诗二卷。《全宋文》卷六六八八至六六九七收其文十卷。事迹见叶适《周君南仲墓志铭》(《水心文集》卷二○)、《宋史》卷三九三《黄度传》。
周南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梨园外史
30回。陈墨香、潘镜芙著,张褚、王云鹏校点。此书大部分是陈墨香所作,写于1920~1930年间,有北京京华印书局1925年印制单行本,仅12回,署名“作剧先生”“观剧道人”。书前有䏁公、包丹庭、曹心泉、陈墨香、陈两石、荀慧生所写6篇序。又有天津百城书局1930年出版上、下册本,共30回,署“吴县潘镜芙、安陆陈墨香合著”,书前有吴梅、李释戡所写两篇序,及壶园主人(万萸翁)所写《读〈梨园外史〉漫笔》。宝文堂书店1989年6月版,书前收录上述两版本所有序及漫笔。《梨园外史》以清末名伶、票友的生活为素材,反映了他们处于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的不同心态和生活遭遇。书中所描写的名伶如程长庚、卢胜奎、杨月楼、谭鑫培、徐小香、梅巧玲、余紫云、郝兰田、刘赶三、余三胜、米喜子、沈小庆、王瑶卿、曹春山等,都是中国京剧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其中不少人都是京剧流派的创始人,为京剧的形成、发展作出了贡献。本书记述了他们擅长的剧目和艺术特长,以及有关他们的趣闻逸事。涵盖的生活面较广,如对王小玉、孙大个从军的经过及其军旅生活的描述,以及对清朝官吏及其家属的生活、命运的描写。书中还涉及不少北京的民俗,尤其是戏曲界一些独特的习俗。书中人物语言生动,演员的言语都是地道的北京方言,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与同时代的小说比较,本书的文学成就不算太高,但由于采用纪实性的创作手法,虽有虚构部分,仍是研究中国近代戏曲史、北京方言不可多得的资料。
宴会
夏天的一个午间,一家狭窄的饭铺里有了一个小小的宴会。
那里是十三个互称为同志的革命党人,衣襟上备有相同的蓝色而长方的徽章,操着声调各别的官话,占据了两张方桌合并的座位,低小的房子的空气因着这几个人的来到,骤然变得格外炎热起来。从各人口里喷出来的纸烟的云雾流出低矮的门框,发散在另一间房子里,使那里正在流着汗吃饭的人也感觉到了格外的炎热。
名山诗话
诗话著作。近人钱振锽撰。此书一卷,七十三则,上自《诗经》、《楚辞》,下迄钱谦益、袁枚,皆有所道及。然作学究之陋语多,谙诗道之行话少,如反复一“实”字,先谓:“君子之言,真实不妄,诗虽小道,亦言语之一种,多为不实之言,徒为人所轻耳。”此处之“真实”,乃“事实”之转语,故其即据以责老杜“老柏二千尺”、太白“白发三千丈”等句为“滑稽”,尤不解李贺之浪漫诗风为何物。千古诗人,遂只剩一白居易合其规则。然反观此书,恰正好作大言,过激语多而“老实话”少,如世讥明七子摹仿,彼反恨“其摹仿未至,若能摹仿得工,好诗必不至此”,其言过甚,一至于此。有《名山六集》本。
明宪宗实录
二百九十三卷。述宪宗在位期间史事,起天顺八年(1464)正月,终成化二十三年(1487)八月。弘治元年(1488)闰正月,以刘吉为总裁纂修,四年八月成书。因刘吉与宪宗末年大学士刘珝及吏部尚书尹旻不和,故记事中多有曲笔。
阿弥陀经摘注接蒙
阿弥陀经摘注接蒙,菩萨戒优婆塞德明李炳南述,此编采弥陀疏钞撷补为蓝本。编排仍依其式。所以存其原型。于前人不掠其美。不乱其例也。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
梵名Abhidharma -dharma-skandha-pa^da 。凡十二卷。印度大目干连造,唐玄奘译。又称说一切有部法蕴足论。略称法蕴足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阿毗达磨六足论之一。本论系以众法之宝聚普施群生之著作,故有此称。全书共分二十一品,即:学处品、预流支品、证净品、沙门果品、通行品、圣种品、正胜品、神足品、念住品、圣谛品、静虑品、无量品、无色品、修定品、觉支品、杂事品、根品、处品、蕴品、多界品、缘起品。靖迈所作之后序,称此论为(大二六·五一三下):‘盖阿毗达磨之权舆,一切有部之洪源也。’若与巴利文论藏中之七论相对比,则本论之内容与毗崩伽(巴Vibhan%ga ,分别论)最为类似。此外,有关本论之作者有异说,称友之梵文俱舍释论及西藏传说均载为舍利弗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