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珠慧海

大珠慧海
  • 姓名:大珠慧海
  • 俗姓: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大珠慧海,生卒年不详,据《景德传灯录》等,为建州(福建)人,俗姓朱,依越州(浙江绍兴)大云寺道智和尚受业,后到江西参马祖道一,由马祖直示其自家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而开悟。侍马祖六载,后因业师道智年老,遂归奉养,晦迹韬光,撰《顿悟入道要门论》(后略《要门论》)一卷。此论后来被其师侄玄晏私呈马祖。马祖阅后对门下大众称赞说:“越州有大珠,圆明光透,自在无遮障。”由是名声渐显,四方参学者络绎不绝,慧海以无碍辩才,随问随答,后人将其问答编为《诸方门人参问语录》(后略《参问语录》)一卷。

猜你喜欢的书

D坂杀人案

D坂杀人案

某天下午,“我”坐在白梅轩咖啡厅里悠闲地喝着咖啡,并与刚结识不久的明智小五郎一同观察稍微有些异样的旧书店。只是,原本每晚都独自看店的性感老板娘今晚迟迟不现身,加上最近传闻老板娘身上伤痕累累……一思及此,我与明智小五郎立刻奔赴书店,却意外看到遭人勒死的老板娘。到底谁杀了老板娘,她身上的伤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金陵春梦之一:郑三发子

金陵春梦之一:郑三发子

长篇历史小说。唐人著。五十年代初开始在香港《新晚报》连载,修改后由香港致城出版社分卷出版。上海文化出版社1956年陆续翻印发行。这是一部以蒋介石一生为题材的长篇多卷现代历史小说,共二百多万字,分为八集:《郑三发子》、《十年内战》、《八年抗战》、《血肉长城》、《和谈前后》、《台湾风云》、《三大战役》、《大江东去》。作品从蒋介石出生、发迹写起,一直到南京政府垮台,逃退台湾。作者说,它既不是小说,也不是历史;只是把蒋介石其人其事,象说书那样加以描绘而已。内容凭据史实和传闻,采用传统的章回小说形式,许多人物形象鲜明逼真,对蒋介石的刻画更是力透纸背,文笔通俗生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作者续写了《草山残梦》,共八卷,三百余万字,描写蒋介石到台湾后直至老死的全过程。第一集《郑三发子》‌聚焦蒋介石的早年经历,围绕其出身传闻(“郑三发子”为野史中蒋的化名),追溯其浙江盐商家庭的成长背景、留学日本及投身革命的历程,揭示他从落魄青年到跻身国民党权力核心的发迹史。

南宋馆阁录

南宋馆阁录

10卷,又续录10卷。陈骙撰。陈骙,宋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字叔进。绍兴二十四年 (1132) 进士第一。累迁至秘书监。孝宗淳熙五年(1178)试中书舍人兼侍讲、同修国史。光宗时试吏部侍郎。宁宗时任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与权臣韩侘胄议事多不合,出知婺州。以观文殿学士、提举洞霄宫告老。卒谥文简。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淳熙中,骙长蓬山,与同僚录建炎以来事为此书,李焘为之序。”根据本书内容,可知其载事年代为宋高宗建炎元年 (1127) 至孝宗淳熙四年(1177)。全书分沿革、省舍、储藏、修纂、撰述、故实、官秩、廪禄、职掌九门,对宋代典故、法令记载颇详,是研究南宋职官及政治体制的重要著作。此书在明以前已经窜乱残阙,完本已不多见。惟有《永乐大典》本稍为完具。清代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据《永乐大典》本参考其他各本加以校刊,补其缺漏三十一条,订正舛误一十六条。对与《宋史》歧互处亦加以注释,以作为参考。但《永乐大典》中仍缺沿革一门,无法再补,实为本书一大损失。现存有《四库全书》本和 《武林掌故丛编》本。

宋宰辅编年录[四库本]

宋宰辅编年录[四库本]

《宋宰辅编年录》20卷,南宋徐自明编撰。徐字诚甫,浙江永嘉(今温州)人。此书是一部专门记载宰相、执政〈宰相的副职〉任免情况的著作,在徐自明之前,宋人的这一类著作已出现了不下10种,但这些书大都是以年表的形式记录宰辅的任免,而对他们任职,去职的缘由及在位期间的政绩等等不作交代,徐氏有鉴于此,便重新编纂了这部《编年录》。此书上起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下迄南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记载了两宋13朝250余年间宰相、执政大臣的任免情况。其体例是以年月为经,以人物事迹为纬,在每人之下,先列任免时间,注明此人自何地何职升为宰辅,或是免去宰辅后改任何职,下面再引录宰辅任免制词,最后详细记载此人的字号里贯,并大量引述各种史籍有关此人任免缘由的记载。此书材料来源,记载任免时间和职务,主要依据前人的几种记录宰辅任免情况的专著。而记述宰辅政治活动的部分,则取自各种史书、政书、笔记、诏令奏议集、行状碑铭等等,在每段引文后面都注明出处,总计引书约为50种,资料可靠,叙事详实,在南宋的私家撰述中算得上是一部内容严谨的著作。这部《编年录》对于研究宋代宰辅大臣的政治活动以及宋代党争最有价值。

水东日记

水东日记

《水东日记》40卷,明叶盛撰。本书内容主要是记述明代前期的典章制度,由于作者久居官场,见闻亦广,对于各项制度及其沿革利弊等言之甚详,《四库提要》说:“(叶)盛留心掌故,于朝廷旧典,考究最详。……是书记明代制度及一时遗文逸事,多可与史传相参”。本书也有不少篇幅是关于宋元文人学士的行事及其碑铭、墓志的记载,第15卷从山阴陆氏宗谱中抄录了一篇《陆放翁家训》,系陆游的一篇佚文,今人据以辑入《剑南文集》中。叶盛又是明代前期一个著名的藏书家,据其藏书编成《箓竹堂书目》,流传至今,其中颇多秘籍珍本。《水东日记》也有许多关于图书典籍的记述,如第2卷“编次文集”条记明代编印宋人文集的一些情况,第16卷“《宋名臣言行录》”、第19卷“《宋文鉴》编书始末”,第25卷“苏天爵《元文类》”等等,对宋元人一些著作的版本及流传情况都有记载,可供研究古籍文献者参考。此书的一个缺点,是作者好自叙居官事迹,致使某些地方看起来有如家传,后来明清的一些笔记多记作者本人言行事迹,即受此书影响。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

传法正宗记

传法正宗记

凡九卷。宋代明教大师契嵩(1007~1072)着。略称正宗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书系继景德传灯录之后,叙述自印度以来诸祖师之传记,以及我国禅宗师徒面授付法相承之顺序。卷一为教祖释迦如来之传。卷二至卷六叙述自第一祖摩诃迦叶以降,至第三十三祖大鉴慧能之传记,并谓此一传承为正统。卷七、卷八为慧能门下一三○四人之略传。卷九收录慧能以前各旁系二○五人之事迹,为禅宗南宗非正统之禅僧传记。此外,著者另附有传法正宗定祖图一卷、传法正宗论二卷于本书之后,三书(共十二卷)合称为嘉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