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清标

梁清标
  • 姓名:梁清标
  • 别名:字玉立,一字苍岩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正定(今属河北)人
  • 出生日期:1620
  • 逝世日期:1691
  • 民族族群:

梁清标(1620—1691)字玉立,一字苍岩,号蕉林,一号棠村。正定(今属河北)人。生于明泰昌元年(公 元1620年),卒于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清初大臣、学者、收藏家。清标出生于世宦显贵之家,曾祖父梁梦龙为明尚书,父亲梁维基历官广东南雄府知府,及至他这一代愈加显赫,不但自己官至一品,胞兄梁清宽为通议大夫、吏部左侍郎,堂兄梁清远官至通政使司参议,时称“三梁”。明思宗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选庶吉士。崇祯朝灭亡后,一度投降农民军,之后又降清。降清仍原官,寻授编修,累官至侍讲学士、户部尚书。顺治十三年(1656),官至兵部尚书。康熙朝,先后调任礼、刑、户各部尚书,二十七年(1688)授保和殿大学士,3年后去世。他喜积书善收藏,积书多至数十万卷。藏品中尤以历代书画最为珍贵。自晋、唐、五代至两宋、元、明的名家墨迹,尽行搜罗,故有“收藏甲天下”之誉。在正定城内筑“蕉林书屋”,藏品甚多。


梁清标风雅好文,诗、词、古文无所不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言“其诗作于明季者,多感慨讽刺之言;及入本朝以后,则沨沨于舂容之音矣。”实际梁集中写于明代的作品极少,而写于清代的作品,“感慨讽刺之言”并不少见。《落日行》写清世祖顺治(1644—1661)间对南明用兵时,催粮派款给百姓带来的苦难;《挽船行》、《上滩行》写康熙间平定三藩之乱时人民所承受的种种灾难。其中“讽刺之言”、指斥之语通篇皆是,如《落日行》云:“君不见,前年楼船下闽海,村村烟灭空庐在;又不见,伏波将军度洞庭,桑麻鸡犬无时宁。百战苦为封侯计,万家祁寒夜流涕。”其讽刺、鞭挞之意皆很明显。清标诗中也有一些与其身份相应、颇能体现“舂容之音”的作品,如:“半船坐雨冷潇潇,仿佛江天弄晚潮。人在西窗清似水,最堪听处是芭蕉。”(《自题蕉林书屋》)读这类诗篇,“如披春风,如觐宫阙,如睹威凤在霄”(申涵光语,见《晚晴簃诗汇》),使人心契神飞。清标也工词。有《蕉林诗集》十八卷、《蕉林文集》、《堂村词》与《蕉林随笔》等。《清史列传》卷七九有传。

梁清标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日本与日本人

日本与日本人

该书是落合贞三郎从小泉云八评论日本与日本人的著作中选编辑录而成的一本书,为小泉八云的日本观的代表作品,作者对日本与日本人的评价总体上是客观的,公正的,其价值在于以东西方对照的眼光来研究日本和日本文化,尤其是从心理、哲学上解剖了日本人整个的内心生活;从日本人内在的和外表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心理学的和伦理学的各方面,描摹日本的国民特性。

顺治封丘县志

顺治封丘县志

顺治封丘县志九卷清顺治十九年刊本由清余缙修,李嵩阳纂。按封丘三面濒黄河,土疏易溃,顺治七年九年溃决相继,顺治封丘县志记河患甚详。按顺治封丘县志系增续万历乙亥知县胡以祚修县志,顺治封丘县志体例悉本《胡志》,分封域、建置、民土、学校、职官、选举、人物、艺文八门。《胡志》与嘉靖辛丑朱缙修县志,顺治封丘县志凡例称其书:“文词典赡,体裁峻整,未易增损一字。”故顺治封丘县志俱录旧志原文,凡增续者加一“按”字,以晰分新旧界限。顺治封丘县志书后,又附康熙三十六年知县耿宏祚修《续志》五卷,续顺治十六年后之事。

脉诀新编

脉诀新编

脉学著作。2卷。民国刘本昌编撰。刊印于1942年。是书卷一列李中梓、沈微垣脉位图、运气合脏腑十二经络图、订正王叔和脉位图等33篇,及五脏六腑歌、诊脉赋等6篇; 卷二列《医林改错》脏腑图、崔紫虚四言脉歌、太素脉法、奇经八脉脉病歌等29篇; 全书系将前代脉学名著汇集成编,或考释,或增损,或改易,或补缺,或添音义,或阐脉理,俾于习医者辨别揣摩。

两晋南北朝史乐府

两晋南北朝史乐府

《两晋南北朝史乐府》,一作《拟晋南北朝史乐府》,凡二卷,诗110首,由诗歌本文与注释两部分组成。洪亮吉《两晋南北朝史乐府》在史事的描写对象方面,虽然已点明为“晋南北朝”,但其实则与李东阳《拟古乐府》、尤侗《明史乐府》不无关系,对此,附于《两晋南北朝史乐府》卷首的管干珍之《跋》已有所言。其云:“夫今之乐府,铁崖(杨维桢)始之,茶陵(李东阳)继之,悔庵(尤侗)又继之,稚存洪子曰:吾之为乐府也,祖此矣。”此则表明,洪亮吉的《两晋南北朝史乐府》,与李东阳《拟古乐府》、尤侗《明史乐府》乃是具有明显的承续关系的。但就所选取的史事而言,《晋南北朝史乐府》所描写的对象,与李东阳《拟古乐府》中的“两晋南北朝”部分并无重复者。

因是子佛学入门

因是子佛学入门

本书从佛学的定义、佛学和学佛的区别、佛教的成立开始讲起,介绍佛教的历史、教理、经论,并讲述了佛家的修行方式——戒定慧、禅观、念佛及持咒等。 通篇以理性、客观的角度来谈佛学与佛教,内容丰富浅显,易于领会,不论在义理或是修行实践上,都做了简单明了的说明,乃是佛学界公认的普及读物中的绝佳善本。读之,可快速地直达核心,了解佛教的整体概貌。 对于刚接触佛法的有心人,本书有助于领悟佛法的深刻内涵,正信而不迷信,的确是不可错过的指路明灯。对于已经入门的实修者,也可以借此机缘,自我检视,弥补基础学识之不足,梳理佛法之精义,进一步扎实修为。 这本书第一次用白话文将佛教的起源、变迁、传布以及教理、经典等作了极为通俗的叙述,使一般具有中学程度的人,阅读以后即“可得到佛教的全部概况”。

百千颂大集经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

百千颂大集经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赞法身,法界、菩提、涅盘、十地、等、妙、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