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思

- 姓名:王九思
- 别名:字敬夫,号渼陂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鄠县(今属陕西)人
- 出生日期:1468
- 逝世日期:1551
- 民族族群:
王九思(1468~1551),明代诗文作家。戏曲作家。字敬夫,号渼陂。鄠县(今属陕西)人。弘治九年(1497)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正德四年(1509)调为吏部文选主事,年内升为郎中。同年秋,坐刘瑾党,贬为寿州同知。次年勒令其致仕。壮年废弃,无所发遣,因而寄情诗、曲。他与康海同里同官,同坐刘瑾党放逐,所以感情比较投合,相与过从甚密,征歌度曲,以相娱乐。84岁方卒。著有诗文集《渼陂集》、杂剧《杜甫游春》、散曲《碧山乐府》等。
其诗内容较为广泛。一是能接触一些社会问题,如《卖儿行》、《马嵬废庙行》、《孤儿吟》,或叙村媪卖儿之惨状,或述寺人气焰之嚣张,或写官僚之间世态之炎凉。二是表现自己仕途失意的满腹牢骚,如抒怀诗《秋夜》:“容易悲摇落,天涯逐旧臣。”咏史诗《朱仙镇谒岳王庙》:“相权操白刃,谗口叹青蝇。”三是描写自己致仕后征歌度曲的风流生活。如《对山草堂宴集》:“对客辄弄笛,平生桓叔夏。花时携妓游,岂让东山谢。满溪花正香,何必黄四娘。雪儿歌杨柳,花奴行玉觞。斜阳挂远树,勿用伤迟暮。”无论是揭露,牢骚,还是欢乐,都有些真情实感,能见其人的性格风貌。他富有才情,较好的诗都能写得秀美圆润,恰如顾起纶《国雅》所说:“王敬夫才隽思逸,锐于绮丽,譬之湖外碧草,海东红云,流彩夺目。”他也有些诗模拟痕迹较重,如《杂诗》是汉魏诗之膺鼎,《秋兴》诗是杜甫诗的仿制,不足为训。他也善文,如《登峨山诗序》首写作诗者梦游峨山,次写其真游峨山,最后写作序者看其诗亦堕入梦游之中,首尾呼应,层次分明,较生动地道出作序的意蕴。
王九思的杂剧《杜甫游春》描写杜甫春天闲游长安的感受,剧中痛责了奸相李林甫的罪恶,揭露了“昏子谜做三公”的荒唐现实,下决心拒绝征召,乘槎渡海,去过隐居生活。杜甫实是作者自己的化身。他是借杜甫之口,倾吐自己的愤懑。王世贞《艺苑卮言》中认为剧中李林甫影射李东阳,可备一说。王九思还有一折杂剧《中山狼》,明代单本杂剧一般认为从它始,该剧主题与康海《中山狼》相类似。他还善写散曲,一般也写得秀丽雄爽。但有时曲作过于粗豪,精思不足。这恰能显示其创作个性。其散曲成就优于康海。
猜你喜欢的书
英国式谋杀的衰落
乔治·奥威尔不但是最著名的反极权小说作者,还是著名的英语文体家、第一流的散文家以及头脑清醒且目光犀利的文学评论家。《英国式谋杀的衰落》以谈文论艺为主,收入《狄更斯》、《托尔斯泰与莎士比亚》等名篇和《鲁德亚德·吉卜林》等备受争议的文论,加上《为英国式烹调辩》一类轻松的小品文,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奥威尔作为文学评论家的风采。
王谏议集
汉代文别集。1卷。王褒著。王褒曾为谏议大夫,后世称为“王谏议”。《汉书·艺文志》著录“王褒赋十六篇”,《汉书》本传又称王褒曾作《中和》、《乐职》、《宣布诗》、《圣主得贤臣颂》、《甘泉》及《洞箫颂》等。后多散逸。明代张溥辑其佚文,编为《王谏议集》,其中“赋”仅收《洞箫赋》,“骚”收《九怀》,“颂”收《圣主得贤臣颂》、《甘泉宫颂》,其他文章有《四子讲德论》、《移金马碧鸡文》、《僮约》、《责髯奴文》(《古文苑》黄香作,此从《艺文类聚》王褒作),书后附有《汉书》本传。王褒是汉宣帝时期的重要赋家,在赋史上与扬雄并称“渊云”(王褒字子渊,扬雄字子云)。其仅存的《洞箫赋》是纯粹的咏物赋,以善于描写声音见称,《文心雕龙·诠赋》说:“子渊《洞箫》,穷变于声貌”,对以后的咏物赋影响颇大。《僮约》一文,细致地描绘了奴隶的生活、劳动境况,且文笔谐放,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疬科全书
外科著作。清梁希曾著。一卷。希曾字柘轩,嘉应(今广东梅县)人。有感于时医治疗瘰疬病之疗效不佳,且易留后遗症,遂细心研究十余年,颇多心得,验之临床疗效满意。将其经验集为一帙,成书于宣统元年(1909)。首列点疬药品与点疬方法,次叙辨疬治疬法,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采用不同治法,多为内外合治。继叙辨疬养疬法,强调治疬须分虚实寒热,提出辨疬不可拘泥古人分经络之说,可总以热痰、寒痰、实证、虚证概括之,并分述辨疬有关事宜。末附患疬饮食宜忌。为流传较广的辨治瘰疬病专著。有宣统元年铅印本,宣统二年刻本,《三三医书》本,《中国医学大成》本。
太平经圣君秘旨
太平经圣君秘旨,原题「传上相青童君」,青童君乃神仙之名。据近人王明考证,此书当系唐末闾丘方远从《太平经》中辑出。北宋贾善翔《犹龙传》卷四称:「《太平秘旨》一卷,上相青童君受,言守一之法」,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此书专言守一思神之法,奉之为太平圣君所传「秘旨」。其文字分别抄自《太平经钞》癸部《令人寿治平法》、乙部《守一明法》,又抄《太平经》卷九六《守一入室知神戒》、卷七一《真道九首得失文诀》。此外亦有《太平经》佚文。
东莱诗集
诗别集。二十卷。宋吕本中撰。《宋史·吕本中传》言其“有诗二十卷”。《郡斋读书志》著录《东莱集》二十卷、《外集》二卷,又言其“少学山谷为诗”,则所记吕集,可能即为诗集。《直斋书录解题》则将此《东莱集》二十卷、《外集》二卷,录入“诗集类下”现存宋刊《东莱集》有二十卷本,乃南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沈公雅所编,前有写于乾道二年之曾幾序。序中,谓曾幾与本中同庚,而高宗绍兴元年辛亥(1131年)本中年未五十,诗已独步海内,曾幾亦尝从其学诗云云。此集沈公雅刊之于吴门郡斋。此宋刻流入日本,藏于内阁文库;民国年间,商务印书馆影印编入《四部丛刊续编》中。另一宋刻本为南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黄汝嘉所刊《江西诗派》本,题作《东莱先生诗集》,正集二十卷、《外集》三卷(与宋书录所记《外集》二卷不同)。此本仅存正集十八卷至二十卷与《外集》三卷,正集文字及编次与沈公雅本无大区别,《外集》卷首书名下空四格,题“江西诗派”四字,目后有“庆元己未校官黄汝嘉增刊”一行。乾道本无外集,此外《外集》似黄氏所编。《四库全书》所录系明抄本;此抄本缺第十卷,以《外集》卷一配之,或是该书流通过程中书贾所为。清代刊本则有张金吾精刊本及清文宗咸丰(1851—1861)年间吴镌孙刊本。
金刚顶瑜伽青颈大悲王观自在念诵仪轨
一卷,唐金刚智译。说青颈观音之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