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心

- 姓名:沈心
- 别名:字房仲,號松阜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浙江仁和(治今杭州)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沈心(约1729年前后在世),初名廷機,字房仲,號松阜,一作松皋。浙江仁和(治今杭州)人。生卒年均不详。雍正時諸生。性落拓。早年受學於查慎行,得查氏法。工詩、精篆刻。山水宗黄公望,幽深古雅。著有《孤石山房诗集》六卷。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論印絶句》。
沈心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太上洞渊三昧帝心光明正印太极紫微伏魔制鬼拯救恶道集福吉祥神咒
元始天尊述吉祥神咒、神咒玄章,劝人持咒。
白香山诗集
唐诗别集。40卷。白居易撰。白居易晚年自号香山居士。此书是清人汪立名编纂。汪立名号西亭,婺源人,康熙时官工部主事。全书分为前后两集。前集20卷,分讽谕、闲适、感伤、杂律诗四类;后集17卷,分格、律两类;别集1卷,收其应制及试作诸诗;补遗2卷。前有宋荦序,朱彝尊序,汪立名序,凡例,新著年谱,陈振孙作年谱,元稹序,《旧唐书》本传等。此书参校了明代各本《白氏长庆集》和《唐音丁签》等。经过考证编排,除原注外号增笺释。书中字句,用万间堂校改本,苕溪草堂本、憩间堂所藏泰兴李侍御依宋刻手校本等参校,对错误颇多纠正。《四库全书》据内府藏本收录,其《总目》说:“立名此本,考证编排,特为精密。其所笺释,虽不能篇篇皆备,而引据典核,亦胜于注书诸家漫衍支离。徒溷耳目,盖于诸刻之中,特为善本。”书成于康熙四十一年 (1702),由汪氏 一隅草堂刊刻。《四部备要》据此排印。1954年文学古籍刊行社用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纸型校订重印。
西征日录
明杨一清(1454—1530)著。杨一清字应宁,云南安定人,少年随父迁居丹徒(今江苏镇江市)。成化间进士,历任陕西督学、陕西巡抚。正德初,受命为总制延绥、宁夏、甘肃三镇军务。在任期间,建议朝廷拨出大量款项修整边墙、碉堡,增戍兵卒,加强守备。后因与太监刘瑾不和,以“冒破边费”下狱,不久免官赋闲。正德五年(1510),宁夏安化王寘鐇反,武宗被迫再度起用杨一清为总制军务。杨一清从镇江起程奔赴西北,未至事已平。后又历任吏部尚书、兵部尚书、总制三边军务、内阁首辅等职,一生对明朝的西北边防有重大贡献。该书便是他对正德五年出征的详细记述,对于研究明代西北边防设施、西北交通和正德五年的宁夏事变,是非常重要的资料。有明代沈节甫编《纪录汇编》本。
延平答问
南宋朱熹编。一卷,附录一卷。为朱熹与其师李侗的书信问答集。包括朱熹对李侗的评价及所作祭文、行状,反映了李侗的哲学思想及朱熹思想转变和形成的过程。朱熹为程颐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阐发儒家思想中的“仁”和 《大学》、《中庸》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二程 (程颢、程颐)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后世并称程朱。自元以来,历代王朝科举,均采用朱熹《四书集注》。熹整理文献,注释古籍,疑古文《尚书》之伪,不信 《诗序》,多有新意。内容讨论理学中的心气相合,理心为一、理一分殊等问题,提倡“主静”说,认为静坐默识是“养心之要”和“存养之功”。有许多文字是以讨论《论语》中孔子的言论、行事的方式来阐述理学思想。
圆觉经略疏序注
圆觉经略疏序注,一卷,唐宗密撰,宋如山注,内题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序。后半唐裴休序注在续八七
成唯识论音响补遗
成唯识论音响补遗,十卷,清智素补遗。补录清世宗御制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