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启淑

汪启淑
  • 姓名:汪启淑
  • 别名:字慎议,号秀峰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安徽歙县人
  • 出生日期:1728
  • 逝世日期:1799
  • 民族族群:

汪启淑(1728—1799),字慎议,号秀峰,又号讱庵,自号印癖先生。安徽歙县人,久居杭州。官兵部郎中。嗜古有奇癖。好藏书,家有“开万楼”,藏书数千种。又有“飞鸿堂”,集蓄秦、汉迄宋、元及明、清印章数万钮。工诗,擅六书,爱考据,能篆刻。生平好交治印名手。编著甚多,辑各类印谱之数堪称前无古人。有《焠堂集》、《水曹清暇录》、《小粉场杂识》、《飞鸿堂印人传》、《飞鸿堂印谱》、《汉铜印丛》、《锦囊印林》、《秋室印焠》、《讱庵集古印存》、《临学山堂印谱》、《飞鸿堂秦汉印存》、《退斋印类》、《汉铜印原》、《袖珍印赏》、《静乐居印娱》、《秋室印剩》、《悔堂印外》、《安拙窝寄》、《归去来辞印谱》、《戒谣歌印谱》、《阴骘文印谱》、《黄杨印谱》、《听泉精舍印谱》、《居易庵印谱》、《印忆》、《印勺》、《西干十景印谱》等。


汪启淑自称“印癖先生”。他一生大量收藏汉魏晋唐乃至宋元明各代印章。大凡金、银、玉石、玛瑙、珊瑚、水晶、青蜜、蜡金、青田、昌化、铜瓷、象牙、黄杨、檀香、竹根等各种印章,一见辄收,多至数万枚。他还不惜破费钱财,刊刻《庵集古印存》24卷、《飞鸿堂印谱》4卷。一日,这位汪先生到好友钱泳的家中作客,忽然发现钱泳的案头有一枚铜印,上面刻有“杨恽”二字。汪启淑爱不释手,伸手向朋友索要。印章也是钱泳的心爱之物,钱婉言拒绝了。汪启淑为得到这枚小印,竟在钱泳脚下长跪不起。钱泳在迫不得已情况下,只得将这枚铜印赠予汪启淑。

汪启淑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勿庵历算书记

勿庵历算书记

一卷。清梅文鼎撰。梅氏著述推步之书计六十二种、算书二十六种,是编将各书撰写的主旨加以题解式的说明,其中述及古今中外历术诸家之源流得失,颇为客观。梅氏自著亦可从中得其大概。有知不足斋本,八千卷楼有抄本。

乾隆福州府志

乾隆福州府志

清徐景熹修,鲁曾煜纂。七十六卷,首一卷。分星野、建置沿革、疆域、城池、山川、水利、乡都、津梁、田赋、学校、军制、海防、坛庙、寺观、古迹、公署、第宅园亭、冢墓、风俗、物产、封爵、职官、选举、名宦、人物、流寓、列女、释老、艺文、碑碣、祥异、外纪等。是志大抵以《三山志》、明正德二志为基础,参万历四十年喻政修《福州府志》和新旧福建通志。乾隆十六年(1751)修,历六年而终成此书。一百零八万余字。

半塘定稿

半塘定稿

二卷。王鹏运撰。有光绪三十一年(1905)羊城(广州)刻本、光绪三十三年小放下庵刻本、民国二十六年(1937)开明书店《清名家词》本、民国三十七年金陵京华印书馆重刊本、1949年成都薛崇礼堂《清季四家词》本等多种。京华本系其侄孙王序灏、王序宁据羊城刻本重刊,卷首有小像并朱祖谋序、钟德祥光绪三十年序,附录蔡丐因《王鹏运传》及民国三十七年蔡济舒跋。《清季四家词》本,卷首增刊王鹏运自撰《半塘僧鹜传》,卷末增况周颐《半塘老人传》。王鹏运一生词作编为九集:《袖墨集》、《虫秋集》、《味梨集》、《鹜翁集》、《蜩知集》、《校梦龛集》、《庚子秋词》、《春蛰吟》、《南潜集》,统名《半塘词稿》。各集有《薇省同声集本》、家刻本、钞本。据谭志峰《王鹏运及其词》列表统计,现存六百三十八首。词人晚年亲自删汰,选出一百三十九首,编为《半塘定稿》,交由朱祖谋校雠并作序,于光绪三十一年刻于羊城。朱氏惜《定稿》“刊落泰甚”,又编《半塘剩稿》刻印行世,收词五十馀首。朱祖谋序云:“半塘词尝刻于京师,为丙、丁、戊三集。今刻于广州者,乃君裒其前后七稿,删汰几半,仅存百许首,自定本也。”“君词于回肠荡气中,仍不掩其独往独来之概。”“君词导源碧山(王沂孙),复历稼轩(辛弃疾)、梦窗(吴文英),以还清真(周邦彦)之浑化,与周止庵(济)氏说契若针芥。”钟德祥序云:“今再读其遗词,幼(窈)眇而沈郁,义隐而指远。”王鹏运各种词集,唯《半塘定稿》流传较广,《虫秋》、《南潜》二集已佚。南京图书馆虽收藏宏富,亦仅《味梨集》等四种。

钦定皇朝礼器图式

钦定皇朝礼器图式

《钦定皇朝礼器图式》18卷。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允禄等奉敕修撰。乾隆三十一年命群臣重校。前有乾隆己卯所作御制序及群臣进表等,分祭器、仪器、冠服、乐器、卤簿、武备6类,每类以下再分若干细目。每种器物皆绘制器物图形,右列说明文字,图文并茂,一目了然。从中可以看出爱新觉罗家族各种仪礼的规格、发展及变化。有满汉文殿刻本。

阅世编

阅世编

史料笔记。十卷。约15万余字。清初叶梦珠撰,约成书于康熙三十年代末或四十年代初。叶梦珠,字滨江,号梅亭,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生卒年不详。只知其生于明末,死于清朝康熙中叶稍后。他博学多闻,关心世务,著述除本书外,尚有《续编绥寇纪略》等。本书内容,主要是记述作者生活的六十多年中,凡“阅历之所及,无事不书,有闻必录,而于松江一郡之沿革创置为特详”。故取名为《阅世编》。本书体例编排,采用分类分目叙述,叙述时,各按时间顺序进行。共分天象、历法、水利、灾祥、田产、学校、礼乐、科举、建设、士风、宦绩、名节、门祚、赋税、徭役、食货、种植、钱法、冠服、内装、文章、交际、宴会、师长、及门、释道、居第、纪闻等二十八门。它主要涉及到明清之际以松江为中心的这一地区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人事各方面情况,记述颇称详备。它的体制虽为备纂辑府志时的采择,而于治史者尤资参考。

梵网经述记

梵网经述记

亦称《梵网经菩萨戒本述记》。律学著述。唐胜庄撰。二卷(或各分“本”、“末”作四卷)。系《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第十》的注释书。先设立五门总释戒经:教兴题目、辨经宗体、摄教分齐、教所被机、判文解释。在判文解释中,依戒经总分为三部分,即:序分(教起因缘分)、正说分(圣教所说分)、流通分(依教奉行分)。在正说分中又分为“先释所依地”及“后明所修行”两部分。次随文注释戒经卷下之文。见载于日本《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