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

- 姓名:马克·吐温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密苏里州佛罗里达镇
- 出生日期:1835年11月30日
- 逝世日期:1910年4月21日
- 民族族群: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美国小说家。出生于密苏里州佛罗里达镇,父亲是地方法官。12岁丧父。从小学习排字,曾在哥哥开的报馆中当排字工人,后来又在密西西比河上做舵手,直至1861年内战爆发。他在做工之余,努力学习文化,并开始写作幽默小品。后来他去旧金山,任《黄金时代》和《加利福尼亚》报的记者;在文艺界人士的鼓励和帮助下,提高了写作水平。1865年发表幽默故事《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表现了开发中的西部特有的幽默风格,并展示了他运用口语的能力,风行一时。1867年他被报社派往欧洲和巴勒斯坦作旅行采访,写成《傻子国外旅行记》。这部作品嘲笑了欧洲的封建残余和宗教愚昧,讽刺了富有的美国旅游者的庸俗和无知。他的两个讽刺短篇《竞选州长》和《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是他早期的两篇重要小说,前者通过一个天真的老实人去竞选州长,结果弄得身败名裂的故事,讽刺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报刊和民主制度;后者通过一个华工在美国遭受迫害的故事,揭露了美国所谓“人人自由,人人平等”的谎言。但是作者对美国民主社会的前途是乐观的,所以他的幽默讽刺近乎嘲弄,具有诙谐、欢乐的特色。与人合作的《镀金时代》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通过霍金斯一家投靠亲戚的故事,揭示了美国南北战争后社会的腐败现象和投机风气。西部投机家、东部企业家和政府官吏三位一体掠夺国家和人民的财富,好话说尽,坏事做绝,证明自由竞争的70年代并非“黄金时代”而是“镀金时代”。小说采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对投机者和政客的嘴脸揭露得淋漓尽致。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著名的儿童惊险小说。它以密西西比河上某小镇为背景,描写了小男孩汤姆和他伙伴的许多冒险故事,其中不少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他把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理同陈腐刻板的生活环境对照起来描写,讽刺了宗教的伪善和虚假的社会礼节,赢得了不同年龄的读者。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故事发生在南北战争以前,主人公是汤恩·索亚的朋友哈克贝利·费恩。小说描写了哈克贝利善良、无私、正直的性格,他为了帮助黑奴吉姆逃跑,蔑视法律,历尽艰险;两人也因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逃跑过程中,他们遇见了互相“打冤家”的南方家族,伪装“国王”和“公爵”的骗子,杀人越货的经理,等等;最后吉姆的女主人在逝世前终于给吉姆以自由。这部作品全面地反映了美国内战前南方社会的情况,深刻地揭露了奴隶制度的罪恶,谴责了宗教的虚伪和信徒的愚昧,批判了封建家族结仇械斗的野蛮行为,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把黑奴吉姆写成诚挚无私、富有尊严的正面人物。这部小说在艺术风格上采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在语言的运用上也有很大的创新。因此深受国内外读者的欢迎,托·艾略特、海明威、福克纳等也给予很高的评价。长篇小说《王子与贫儿》和《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都是以英国为背景的作品,讽刺和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的罪恶。他在晚年完成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分政论,如抨击帝国主义及其传教士而颂扬中国义和团运动的《给在黑暗中的人》,批判美国镇压菲律宾民族独立运动的《为芬斯顿将军辩护》,揭露沙俄侵略的《沙皇的独白》等。还有中篇小说《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长篇小说《夏娃日记》以及长篇《自传》。马克·吐温是美国杰出的幽默讽刺作家,在世界文坛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猜你喜欢的书
人鼠之间
中篇小说,1937年出版,同年被作者改编成剧本。英国BBC读者票选英国人最喜爱的100部小说之一。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斯坦贝克关于承诺、孤独、希望和失去之书。 莱尼身高两米,力气大得吓人,但心智像个孩子。 乔治从小和他一起长大,是他唯一的朋友。乔治带着莱尼到处打零工糊口。莱尼单纯善良,可常常闯下大祸。莱尼每次闯祸,乔治就必须带着他逃亡,永无休止地流浪。 乔治和莱尼有一个卑微的梦,希望有一天可以存够钱买一小块地。他们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种种菜,养鸡养猪,养莱尼最心爱的兔子。他们可以不必再流浪。 他们又流浪到一座农场。这一次,永无休止的流浪终于到了尽头,梦想也到了尽头。乔治终于帮莱尼找到一个地方。在那里,莱尼永远不会再闯祸,永远不会再受伤害,永远不需要再逃亡 。
皇帝的鼻烟壶
作者是(美)卡尔。1931年他与一位英国女子结婚定居英国。在英国期间,卡尔除了创作推理小说外也活跃于广播界。他为BBC编写的推理广播剧“Appointment with Fear”是二次大战期间BBC非常受欢迎的招牌节目。美国军方因而破例让他免赴战场,留在BBC服务盟国人民。1965年卡尔离开英国,移居南卡罗来纳州格里维尔,在那里定居直到1977年过世。
她和他离婚了,而他不甘心。闻知她将要再婚的消息,他便悄悄来到了准新郎的家中。他逼迫她复婚。争执中,他偶然发觉对面二楼的房间内,正有一只戴着手套的手。某个人离去了,而准新郎的父亲被杀了。现场留着鼻烟壶的碎片——据说,这是法国皇帝拿破仑用过的东西。
新世说
近代文言笔记集。8卷1058则。易宗夔著。1918年北京易宅铅印本。卷首有作者《自序》及本书《例言》。卷末有蔡元培《跋》。1982年上海书店据1918年本加以影印。作者《自序》称自幼喜读刘义庆《世说新语》,长而“广交海内贤豪,习闻掌故”。有感于清代轶事作品中“斟酌群言足谐雅俗之作”不多,而且辛亥革命前后的事迹“亦鲜完书”,所以仿《世说新语》的体例,从100多种书籍中收集资料,剪裁繁芜,加以修饰,分为36门,分别记述清初至民国初年一些人物的事迹。所写人物,“品必取其最高,语必取其最隽,行必取其最奇,重事实而屏虚谈,有臧贬而无恩怨”(《自序》)。“持论务趋平允”,对革命者的诋毁之词,“一为廓清之”;对歌功颂德、怪诞离奇、幽冥果报之说,概不采录。并以夹注形式附加人物小传,“注载姓名里居官爵事略”(《例言》)。蔡元培在《跋》中给予很高评价,认为“多与正史相发明”。这是一部较有价值的轶事小说集。
周易参同契注
周易参同契注(无名氏),原题「无名氏注」。其注本分章解经多与彭晓注本相同,又避宋太祖「匡」字讳,疑为北宋道士所撰。原本三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以内丹法注解《参同契》。注称:「又当明内丹以养己,使安静于虚无之境。」正文后附《鼎器歌》,亦与彭晓注本相同。
本草便读
药学著作。四卷。清·张秉成撰。刊于1887年。本书将常用药物580种,参照《本草纲目》分为山草、隰草……等24类。每药之性味功治皆编成一、二联或三、四联语以为概括,然后附注文进一步阐解。每药以一二联,或三四联对语简介主要功治,其下又夹注诸药之临床应用要点、炮制、形态、宜忌等。药物分类仿《本草纲目》,卷首列《用药法程》,即药性总论。全书内容简要,便于诵读。
长生殿
传奇剧本。清初洪昇作。初名《沉香亭》,继改称《舞霓裳》,至三稿始定今名。剧本取材于杨贵妃与唐玄宗的历史故事。杨玉环册封为贵妃后,专幸夺宠,唐玄宗荒淫无度,朝政腐败,安禄山反叛,唐玄宗携杨贵妃逃入四川,行至马嵬,六军不肯前进,唐玄宗被迫杀了杨国忠,让杨贵妃自缢,反叛平息后,唐玄宗对贵妃思念不已,方士在蓬莱仙班觅得贵妃之魂,又用法术架起仙桥让唐玄宗飞上月宫,与贵妃团圆。剧中歌颂唐玄宗与杨贵妃生死不渝的爱情,揭露了他们的荒淫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的社会现实。剧作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结合起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场面壮阔,情节曲折,曲词清丽典雅,富有抒情色彩,剧中前后两折,宫调决不重复,遣词用韵,字字审慎。吴舒凫说: “爱文者喜其词,知音者赏其律,以是传闻益远。”(《长生殿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