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
  • 姓名:马克·吐温
  • 别名:
  • 性别: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密苏里州佛罗里达镇
  • 出生日期:1835年11月30日
  • 逝世日期:1910年4月21日
  • 民族族群: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美国小说家。出生于密苏里州佛罗里达镇,父亲是地方法官。12岁丧父。从小学习排字,曾在哥哥开的报馆中当排字工人,后来又在密西西比河上做舵手,直至1861年内战爆发。他在做工之余,努力学习文化,并开始写作幽默小品。后来他去旧金山,任《黄金时代》和《加利福尼亚》报的记者;在文艺界人士的鼓励和帮助下,提高了写作水平。1865年发表幽默故事《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表现了开发中的西部特有的幽默风格,并展示了他运用口语的能力,风行一时。1867年他被报社派往欧洲和巴勒斯坦作旅行采访,写成《傻子国外旅行记》。这部作品嘲笑了欧洲的封建残余和宗教愚昧,讽刺了富有的美国旅游者的庸俗和无知。他的两个讽刺短篇《竞选州长》和《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是他早期的两篇重要小说,前者通过一个天真的老实人去竞选州长,结果弄得身败名裂的故事,讽刺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报刊和民主制度;后者通过一个华工在美国遭受迫害的故事,揭露了美国所谓“人人自由,人人平等”的谎言。但是作者对美国民主社会的前途是乐观的,所以他的幽默讽刺近乎嘲弄,具有诙谐、欢乐的特色。与人合作的《镀金时代》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通过霍金斯一家投靠亲戚的故事,揭示了美国南北战争后社会的腐败现象和投机风气。西部投机家、东部企业家和政府官吏三位一体掠夺国家和人民的财富,好话说尽,坏事做绝,证明自由竞争的70年代并非“黄金时代”而是“镀金时代”。小说采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对投机者和政客的嘴脸揭露得淋漓尽致。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著名的儿童惊险小说。它以密西西比河上某小镇为背景,描写了小男孩汤姆和他伙伴的许多冒险故事,其中不少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他把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理同陈腐刻板的生活环境对照起来描写,讽刺了宗教的伪善和虚假的社会礼节,赢得了不同年龄的读者。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故事发生在南北战争以前,主人公是汤恩·索亚的朋友哈克贝利·费恩。小说描写了哈克贝利善良、无私、正直的性格,他为了帮助黑奴吉姆逃跑,蔑视法律,历尽艰险;两人也因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逃跑过程中,他们遇见了互相“打冤家”的南方家族,伪装“国王”和“公爵”的骗子,杀人越货的经理,等等;最后吉姆的女主人在逝世前终于给吉姆以自由。这部作品全面地反映了美国内战前南方社会的情况,深刻地揭露了奴隶制度的罪恶,谴责了宗教的虚伪和信徒的愚昧,批判了封建家族结仇械斗的野蛮行为,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把黑奴吉姆写成诚挚无私、富有尊严的正面人物。这部小说在艺术风格上采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在语言的运用上也有很大的创新。因此深受国内外读者的欢迎,托·艾略特、海明威、福克纳等也给予很高的评价。长篇小说《王子与贫儿》和《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都是以英国为背景的作品,讽刺和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的罪恶。他在晚年完成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分政论,如抨击帝国主义及其传教士而颂扬中国义和团运动的《给在黑暗中的人》,批判美国镇压菲律宾民族独立运动的《为芬斯顿将军辩护》,揭露沙俄侵略的《沙皇的独白》等。还有中篇小说《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长篇小说《夏娃日记》以及长篇《自传》。马克·吐温是美国杰出的幽默讽刺作家,在世界文坛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猜你喜欢的书

万能管家吉夫斯

万能管家吉夫斯

这是一对活宝的故事:养尊处优的少爷伍斯特,运气却差到极点,总会被凶悍的姑妈、花心的哥们儿以及烦人的堂弟搅入一系列麻烦中。处变不惊的管家吉夫斯,睿智冷静又深藏不露,总能在伍斯特落难之际及时出手相救,求得皆大欢喜的完美结局。平静而恬淡的生活里,伍斯特与吉夫斯,一主一仆间,一幕幕令人捧腹的喜剧正不断上演。

养蒙集

养蒙集

元代诗文别集。10卷。张伯淳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江总督采进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至顺三年(1332)虞集序、泰定三年(1326)邓文原序、《谥文》、至正六年(1346)张采题识。据邓文原序,张伯淳“不喜以藻翰自名,殁后无成稿”,由他的儿子河东宣慰副使张采和长孙张炯访求遗逸,编次为10卷。卷1为册、诏、制、表,卷2为序,卷3为记,卷4为碑铭,卷5为铭、赞、箴、说、题跋、卷6为祭文、疏,卷7为古诗,卷8为绝句、五言律诗,卷9为七言律诗,卷10为词。张伯淳的文章颇受重视,邓文原在《养蒙集序》中说其为文“耻尚钩棘,而春容纡徐”。《四库全书总目》不赞成此说,指出张伯淳之文与此“不甚相似”,但认为“其文源出韩愈,多谨严峭健,得立言之体”;张伯淳的诗却被评作“鄙拙殊甚,古体尤劣”。他的集中有《题鲜于伯机所藏黄庭经》一诗,比较古健,但这首诗是赵孟頫所作,被误收入《养蒙集》中。顾嗣立、王士禛都曾对张伯淳诗提出过尖锐的批评。本集刊本久佚,靠辗转传抄流传到清乾隆年间,《四库全书》底本残缺颇甚,虽经清人厉鹗校正,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青华秘文

青华秘文

全称《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简称《青华秘文》。北宋张伯端撰,门人王邦叔辑录。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编首有表奏,自称以青华真人所授内炼丹诀撰为图论,直泄金丹秘旨。全书分二十四节,有图有论说,有诗有口诀,叙述内丹理论和功法,较《悟真篇》更为明晰畅达。大略以精、气、神为纲,强调必用元精、元气、元神为金丹大药,以元神为炼丹主宰。又谓心为神之舍,为万化纲维枢纽,性命皆在乎是。故学道先须了心见性,认识真心元神之性。去除欲神气质之性,气质之性尽而本元之性始见。了心见性之道唯在于静,收视反听,心静神定,静极生动,则自然气服其窍。又称炼丹下手功夫,以闭息为先。用神凝于精气,俟精、气、神合一而产元神。此乃始于有为而及乎无为,即先以命取性,后以性安命。性命双修者,此之谓也。故此书丹法虽曰先命后性,而所重实在于性。有人怀疑此书为明代道士李朴野所著,而托名张伯端。

迩言

迩言

理学著作。南宋刘炎撰。十二卷。此书共十二章,分别为 《成性》、《存心》、《立志》、《践行》、《天道》、《人道》、《君臣》、《治道》、《今昔》、《经籍》、《习俗》、《志见》。全书立言醇正笃实,且合于人情,近于事理,无迂阔难行之说,亦没有刻核过高之论。如认为,“井田”、“封建”,形成非一日之功,破坏亦非朝夕之故,不必拘泥其制,能存其意,亦可以为治。

楞严经宝镜疏悬谈

楞严经宝镜疏悬谈

楞严经宝镜疏悬谈,一卷,清溥畹述。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

全一卷。唐代玄奘译。又作胜军王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内容叙述佛陀在舍卫城誓多林给孤独园时,为胜军王开示正法治国之道,如以四事(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摄受群臣、百姓;佛陀又藉老病死衰等强调勤修无常观、尽灭观之重要,乃至护持佛法、愿求正法圣慧之财宝。综观全经之思想,多为第二义之俗谛门,故属小乘阿毗达磨论之思想。又本经之同本异译有宋代施护所译之佛说胜军王所问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