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朴

白朴
  • 姓名:白朴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226年
  • 逝世日期:约1306年
  • 民族族群:

白朴(1226年-约1306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祖籍河曲隩州(今山西曲沃)。元代著名杂剧作家、诗人。父白华,字文举,号寓斋,金贞祐三年(1215)进士,官至枢密院判官。白氏世为郡中望族,并有浓厚之文学氛围。白华以诗名世,有《寓斋集》;伯父贲为词赋科进士,有《茅亭诗》;叔父宝莹则是位诗僧。白氏兄弟与当时文人如赵秉文、李冶、李献卿、程钜夫、李俊民、王鹗、刘祁、萧贡、邓文原、吴澄、杨果等均有交往,尤与著名诗人元好问为至交,两家子弟,每举元稹、白居易长庆故事,以诗文相往来。白朴生当金元相交之世。金天兴元年(1232),蒙古兵围汴,金主出奔,白华亦随同前往。次年春汴城失陷,七岁的白朴于乱兵中“仓皇失母”。时元好问亦在城中,因与蒙军主将张柔为亲戚,于退兵后得许北上,遂携白朴流寓聊城,寄居冠氏,约有四年时间。白华于金亡后先降宋,后又归元,至真定投靠史天泽。元好问亦送白朴姊弟至此,遂居于真定。白朴身经国破家亡之难,遂有“满目山川之叹”,乃采取洁身自守之退隐人生态度。他在此期间闭门读书,多得元好问指教,并与剧作家侯克中、李文蔚、史樟等往来。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史天泽屡荐其出仕,均被白朴拒绝,并于本年夏秋间弃家出游。此后乃飘流寓居大江南北十五年。他先由真定南下,滞留于九江。然后至怀州(今河南沁阳)杨果处。至元十三年(1276)重寓九江,其间曾两游洞庭,约两年后还九江。又于此滞留二载,然后至金陵,即终身定居于此,过着漫游山水、吟诗作文的平静生活。晚年曾一度北返,并屡游杭州、镇江诸处。元成宗大德十年(1308)他还曾到扬州,其后行年已不可考。后因其子为官,赠嘉议大夫、太常卿。


白朴一生创作颇丰。计有杂剧十六种,现存者三种:《裴少俊墙头马上》、《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存有残曲者二种:《韩翠颦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双雕》;存有剧目者十一种:《高祖归庄》、《阎师道赶江江》、《唐明皇幸月宫》、《汉高祖斩白蛇》、《秋江灯月凤凰船》、《萧翼智赚兰亭记》、《十六曲崔护谒浆》、《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楚庄王夜宴绝缨会》、《苏小小月夜钱塘梦》、《薛琼琼月夜银筝怨》。其散曲作品有小令三十七首与套数四首。并有词集《天籁集》二卷,收词二百馀首。白朴主要以杂剧名世,其创作在元代极负盛名,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太和正音谱》曾列其剧作为“古今群英乐府”第三,并评道:“风骨磊落,词源滂沛;若大鹏之起北溟,奋翼凌乎九霄,有一举万夫之志,宜冠于首。”后明清两代关马郑白并称,已成曲家定论。今观白朴剧作,则以明丽典雅胜。其代表作为《墙头马上》与《梧桐雨》二剧。前剧叙爱情故事俊俏明丽,后者抒人意心态凄楚悱恻。故明人孟称舜论曰:“《梧桐雨》摹写明皇玉环得意失意之状,悲艳动人;《墙头马上》说佳人求偶处亦自奕奕动神。真大家手笔也。”(《新镌古今名剧·柳枝集》)其词作虽不如其曲,然亦有可读之作,故王博文序其《天籁集》曰:“读之数过,辞语遒丽,情寄高远,音节协和,轻重稳惬。凡当歌对酒,感事兴怀,皆自肺腑出,予因以天籁名之。”其生平事迹见王博文《天籁集序》(见《天籁集》卷首)、钟嗣成《录鬼簿》、臧懋循《元曲选》、隋树森《全元散曲》。

猜你喜欢的书

疯癫与文明

疯癫与文明

米歇尔·福柯的博士论文。最先由巴黎出版,书名为《疯癫与非理智-古典时期的疯癫史》(Folieetderaison:histoiredelafolieal’ageclassique)。1965年,该书根据缩写本出版了英译本,在英译本中福柯根据全本中的一章“欲望的超越”缩写的“激情与澹妄”补充了一些内容,因而书名也改为《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Mad-nessandCivilization:AHistoryofInsani-tyintheAgeofReason)。全书共分为11个部分。包括前言、“愚人船”、大禁闭、疯人、激情与澹妄、疯癫诸相、医生与病人、大恐惧、新的划分、精神病院的诞生和结论。书中福柯全面考察了从文艺复兴到今天,造型艺术、文学和哲学中所体现的疯癫对于现代人的意义。力图说明,疯癫是“社会空间”中的一个知觉对象,它是在历史过程中由许多方面建构成的,是由多种社会实践捕捉到的。它不能简单成为思辨理解的分析对象。

画墁集

画墁集

宋代诗文别集。张舜民撰。一作《张浮休集》、《张舜民集》。《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等均著录此书为100卷,但自明代以后,久佚不传。清代修《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中搜辑遗文,编次为8卷。其卷1至卷4为诗,卷5为赋、题跋、论,卷6为记、表、札子、墓志,卷7、卷8为《郴行录》。搜辑此编,虽不及十之一二,然零玑断璧,倍觉可珍。该集收赋2篇:《长城赋》、《火宅赋》。该集有《四库全书》本、知不足斋刊本、《稗海》本、《唐宋丛书》本等。

官箴

官箴

一卷。宋吕本中撰。吕本中,字居仁,号东莱先生。吕公著之曾孙。曾任济阴主簿、起居舍人,官至直学士院。一生著述甚丰,有《春秋解》十卷、《童蒙训》三卷、《师友渊源录》五卷。本书是一本居官格言之类的著作,共有三十三则。吕本中曾任地方官多年,颇有阅历,书中所载多是他的切身体会。卷首即标明“清、慎、勤”三字,实为任官要旨。此书不载《宋史》本中列传,而见于 《宋史·艺文志》。此书有《百川学海》本、《说郛》本、《四库全书》本。

清微神烈秘法

清微神烈秘法

清微神烈秘法,原不题撰人。从书中所列清微派师承谱系看,应为元代武当山清微派道士所作,约成书于元末。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本书分为〈雷奥秘论〉、〈师派〉、〈圣位〉、〈习定坐法〉、〈祈祷建四溟外坛式〉、〈符命一宗〉等节。主要叙述清微派雷法奥秘、宗派源流、内修习定方法,以及各种斋坛符咒法术。宣称清微雷法乃元始天尊降授,由黄舜申、叶云莱、张道贵、张守清、张守一等法师一脉相传。其奥秘在于「以吾神合彼神,吾灵合彼灵」。但于平日行住坐卧中收敛身心,存无守有,使万缘顿息,身心俱无,止于太虚,「一点灵明自然宏照十方,心田无秽,性地绝尘,久则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此乃大道之根,万法之本,早晚内修习静亦不外行此之道。又书中所列符咒法术,亦以内修习静为本,而不重外在祭祷仪式。主张书符作法之要在于日常修习纯熟,不昧真性。临坛作法时从「一点灵光」随意发用,信手画符,以我之元神合雷神将帅之神,则自然互相感应,可见本书受佛教禅宗影响,以明心见性作为符咒法术之内在依据。

观音灵感录续编

观音灵感录续编

九章,毛凌云居士述。第一章绪言,第二章救刀兵劫,第三章救灾祸难,第四章救疾病苦,第五章救产婴苦,第六章善恶劝惩,第七章示现接引,第八章结劝流通,第九章礼念方法。

善夜经

善夜经

全一卷。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此经系因三十三天中之栴檀天子为利益众生,遂教比丘至佛处请说,使闻者咸断烦恼,速证菩提。‘善夜’之名,谓此经之功德能令恶梦、险难等不祥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