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宫绣

黄宫绣
  • 姓名:黄宫绣
  • 别名:字锦芳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西宜黄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黄宫绣(1720-1817)清医药学家。字锦芳。江西宜黄人。父为谔,著医书《理解体要》两卷。初业儒,为太学监生。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以所著《医学求真录》十六卷、《本草求真》十二卷呈《四库全书》书局采择。别抄《医学求真录总论》五卷(1750年),以标明其宗旨。《四库全书提要》评其书曰:“议论亦明白易解,然不无臆说。如论风土不齐,而云西北人不可温补,则未免胶柱而鼓瑟矣。”《本草求真》中收药五百二十味,按药性功能分类,以便查索。书中论药性尤详,每从实处追求。末为《脉理求真》一卷,掇取诸脉学之精华,强调“持脉之道,贵乎活泼”,于脉理颇多阐发。又有《锦芳太史医案求真初编》(即《锦芳医案》,1769年)。


黄宫绣出生儒医世家,于医研究有成,著有《医学求真录》《脉理求真》和《本草求真》等,尤以《本草求真》流传最广,影响最大。黄宫绣编著《本草求真》之初衷,实有感于当时本草书籍多“理道不明,意义不疏”,乃力纠时弊,集平素之治验,采百家之精粹,终成《本草求真》。《本草求真》既是一部本草著作,更是一部本草研究著作。较之先期的本草著作,如《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以及《证类本草》等,都是各药物“性味毒性、主治功效、形态产地、修治”等的记载,即使不同本草著作对上述各项有不同的表述,也是“前文照录,我文附后”的“朱墨体”或其变体,一般对前文、他文内容不置品评和取舍。而《本草求真》则不同,其对前文、他文采取的是“其有一义未明,一意未达,无不搜剔靡尽”、“既于药品之宜反复申明,复于药性之忌多为诰诫”的本草研究,所以说《本草求真》更是一部本草研究著作。

黄宫绣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排队的人

排队的人

《排队的人》由约瑟芬·铁伊所著侦探小说,讲述了伦敦沃芬顿剧院门口大排长龙。一名排队买票观赏歌舞剧的男子,被发现死在队伍中,背上还插着一把银亮而邪恶的匕首。奇怪的是,排在死者前的人居然都不知道死者何时遇害,死者身上也没有任何足以辨识身份的物件。“儒雅神探”格兰特亲自出马侦破此案,一路势如破竹,嫌疑犯手到擒来。大功告成之际,探长的第六感却让他对案情产生了新的迷惑……

脉经校注

脉经校注

中医诊断学专著。全书10卷,西晋·王叔和撰。王叔和(约公元3世纪),原名王熙,高平(今属山东,一说山西)人。他对中医学发展做出伟大的贡献,曾把汉代张仲景《伤寒卒病论》中有关论述伤寒的部分加以整理使之条理化,尤其是当时用竹简写成的这部书,前后次序零乱,经他整理后,才得以条理化,成为我们今日所见的《伤寒论》。王叔和的另一个贡献是他对古代医家有关脉学方面的论述加以整理。在他之前,扁鹊、淳于意、华佗、张仲景这些大医家,对脉学都已有所论述和研究,一些医著如《黄帝内经》、《难经》中,也都已经有了不少关于脉学的论述,但都比较零散。王叔和认为,关于候脉,医生在临证时总是“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而且脉的内容十分复杂,道理精深,一般医生不易掌握。因此,他决心整理出一部专门论述脉学的书。这就是《脉经》。《脉经》中记载有脉象24种,即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这些脉象包括了当时人们了解的所有脉象。《脉经》还进一步确定了汉代《难经》所提到的寸口脉法以及在寸口部位用寸、关、尺三部位来诊候内脏状况的规则。这就是古代寸口切脉,三部候脉法,一直为后世脉学所遵循,至今仍在应用。

太上老君说城隍感应消灾集福妙经

太上老君说城隍感应消灾集福妙经

太上老君说城隍感应消灾集福妙经,原不题撰人。书中提到「天下十三布政城隍之神」,应出于明洪武九年(1376)设置十三布政使司之后。原书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经文乃太上老君演说,谓世上众生之命运,皆由城隍神掌握,城隍神「公忠正直,有求必应,如影随形」。世人若能转诵此经,礼拜城隍判官,即可消灾除罪。篇末附四言偈语二十六句,并有京都城隍真诰。

出使英法俄国日记

出使英法俄国日记

清末曾纪泽著。纪泽(1839~1890),字劼刚,谥惠敏,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子。袭一等侯爵。幼聪颖,自学通英文。清光绪四年(1878)出任驻英法大臣,后又兼驻俄大臣。有《曾惠敏公遗集》。日记按年月先后分为九个部分。始于光绪四年七月,迄于光绪十二年十一月(1886.12),计60余万字。多记载日常生活、例行事务,并在使事之余,注意考求西方国家“政事语言文字风俗之不同”,还较详细地记载了关于与沙俄谈判、签订中俄《伊犁条约》的经过。光绪八年曾氏曾将开始出使不到一年的日记以《出使英法日记》名出版。光绪十九年(1893)江南制造总局刊行(曾惠敏公遗集》,收入日记二卷,比《出使英法日记》有所增加,题名《使西日记》。198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将其收入《走向世界丛书》第一辑。1985年11月重编《走向世界丛书》,即全据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影印“湘乡曾八本堂家藏手写本”《曾惠敏公手写日记》出版。暂缺光緒十二年日记。

注成唯识论

注成唯识论

注成唯识论,卷十七,唐佚名撰,日本定胤题记。

竹庵草录

竹庵草录

竹庵草录,一卷,宋可观撰,前缺,附续添,日本光谦刊行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