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伯祥

- 姓名:滕伯祥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滕伯祥,南宋医家。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号乐善老人。世业儒。失学习医。平时留心医药,为人乐善而好施,邑人有“滕佛子”之称。尝从良师习岐黄术,宝庆元年(1225 年)途遇老叟传授《急疳走马真方》,制药施治奇验。精于儿科,尤善治疳积之疾。德祐元年(1275年)辑编《走马急疳真方》行世。
滕伯祥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痧胀玉衡
痧胀专著。三卷。清·郭志邃撰于1675年。作者鉴于痧胀病症发病多、传变快,治不对症,命在须臾,遂搜求前人有关痧胀的医学文献和学术经验,总其大纲,撮其要领,编成此书,系统全面地论述痧胀。上卷列痧胀发蒙论、痧胀要语及痧胀脉法;中卷、下卷结合实际治例,叙述多种痧症,末附备用要方。共载痧证45种,列方70首。
杜骗新书
明万历存仁堂陈怀轩刊本《杜骗新书》扉页书影明万历存仁堂陈怀轩刊本《杜骗新书》正文书影明代文白相间短篇世情小说集。全称《江湖历览杜骗新书》,一名《江湖奇闻》。存明万历间存仁堂陈怀轩刊本,四卷八十三则。每卷前附图一幅。正文前题《鼎刻江湖历览杜骗新书》,“浙江夔东张应俞著,书林汉冲张怀耿梓”。本书所叙,乃形形色色诈骗故事,共分脱剥、丢包、换银、诈哄、伪交、牙行、引赌、露财、谋财、盗劫、强抢、船中、诗词、假银、衙役、婚娶、奸情、妇人、拐带、夤缘、僧道、炼丹、法术等二十四骗。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明万历存仁堂陈怀轩刊本,藏大连图书馆、日本内阁文库、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张怀耿刊本,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日本皇都书林五车楼翻刻本,藏日本东洋文库。
霜猿集
四卷。清周同谷撰。生卒年未详。周同谷名翰西,江苏常熟人。少补博士弟子员,后入史阁部幕,流寓昆山。著有《谷集》等书。此书咏崇祯一代时事,或类宫词、翰西并为之注,论列详尽,颇资异闻,如记张天如与周延儒等事,作者以局外之人,述局内之事,故持论能得其平。孟森曾据琳琅秘室本及屑玉丛谈为之补注。征引极详。惜琳琅秘室本诗仅八十五首。光绪间常熟丁氏,获四卷本,又得陈同叔合编本,共得诗一百三十五首,因参校各本,重为排比,其注文之可补阙略者,复采集曹徐沄删订本,同左季写校本,一并汇订之,刊入虞山丛刻。其是正之处,同异之文,别为校记于后。前有广陵女冠李俊序,俊为史阁部簉室。后附曹徐沄后序、光绪二十六年(1900)练滨渔父跋、丁祖荫跋。有 《琳琅秘室丛书》一卷本、《逊庵丛书》一卷本、《屑玉丛谈》一卷本、《虞山丛刻》四卷本、孟森《校订补正》 一卷本。
毛诗指说
诗经学专著。一卷。唐成伯玙撰。伯玙生卒年及生平未详。此书凡四编。第一编曰兴述,说明陈诗观风与孔子删诗正乐等事;第二编曰解说,先解释诗义,《风》、《雅》、《颂》次之,《周南》又次之,诂训序又次之,篇章又次之。第三编曰传受,说明四家诗授受世次和说诗源流。第四编曰文体,研究《诗经》句法的长短、篇章的多寡、措辞的异同以及用字的体例等。此书篇幅不多,前人很少提及。今按其书,至少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在解诗上,不管毛亨、郑玄说法如何,成伯玙完全按照己意去解诗。影响所及,开启了宋以后学者以己意解诗的风气;二是对于《诗序》,定“首句为子夏所传,其下为毛苌所续,实伯玙此书发其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宋苏辙作《诗集传》,于《诗序》惟存其发端一语,以下馀文,悉从删汰。其后王得臣、程大昌、李樗,皆以辙说为祖,实则成伯玙已先言之,他对《诗经》的研究,的确起过一些启迪作用。此外,他注重文体,对于研究《诗经》的艺术特点,也是很有帮助的。有《通志堂经解》本、《四库全书》本。
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
亦称《金刚经宣演》。佛典注疏。唐道氤集。二卷。作者自序称: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玄宗御注《金刚经》,故作此《宣演》,“君唱臣和,丝发轮行”。本书分五门:(1)叙教兴由,谓《金刚经》为“除疑断障,生信起行,识真俗理,摄福惠德,证法身果,佛种不断”,故而兴起。并叙述了传译经过,介绍了印度诸唯识大师的注疏。(2)明经体性,从唯识思想的立场,主张此经以“识心”为体。并用“圆成实”等分析此经之属性。(3)摄归宗旨,辨《金刚经》藏、分、乘、时、会之归属。(4)所被根宜,论述《金刚经》对哪些人适用。(5)依文正解,即逐一引用经文,进行解说。本书为《赵城金藏》所收,六卷本,现残存第五卷。敦煌遗书亦有收藏,但中国其他藏经均未收入。日本《大正藏》将伯2173(卷上,尾残)、伯2132(卷下)两号收入第八十五卷,未足全璧,可据其他诸号补全。
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十八卷,宋维净与法护共译。与大方等大集经海慧菩萨品第五同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