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嵩

萧嵩
  • 姓名:萧嵩
  • 别名:字乔甫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南兰陵郡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749年
  • 民族族群:

萧嵩(?-749年),字乔甫,号体竣,南兰陵郡(今江苏省武进市)人。唐朝宰相,梁武帝萧衍之后,后梁明帝萧岿玄孙。其先祖居于江南,系南朝梁朝之皇族。梁朝灭亡后遂徙入长安。萧嵩身体魁梧,丰伟俊美,胡须飘洒,仪表堂堂。娶会稽贺晦之女为妻,与宰相之子、吴郡的陆象先是连襟。陆象先出之于名门,当时已入仕为洛阳尉,所以士人争相与其往来。萧嵩当时只是个没有作官的富家子弟,人们并没觉得他有什么奇能异才。但宣州的一个相士夏荣见到他以后,却认为萧嵩非等闲之辈。夏荣曾对陆象先说:“陆郎十年之内可望位及人臣,但是却不如萧郎,他不仅自己将官高寿长,而且将子孙并荣。”当时的人们不以为然。


神龙元年(705),萧嵩初任洺州(今河北永年)参军。当时扶阳王桓彦范为洺州刺史,他推崇萧嵩,待之以殊礼。睿宗景云元年(710),当萧嵩当上县尉时,陆象先已官拜中书侍郎,在陆的引荐之下,萧才由地方进入京师,并担任监察御史。后来,陆象先位居宰相,萧嵩也升为殿中侍御史。开元初年,任中书舍人,同朝官员均以萧嵩学术不精而没有看重他。只有姚崇独具慧眼,认为他堪当大任。后来萧嵩又历任宋州刺史、尚书左丞、兵部侍郎等职。在河西烽火不断的动荡岁月,他又临难受命,以兵部尚书出任河西节度使。开元十六年(728)冬,萧嵩又以边功卓著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入朝为相。开元二十一年(733),被免去宰相职务改任尚书右丞相。在萧嵩一生的政治活动中,河西节度使任内的功业最为辉煌。


开元十四年(726),萧嵩以兵部尚书兼领朔方节度使。离京赴任之时,玄宗诏命有司在定鼎门外设宴为之送行,玄宗皇帝还亲自赋诗慰劳。恰在此时,西部边塞频频告急。原来由于凉州刺史、河西节度使王君依仗人多势众,每年攻击吐蕃,致使本来就不太平的边疆进入了多事之秋。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及独龙莽布支起兵攻陷瓜州城(今甘肃敦煌西),抢劫了全部军资和粮食后,毁城而去。尔后又在玉门一带进行骚扰活动。不久,骄傲轻敌的河西节度使王君又在与迥纥部的冲突中被杀。主帅丧亡,警报频传,河、陇一带为之震动惊骇。为稳定河、陇地区的局势,玄宗让朝臣推荐堪任边关大将的人选。萧嵩就在这危难时刻受命为河西节度使并判凉州事,还被封爵为兰陵县子。为了实现安边保境的目的,萧嵩十分注意选将任官。他首先请示朝廷将裴宽、郭虚己、牛仙客等置之自己的幕下,以为左膀右臂,又表请大将张守珪为瓜州刺史。重新调整了主要官吏以后,他又督率士卒重新修筑被毁坏的州城,以增强防务力量,招集按抚百姓,以稳定溃散之人心,遂使河西的形势有所好转。但为时不久,边疆的气氛又紧张起来,吐蕃大将悉诺罗恭禄的势力日益壮大,明显地强于吐蕃其他各部,于是,吐蕃依恃他不断地在河西一带制造事端。为了除去悉诺罗恭禄的威胁,萧嵩巧妙地利用了反间计,诈称悉诺罗恭禄与唐朝暗地串通,将有不利于吐蕃的举动。吐蕃赞普堕于圈套,召回悉诺罗恭禄以后,立即杀掉。萧嵩不费一兵一卒,略施小计就除去边塞一大敌人。


开元十六年(728),吐蕃悉末朗部兴兵再犯瓜州,张守珪率部奋力进击,悉末朗败走。陇右节度使张志亮也在青海西南地区大破吐蕃之军,俘获甚众。同年八月,吐蕃军进抵祁连城(今属甘肃张掖)。面对强寇压境,萧嵩派遣副将杜宾客率领四千强弩手与之对战,战斗异常激烈,从早晨到傍晚,两军杀成一团。唐军几散几合,个个奋勇向前,在唐军的奋击下,吐蕃军大败而逃,散于深山大谷,哭声震动山野。萧嵩在河西地区加强防务、招民安边、计除强敌和一战决胜的消息传到京师以后,玄宗大喜,当年就征调萧嵩回朝,任命他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同时又起用他的一个儿子为官,其恩宠眷顾非一般朝臣可比。


萧嵩虽然在学术上并无所长,但他在其他一些方面却有着突出优势。首先,他体貌丰伟,仪表不凡;其次,他办事慎密,城府很深,终生无大过;复次,他在边关立有丰功伟业。因此,玄宗对他始终宠荣有加。他入朝为相以后,玄宗又特许他兼任中书令一职。这一重要职务自张说罢相以后,一直空缺4年,其他朝臣均无缘兼领,此次唯独授予萧嵩。这之后萧嵩又被加上了集贤殿学士、知院士等一系列头衔,并进位金紫光禄大夫。他与玄宗不仅有着密切的君臣关系,后来由于其子萧衡娶新昌公主为妻,所以他与玄宗又多了一层亲戚关系。当萧嵩夫人贺氏拜谒玄宗时,皇帝亲切地称她为“亲家母”,接待的规格颇高,礼仪甚盛。不久,萧嵩又被进封为徐国公。


开元二十一年(733)二月,宰相裴光庭去世。玄宗特命萧嵩择相,萧嵩就推举韩休补缺。韩休为官坦直,他入相以后并未因萧嵩有引荐之恩,就事事顺从萧嵩,两人经常在玄宗面前争论不休。为了见好即收,退身自保,萧嵩向玄宗提出辞去相位的请求。玄宗安慰他说:“我还没有厌恶你,你何须辞职离去呢?”萧嵩拜伏以后说:“臣蒙圣上深恩厚泽,当了这个不甚称职的宰相,富贵宠荣已极。现在陛下还没有厌恶我,我可以从容引退;如果等到陛下厌恶老臣的时候,恐怕连脑袋也保不住了,那时如何谈得上辞退呢?”说完便呜咽流涕,玄宗听后也为之戚戚。玄宗明白君臣关系,也深知萧嵩的心境。于是,便成全了他,免去了他的宰相职务,重新任命为尚书右丞相,又提升其另一子萧华为给事中。当天,荆州地方官为朝廷进献了黄甘,玄宗特命赠赐给萧嵩一份。


开元二十四年(736),萧嵩又被拜为太子太师。后来,幽州节度使、他在河西时的部将张守珪,因贿赂宦官牛仙童被贬为括州(今浙江丽水)刺史。佞臣李林甫趁此机会上书揭发萧嵩曾将城南别墅馈遗牛仙童,为此,萧嵩也被贬为青州刺史。不久,玄宗又诏拜萧嵩为太子太师,他以年迈为由坚辞不就。


晚年的萧嵩有两大嗜好,一是喜欢整治庭院,放意于蔬果花卉之间,以怡养天年;一是癖好药物,他亲自栽种、采集,亲自合成,以此保身疗病。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官拜工部侍郎;一个是公主的夫婿,官居三品。他一生最后的十余年间,生活富足,舒适安逸。天宝八年(749),80余岁的萧嵩在走完人生旅途后,又被玄宗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

萧嵩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世界征服者史

世界征服者史

记载十三至十四世纪蒙古族历史的著作。波斯史学家志费尼撰。志费尼出身于波斯贵族家庭,其祖父为花剌子模大臣,父投效蒙古,得到信任。他本人曾任蒙古阿姆河行省长官阿儿浑的书记,数次随阿儿浑赴蒙古朝见大汗。此书是作者于1252—1253在哈喇和林时开始写作的,终止于十三世纪六十年代初,其中部分章节未能写完。全书分三卷:第一卷记述蒙古国前三汗即成吉思汗、窝阔台汗、贵由汗的历史,还涉及了畏兀儿人的历史;第二卷实为中亚和波斯史,包括花剌子模的兴亡、哈喇契丹诸汗以及该地蒙古统治者(成帖木儿、阔里吉思、阿儿浑等);第三卷为拖雷、蒙哥、旭烈兀等人的事迹,以及亦思马因派王朝兴衰史。此书被公认为是十三世纪上半期蒙古和中亚、西亚历史最具权威性的著作。该书最早的抄本为巴黎图书馆收藏的1290年抄本。1912—1937年,伊朗学者卡兹维尼 (M. M. Qazwi ni)以1290年抄本为底本,参照多种波斯文抄本,出版了波斯文集校本三册。1958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出版了英国学者约翰·安德鲁波义耳(J.A.Boyle)的英译本,并加了大量注释。1980年5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何高济根据英译本翻译的中文本。

王安石文集

王安石文集

文集,王安石著。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该书收集王安石先生的精选优秀文章8篇。

麻瑞亭治验集

麻瑞亭治验集

本书是清代名医黄元御的五代传人、著名老中医麻瑞亭(1903~1997年)业医60余年的临床经验精华之集成,根据麻氏的口述整理而成。 全书包括治病总论和专病论治两部分。治病总论,是麻氏医术的理论部分,记述了麻氏在阴阳五行、天人相应、脏腑脉象、治疗法则等中医基础理论方面的建树。专病论治,是麻氏的临床精华部分,其内容为麻氏擅治的70多个病证的理法方药、原始要终。每个病证,均从脉?机理、辨证治则、处方用药、方药解析、加减变化、饮食忌宜诸方面详细论述。每个病证之末,附以相应的医案及类案,以印证羽翼正文。 麻氏全面继承并发展了黄元御医术,其医学理论、辨证诊断、处方用药诸端,均具有鲜明的黄氏医术特色,尤其是将《四圣心源》之“下气汤”,发挥运用到了极致,此书可谓是黄元御医学的临床实践记录。

保生铭

保生铭

保生铭,唐人孙思邈撰。铭文收于《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全文皆五言韵语,包括饮食起居等诸多方面的养生格言,皆为摄生保养之经验。

八美图

八美图

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花扇八美图》所写多男女情事,且又写出女性的反叛之举,故被视为“大逆不道”,“有碍风化”,在清代遭到禁毁的厄运。

悔逸斋笔乘

悔逸斋笔乘

清末民初李岳瑞撰。书中多记晚清名宦、文人轶闻杂事,其中对清代围棋名家及棋坛流变的记载,尤为他书所罕见。今据《满清野史五编》本标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