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卡伊·莫尔

- 姓名:约卡伊·莫尔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匈牙利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25年2月18日
- 逝世日期:1904年5月5日
- 民族族群:
约卡伊·莫尔(Jókai Móri,1825年2月18日—1904年5月5日),匈牙利作家。生在一个小地主家庭。中学毕业后在佩斯任进步杂志《生活场景》的编辑。1846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日常生活》。1848年革命初期曾与裴多菲一起积极参加战斗,后来脱离左派,鼓吹与哈布斯堡王朝和解。革命失败后化名出版《1848~1849年革命战斗》(1850)和《浪流者日记》(1852)等书。接着出版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德兰斯瓦尼亚的黄金时代》(1852)和《土耳其人在匈牙利》(1853),歌颂了匈牙利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约卡伊是位浪漫主义作家,追求紧张离奇的情节,但在优秀的作品中却成功地塑造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在《匈牙利富豪》(1853)、《索尔坦·卡尔帕蒂》(1854)和《新地主》(1864)等长篇小说中表现出改良主义思想。后来,在长篇小说《铁石心肠的人的儿子》(1869)中仍然怀着浪漫主义激情描写了1848年革命时期人民的英勇斗争,但却寄希望于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长篇小说《黑钻石》,1873;《未来时代的故事》,1872;《金人》,1873)。约卡伊后期的创作失去了重大的社会内容,带有消遣的性质。唯有长篇小说《囚徒腊比》(1879)和中篇小说《黄玫瑰》(1893)超出一般的水平之上。
1825年2月18日 约卡伊·莫尔出生于匈牙利科马洛姆城的一个律师家庭。
1832年—1845年 在家乡和克奇克梅特等地上学,接受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从事文学创作和绘画。
1845年 在巴波依学院读书,结识裴多菲,同裴多菲等人组成进步作家团体“十人协会”。
1848年 主持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刊物《生活场景》,传播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1848年3月15日 佩斯举行起义。约卡伊参与起草著名的十二点纲领,要求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民族政府、实行出版自由等。
1850年 出版描写一八四八年革命的短篇小说集《战斗场景》。
1852年 发表长篇历史小说《爱尔德伊的黄金时代》,表达对专制制度的不满。
1853年 发表长篇历史小说《匈牙利的土耳其世界》和《一个匈牙利富豪》。
1854年 发表长篇历史小说《一个傀儡兵的末日》和《卡尔帕蒂·佐尔坦》。
1861年 当选为国会议员。
1869年 发表长篇小说《铁石心肠人的儿子》。
1870年 发表长篇小说《黑钻石》。
1872年 发表长篇小说《金人》。
1875年 开始对统治阶级采取妥协态度。
1876年 作为政府党的支持者,再次当选为国会议员
1886年 发表长篇小说《小皇帝们》。
1893年 发表长篇小说《黄玫瑰》。
1904年 于布达佩斯逝世。
约卡伊·莫尔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我嫁给了一个死人
《我嫁给了一个死人》是美国犯罪作家康奈尔·伍尔里奇1948年创作的小说,讲述被男友抛弃的海伦,绝望地搭上一辆告别过去的远行列车,茫然不知何去何从。在火车上,她巧遇一位同样身怀六甲的年轻少妇,两人的人生境遇虽然天差地别,但彼此却短暂温暖了这孤独的旅程。谁知这段巧遇竟因一场意外改变了两人的命运,某段美丽而惴栗的人生于此展开……《我嫁给了一个死人》让一场火车灾难产生“浴火重生”的新生命,让一个人能成为他所偶识的另一个人;车祸过去,新人于此诞生,带着全新的身份以及全新的前途,带着不可测的发展与极危险的因子,这个新人将要重新面对某人的过去与未来。
太上元始天尊证果真经
元始天尊劝人持诵真经,以求长生、福庆、度幽。
医学心悟
综合性门径医著。五卷。清程国彭撰。成书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程国彭,字锺龄,号普明子。生卒年不详。天都(今安徽歙县)人,清代医家。程氏以医术名噪于康熙、雍正年间。《医学心悟》为其代表作。本书是程氏积三十年之医疗心得,并融会《内》、《难》、《伤寒》等理论,以及历代医家临证之精华编撰而成。本书内容,卷一载“医中百误歌”、“经腑论”、“内伤外感致病十九字”、“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辨”、“医门八法”等医论四十篇,总论四诊八纲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等理论及其应用;卷二论伤寒,分述伤寒六经证治;卷三则论述内科病证的辨证施治;卷四则主要论述眼、耳、咽喉等病证治,并附有外科证治;卷五为妇科经、带、胎、产等病证的辨证施治。上述各证分别论其病源、病状、诊断和治法、并附有程氏自拟的经验方,使人一目了然,颇为切合临床实用。程氏主张,学贵沉潜,务求对医理有所悟解,其临证,首重病因,且辨证精当,颇得要领。如说“病有总要,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已”。这是对八纲辨证方法所进行的简明扼要、提纲挈领的总结。本书文字简炼,易读易记,亦是其特点之一。另外,书中根据《伤寒论》所归纳的治病八法,亦颇有深意,素为后世医家所采用。如论“和法”时说:“伤寒在表者可汗;在里者可下;其在半表半里者,唯有和之一法焉。仲景用小柴胡加减是已。然有当和不和误人者;有不当和而和以误人者;有当和而和,不知寒热之多寡、禀质之虚实、脏腑之燥湿、邪气之兼并以误人者,是不可不辨也。”所论确属深刻而全面,可谓详而不繁,简而能备。此外,书中所列各科病证,分类清楚,论述详明,脉因证治,环环相扣,所用方药简便易行。综观全书,确是学习中医登堂入室的重要参考书。本书现存有清雍正十年(1732年)本、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本、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等主要版本。一九五五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曾有影印本出版。
缘起赞
《缘起赞》,亦译《缘起颂》,全名《由说甚深缘起门中称赞无上大师世尊善说心藏》。关于撰写的缘起,在宗喀巴传记中有一段描述:宗喀巴从青海来到西藏求法期间遇到了许多问题,尤其面对十几种缘起性空观不知如何选择,在苦苦思索的过程中一次偶然的机会目睹文殊菩萨显身,获得授记说:将来您依龙树、提婆两位论师的加持可以开悟。后来,他梦见龙树、提婆、佛护、月称、清辨,佛护论师亲手将自己的《中论注》放在他的头上。梦醒后立即找来这部论著,读至“外境于名言有,自性于胜义无”一句时开悟了,对缘起法门产生了无比的信心,对中观性空义及佛护、清辨、月称之见的异同有了清楚的认识,于是写下《缘起赞》一文,表明他对缘起性空的理解。这年是藏历第七饶迥的土虎年,即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宗喀巴42岁。
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
一卷,佚名,梁张保达题记,尾题大目犍连变文,编号二八五八。 唐五代变文。敦煌卷子写本。今存写本凡九种,七种为残本,一种首尾完整而略有缺漏,一种首尾完整,题名《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结尾有“《大目犍连变文》一卷”和“贞明柒年辛巳岁四月十六日净土寺学郎薛安俊写”字样,当抄写于五代后梁时。内容写目连母青提因隐匿供养诸佛的资财,堕入阿鼻地狱。目连成正果后,不见其母,而得已升天庭的父亲启示,入冥间寻母,见母身受苦刑,援救无术,乃求诸如来。如来率八部天龙,打开地狱,救出青提。目连去王舍城乞得饭食奉献母亲,青提则因贪婪之心未灭,食未入口,即变为猛火。如来嘱目连广造盂兰盆,每年七月十五广济饿鬼,青提始可得救。故事据《佛说盂兰盆经》敷衍而成。敦煌卷子写本另有写目连救母的说唱本,残本,其体制与变文相若,今人拟题为《目连变文》。又有《目连缘起》,亦写目连救母故事。唐代以转变形式演唱目连故事已相当流行,孟棨《本事诗》记有张祜见白居易时,即以《目连变》唱词相答问。后世戏曲、曲艺多有演唱目连故事者。宋有杂剧《目连救母》,明清有《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劝善金科》及宣卷等。近代以目连救母为题材的戏曲,习称“目连戏”。
天宁法舟济禅师剩语
一卷,明道济撰,如渊等编,圆信跋,有行状。南岳下第二十九世,嗣吉庵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