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根初

- 姓名:俞根初
- 别名: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浙江绍兴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俞根初(1734-1799年),清医家。名肇源,根初为其字。浙江绍兴人。因兄弟排行第三,故人称“俞三先生”。世业医。精研《内经》、《难经》,伤寒一门更为专长,外感热病,多所奏效,名噪乡里,深受前辈医家器重。论证议病,多有卓识,谓江南风土与中原迥异,虽同为外感,论治殊途,主张江南之伤寒可宗仲景六经辨证,但当以轻灵透析为上,发展了治疗外感热性病学说,按脉、察舌、扪腹诸诊法,更多发明。临证所得,复融会古今伤寒论著,撰成《通俗伤寒论》十二卷(1776年),内容精而深,约而要,后世奉之为四时感证之诊疗全书。此书后经何秀山加按、何廉臣增订、曹炳章补缺、徐荣斋重订,改名《重订通俗伤寒论》,流行甚广。
俞根初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慈湖遗书
诗文别集。宋杨简(世称慈湖先生)著。今传本十八卷。前五卷,序记书跋等九十余篇;卷六,赋六首,诗一百余首;卷七至卷一六,为《家记》;卷一七,为《纪先训》;卷一八,行状等。《续集》二卷:卷一,杂文七十余篇;卷二,为《孔子闲居解》。据《宋史》本传,简所著有《甲稿》、《家记》诸集,其目甚多。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亦载其撰《孔子闲居讲义》一卷、《慈湖遗书》三卷、《慈湖甲稿》二十卷等。则今传本既非原本《慈湖遗书》,亦非原本《慈湖甲稿》;乃明时周广综合诸书遗佚,重新编次而成。有明嘉靖四年(1525)刻本及明抄本传世。清丁丙《慈湖遗书跋》云:“钞本多文数十篇,其目次亦不同”。又有《四库全书》本,内容同于明刻本,但编次稍有差异,即卷一八为《续集》第一卷之杂文;而《续集》第一卷为《孔子闲居解》;最后为行状。又有张寿镛《四明丛书》本,亦据刻本著录,附清冯可镛辑《补遗》一卷,得诗文十余篇;张辑《附录》一卷,收诸家序跋十余篇,《年谱》三卷,《著述考》一卷;内容较《四库全书》本完备。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十卷。撰人不详。书中有大德五年 (1301)吴郡徐元瑞 《吏学指南序》,“圣朝”字俱跳行,《永乐大典》多引用,《四库全书总目·杂家类存目》据此断为元人书无疑。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疑为熊宗立(生卒年不详)撰。其书主要记载历代名贤格训及居家日用等事宜。全书共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部分,体例颇为简洁。对了解古人格训及家教、家训、家庭风俗等有一些参考价值。今传本颇少。
星
叶紫一九三五年完成的一部中篇小说。作品以大革命中的湖南洞庭湖滨为背景,叙述的是农村妇女梅春姐在农民运动前后命运变化的故事。叶紫调动多种艺术手段,以展示人物心理特征为重点,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带着时代风姿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通过人物命运同农民运动生死相依的血肉联系,指明了一条我国妇女解放的正确道路,同时深刻地揭示出农民运动的深远影响。《星》思想上取得的成就,远在当时同类作品之上;艺术上的成功,标志着叶紫创作的高峰。作品发表之初,曾受到读者热烈的称赞,说它“好象孤耸在黑夜的大海上的灯塔一般,有睥睨一切之概。”
孔子与论语
孔子研究著作。近人钱穆著,集有作者18篇孔学研究论文。其中有10篇探究《论语》,包括《论语》的读法和朱熹的注疏,另外数篇是研究孔子思想与现实文化的关系,认为“孔子思想之重点与价值,正在要替人类提出一个解决此种种问题之共同原则。”这一原则“只‘道’‘德’二字便是。”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4年初版。 该书是钱穆阐述孔子学说,教读《论语》方法的结集。书中指出:儒家是 一种“人文的宗教”,孔子的教义具有“道地十足不折不扣的宗教精神”。 钱穆突出强调“情”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宋儒说心统性情,毋宁可以 说,在全部人生中,中国儒学思想,则更着重此心之情感部分,尤胜于其 着重理知的部分。我们只能说,由理知来完成性情,不能说由性情来完 成理知。情失于正,则流而为欲。中国儒家,极看中情欲之分异。人生 应以情为主,但不能以欲为主。儒家论人生,主张节欲寡欲以至于无 欲。但绝不许人寡情、绝情乃至于无情。”
金刚映
又名《金刚经映》、《金刚经义映》。佛典注疏。唐宝达集。原著卷数不详。据《东域传灯录》,当为三卷。日本村山龙平藏本,系卷上,首尾齐全。此文是对道氤《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的注释。文章的目的是对《宣演》中一些不太明了的地方进行疏释。文内保存了许多资料,如对于八部《般若》的介绍。文后录有昙无谶、玄奘、龙树、鸠摩罗什传记及瑜伽十支论名目等。释义亦以唯识思想为基础。行文则较为烦琐、杂乱。历代大藏经未收,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救度佛母二十一种礼赞经
元翰林学士安藏译,有二十二像,每像有七言颂四句,后有结偈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