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万荣

- 姓名:桂万荣
- 别名:字梦协
- 性别:男
- 朝代:南宋
- 出生地:庆元府慈溪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桂万荣(生卒年不详),字梦协,号石坡先生,庆元府慈溪县人。登庆元二年进士第。曾任余干县尉,以纪律严明、压制豪强、断狱明允闻于朝。后为建康司理参军。史弥远亦欲招揽之,桂万荣不赴。后为太学正、尚书右侍郎,以宝章阁学士致仕。
桂万荣师从杨简,是杨简弟子里颇为著名的一位,后人有石坡书院纪念之。其著《棠阴比事》一书为法医学名著,世人将其与宋慈《洗冤录》并称,收于《四部丛刊二集》。
明佚名《楚纪》卷五十二《登续外纪后篇》:“桂万荣,初为余干尉。理宗时以朝散大夫、直宝章阁知常德府,尽心民事,谳狱明允。”
清黄宗羲等《宋元学案》卷七十四《直阁桂石坡先生万荣》:“桂万荣,字梦协,慈溪人。以进士授余干尉。邑多豪右,先生一以纪律绳之。驭民则用 慈爱,子弟获训迪者,耻为不善。秩满,民乞留,调建康司理参军。乡人史弥远为相,欲招致之,先生以分定固辞。差主管户部架阁,除太学正。轮对,奏绝敌、选将二事。除武学博士,改宗学,出判平江府。累官直秘阁,迁尚书右郎,除直宝章阁奉祠归。先生尝问道慈湖,慈湖告以‘心之精神是谓圣’,遂 筑石坡书院,读书其中。”
清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十六《石坡书院记》:“慈湖弟子遍于大江南北,《宋史》举其都讲为融堂钱氏。予尝考之,特以其著述耳。若其最能昌明 师门之绪者,莫如鄞之正肃袁公蒙斋、侍郎陈公习庵,及慈之宝章桂公石坡。 顾袁、陈以名位著,而桂稍晦,今慈湖东山之麓,有石坡书院,即当年所讲学 也。……《宋史》言‘慈湖簿富阳,日讲《论语》、《孝经》,民遂无讼’。石坡尉 余干,民之闻教者,耻为不善。‘慈湖守温州,力行《周官》任恤之教,豪富争 劝勉。’石坡在南康感化骄军,知以卫民为务。‘慈湖以忤史氏,累召不出。’ 石坡方响用,力辞史氏之招,丐祠终老。方石坡之官平江也,朱侍郎在知府 事,征输盐课,急迫牵连,拘系甚繁。石坡力言其无辜,为请宽不得,乃挟行 床至狱中,愿与所拘系者同处。侍郎不得已纵遣之,论者以为石坡不愧其 师,而侍郎有惭其父,其所谓请绝虏、选将诸奏,俱名言也。
“……石坡晚年最称耆寿,东浙推为杨门硕果,并于蒙斋、习庵,盖其道 之尊如此,桂氏子孙勉之哉。慈湖之一线寄于是堂,其勿替此家风也。”
《宝庆四明志》卷十《进士》:“庆元二年邹应龙榜:桂万荣。”《延祐四明 志》卷六《人物考下》:“庆元二年邹应龙榜:桂万荣。”《光绪慈溪县志》卷十九 《选举表上》:“庆元二年丙辰邹应龙榜:桂万荣。”
桂万荣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分成两半的子爵
《分成两半的子爵》是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创作的中篇小说,是《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小说通过讲述梅达尔多子爵在战争中被炮弹劈成两半,一半极恶,一半极善,恶的子爵处处行恶,善的子爵时时行善,善恶处于痛苦的对立冲突中,后因同时爱上少女帕梅拉,两个半身在决斗中受伤被缝合而重新获得了完整的身体的故事,向读者反映了人性分裂与善恶冲突的主题思想。
抱犊山房集
六卷。清嵇永仁(1637—1676)撰。嵇永仁,字留山,号抱犊山农,江苏无锡人。康熙初,为福建总督范承谟幕客。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在福建起兵响应吴三桂反清,执范承谟,并胁嵇永仁降,稽永仁不从,投入狱中。逾三年,范承谟被杀,嵇永仁自缢身死。嵇永仁工诗文,好医理,著稿盈案。亦工曲,有传奇 《扬州梦》、《双报应》及杂剧 《续离骚》。曲录《续离骚》共含四剧,为:“扯淡歌”、“泥神庙”、“笑布袋”及 “骂阎罗”。康熙四十七年 (1708)追赠他为国子监助教。是集前三卷为 《吉吉吟》、《百苦吟》,皆其陷狱时,与范承谟及同难诸人唱和诗;《和泪谱》,则为同难诸人所作小传。第四卷:《葭秋集》;第五卷:《竹林集》,乃其旧时所作。第六卷附录同时被难的会稽王龙光、华亭沈天成二人之诗文。雍正中,其子曾筠编次付梓,并以诰敕及谕祭文等列于卷首。嵇永仁受难时是以诸生身份作幕宾,尚未受官职,而以生命与叛乱强藩抗争,显示了正直封建知识分子的气节。他狱中所为诗文,皆缕述当时实事。狱中不得笔墨,以炭屑画于四壁。闽人重其人品,录而传之,得存于世。今诵其词,奕奕然犹有生气。有雍正中刊本、《四库全书》本。
蕉廊脞录
《蕉廊脞录》为笔记。近代吴庆坻著。八卷。作者在世时尚未定稿,卒后由其长子吴士鉴整理 分类,由刘承幹校阅作序,为其刊行。刘序谓全 书分为八类,“曰国闻,曰里乘,曰忠义,曰经 籍,曰金石,曰书画,曰嘉言,而以杂记附焉”。“国闻”记同治以后政事。“里乘”记浙江人物遗 事与名胜古迹。“忠义”记明末遗民最多。“经 籍”、“金石”、“书画”记作者收藏或寓目之书籍 版本、金石文字、书画真迹。“嘉言”记清人家 训。内记“西泠十子”中丁澎轶事,记《清诗铎》 编者张应昌身世,记杭州诸诗社,记《王荆公诗 注》版本,记郝莲所选清人诗,记三多辑《柳营诗传》,均有文学史料价值。
江湖小集
诗总集。宋陈起编。九十五卷。收录南宋洪迈、叶绍翁等六十二家诗(姚镛、周文璞、吴渊、许棐四家附有赋及杂文)。又《江湖后集》二十四卷。收录巩丰等六十四家诗,其中敖陶孙等十七人,其人已见前集而其诗未为前集所载。两集中所收之诗,主要不是从已刻印的诗集中选录,而是直接向某些诗人索稿,故大部分是未曾刊印过的作品。南宋中后期的一些诗作即赖此得以传世。该集中的作者,大多流落江湖,布衣终身,也有一部分曾居官入仕。所收诗人的诗风,或宗江西,或尚晚唐,或远模汉魏乐府,或近规陆游、杨万里。由于该集中的某些作品忤犯当时权贵,陈起曾被黜流放,该集亦被列为禁书毁版。此集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赵希弁《郡斋读书志·附志》中均曾著录,明初《文渊阁书目》载《中兴江湖集》三种,多者达五十二册,均佚。今存《江湖小集》、《江湖后集》,系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有《四库全书》本。
南询录
《南询录》一书国内早佚,仅日本“内阁文库”有庋藏。《南询录》作者邓豁渠是明代王阳明弟子王艮为代表的泰州学派的重要人物。《南询录》“直指性命,直书其所自得。以圣求之者,谓其言圣道;以佛求之者,谓其言佛道;以仙求之者,谓其言仙道”。此系明万历二十七年刊本,现藏日本内阁文库。原文无序号,为便于检索,日本九州大学荒木见梧教授在原本(复印件)每一段前增加了序号。此文现经标点后,特将序号单独标出。
圣迦柅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金刚手菩萨,已说苏悉地诸真言轨则律仪教法,又为未来国王,正法治国,生清净信,尊敬三宝者,又为外道不信因果,毁谤三宝者,说息灾增益爱敬降伏等法,令知佛法有大威德,神通自在,知诸菩萨,具一切智,是故说此无比大威德圣迦抳忿怒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