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万荣

桂万荣
  • 姓名:桂万荣
  • 别名:字梦协
  • 性别:
  • 朝代:南宋
  • 出生地:庆元府慈溪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桂万荣(生卒年不详),字梦协,号石坡先生,庆元府慈溪县人。登庆元二年进士第。曾任余干县尉,以纪律严明、压制豪强、断狱明允闻于朝。后为建康司理参军。史弥远亦欲招揽之,桂万荣不赴。后为太学正、尚书右侍郎,以宝章阁学士致仕。


桂万荣师从杨简,是杨简弟子里颇为著名的一位,后人有石坡书院纪念之。其著《棠阴比事》一书为法医学名著,世人将其与宋慈《洗冤录》并称,收于《四部丛刊二集》。


明佚名《楚纪》卷五十二《登续外纪后篇》:“桂万荣,初为余干尉。理宗时以朝散大夫、直宝章阁知常德府,尽心民事,谳狱明允。”


清黄宗羲等《宋元学案》卷七十四《直阁桂石坡先生万荣》:“桂万荣,字梦协,慈溪人。以进士授余干尉。邑多豪右,先生一以纪律绳之。驭民则用 慈爱,子弟获训迪者,耻为不善。秩满,民乞留,调建康司理参军。乡人史弥远为相,欲招致之,先生以分定固辞。差主管户部架阁,除太学正。轮对,奏绝敌、选将二事。除武学博士,改宗学,出判平江府。累官直秘阁,迁尚书右郎,除直宝章阁奉祠归。先生尝问道慈湖,慈湖告以‘心之精神是谓圣’,遂 筑石坡书院,读书其中。”


清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十六《石坡书院记》:“慈湖弟子遍于大江南北,《宋史》举其都讲为融堂钱氏。予尝考之,特以其著述耳。若其最能昌明 师门之绪者,莫如鄞之正肃袁公蒙斋、侍郎陈公习庵,及慈之宝章桂公石坡。 顾袁、陈以名位著,而桂稍晦,今慈湖东山之麓,有石坡书院,即当年所讲学 也。……《宋史》言‘慈湖簿富阳,日讲《论语》、《孝经》,民遂无讼’。石坡尉 余干,民之闻教者,耻为不善。‘慈湖守温州,力行《周官》任恤之教,豪富争 劝勉。’石坡在南康感化骄军,知以卫民为务。‘慈湖以忤史氏,累召不出。’ 石坡方响用,力辞史氏之招,丐祠终老。方石坡之官平江也,朱侍郎在知府 事,征输盐课,急迫牵连,拘系甚繁。石坡力言其无辜,为请宽不得,乃挟行 床至狱中,愿与所拘系者同处。侍郎不得已纵遣之,论者以为石坡不愧其 师,而侍郎有惭其父,其所谓请绝虏、选将诸奏,俱名言也。


“……石坡晚年最称耆寿,东浙推为杨门硕果,并于蒙斋、习庵,盖其道 之尊如此,桂氏子孙勉之哉。慈湖之一线寄于是堂,其勿替此家风也。”


《宝庆四明志》卷十《进士》:“庆元二年邹应龙榜:桂万荣。”《延祐四明 志》卷六《人物考下》:“庆元二年邹应龙榜:桂万荣。”《光绪慈溪县志》卷十九 《选举表上》:“庆元二年丙辰邹应龙榜:桂万荣。”

桂万荣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隔墙有眼

隔墙有眼

中篇小说。作者松本清张。东京昭和电器制造公司三千万元的支票被骗,会计科长关德一郎自杀身亡.公司职员秋崎龙雄、法律顾问濑昭律师、记者田村,各从不同角度对此案进行调查。骗子是一个自称叫崛口的人。田村查出其后台是右翼势力的一个头子——舟坂英明。调查员田丸利市在跟踪红月亮酒吧的酒保山本时被枪杀。濑昭律师在参加田丸利市守灵后被绑架失踪……警方查出凶器是45口径美制手枪,从贩枪人口中知道持此枪者是他的同乡黑健吉,即红月亮酒吧的酒保山本。一场台风过后,日本中部阿尔卑斯山发现一具尸体,法医认为是饿死后从山上推下来的,家属确认死者是律师濑昭……

灵岩集

灵岩集

宋代诗文别集。8卷。唐士耻著。作品以表、檄、箴、铭等散文为主,诗赋仅1卷。《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表、檄等篇,多为“拟作”,“其题自羲轩以至汉唐,间取北宋八朝与南渡初年时事”,“盖即备词科之用也”。从其《拟熙河经略史复洮河露布》等文看来,作者甚有爱国热情。诗歌佳作不多,但《咏史》1篇,尚有新意:“明皇固英主,开元天下昌。如何林甫辈,得产无尽殃。国色真国色,多惑四海慝。华清宫里人如玉,解唤鼙鼓起东北。以此策明妃,远嫁犹为迟。冤哉毛延寿,尽忠人不知。”虽然未能摆脱“女色祸国论”的陈旧观点,但认为毛延寿点破昭君图象促使她离宫出塞是尽忠于国,针对南宋末朝文恬武嬉、不思振作的现实,借古喻今,甚有深意。

艺术与生活

艺术与生活

现代评论集。周作人著。 上海群益书社1931年2月初版。收文章21篇,另有序文两篇。为1917至1926年间所作,除3篇文字外,其余大部分作于1924年以前。其中《人的文学》一文发表于1918年12月15日《新青年》5卷6号。他说,“我对于文艺与人生的意见大抵在这里边了,所以就题名曰《艺术与生活》。”并承认里面大部分文章有着浓重的“梦想家与传道者的气味”(《自序一》)。《艺术与生活》收录的大多是比较严肃的文章,态度也比较激进,为作者赢得了文坛的声誉。本书大致包括3方面内容:1、倡导“人的文学”,要求文学具有人道主义的思想内容,坚决反对阻碍人性向上发展的兽性的余留与古代礼法,要求普遍与真挚的平民文学精神。后来,为了防止以文艺为伦理的工具,变成一种说教,他在《新文学的要求》一文中又把“人的文学”主张改称为“人生的艺术派” 2、以人道主义为价值尺度广泛介绍欧洲和日本文学。特别钦佩从《圣经》到托尔斯泰和陀思妥也夫斯基的“爱的福音”的文学。俄国作家注重人生,左拉的直面人生,都得到了他的称赞。他欣赏日本的诗歌与小说,要求中国人向日本学习,“创造的模拟”外国文化(《日本近三十 年小说之发达》)。3、积极宣传新村主义。本书集中反映了周作人在“五四”时期的思想。他提出比较系统的人道主义文学观,使刚刚起步的新文学具有了丰厚的思想基础,并启发了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主张的提出。由于人道主义本身的局限性,周作人在“五四”以后逐渐消退了对“人的文学”的巨大热情。但他在本书中所提出的某些文学主张和基本精神,对新文学的发展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

澉水志

澉水志

又题《海盐澉水志》。城镇志。宋罗叔韶修,常棠纂。八卷。叔韶籍里不详,绍定三至六年(1230—1233)任修职郎, 常澉浦税务。常棠字召仲,号竹,仕履不详。绍定间寓居澉浦,受罗聘请于绍定三年纂成此志。一万四千字。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镇志。澉水,水名转地名称澉浦,唐置镇,宋时为对外贸易港, 设署市舶务,掌管外贸和征收关税。故址在今海盐县西南杭州湾北岸,已湮没无存。于宝祐五年(1257)方付梓初刻。记事止于淳祐七年(1247)。此书分地理、山、水、廨舍、坊巷、坊场、军寨、亭堂、桥梁、学校、寺庙、古迹、物产、碑记、诗咏等15门,前冠以地图。叙述简赅,纲目详备,体例精严。宝祐四年(1256)刊行。

女孝经

女孝经

唐朝散郎侯莫陈邈妻郑氏撰。体例模仿《孝经》,全书分开宗明义章、后妃章、夫人章、帮君章、庶人章、事舅姑章、三才章、孝治章、贤明章、纪德章、五刑章、广要道章、广守信章、广扬名章、谏诤章、胎教章、母仪章、举恶章等十八章。阐述了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在处理方方面面关系时,要遵守的孝敬父母,侍奉丈夫,养子育女,操持家务,恪守妇规等封建道德规范。作者因其侄女策为永王妃,在书前特作进书表,作为侄女的规戒。全书旨在宣扬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封建礼教。《女孝经》是中国封建时代传统的女教之书之一。

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

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

三百一十二卷。清张豫章等奉敕编。张豫章生卒年、籍贯、仕履均不详。康熙四十八年(1709)皇帝下令博采宋金元明代之诗“义尤著者”(《序》)辑成一书。即《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简称《四朝诗》)共三百一十二卷。每代分体各编,自名篇巨集以及断简残编,“罔有阙遗,均稍择而录之。”其目的 “用以标诗人之极致,扩后进之见闻。”该书分宋、金、元、明四部分,其中宋诗七十八卷,金诗三十四卷,元诗八十卷,明诗一百二十卷。共收录自宋迄明末诗人二千二百余家。选诗之序,首为帝制,依次为四言、乐府歌行、古体等,直至杂言,以体分编。四朝之诗纷乱而广博,“虽博识通儒亦无从遍观”,因此,该书对于古代诗歌研究,尤其是别裁得失、考境源流等方面,均具有参考价值。诗前之小传详述作者爵里、仕履,对后人理解、研究作品,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该书最初刊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乾隆四十六年(1671)又重新校刊并收录于 《四库全书》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