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顺昌

周顺昌
  • 姓名:周顺昌
  • 别名:字景文,号蓼洲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字景文,号蓼洲
  • 出生日期:1584年
  • 逝世日期:1626年
  • 民族族群:

周顺昌(1584年-1626年),明代诗文作家。字景文,号蓼洲。吴县(今属江苏)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授福州推官,捕治税监高宷爪牙,不少贷。后擢吏部稽勋主事。天启中,历文选员外郎署选事,力杜请寄,抑侥幸,清操泊然。后乞假归。因忤魏忠贤,为魏党所诬陷,与周起元等并逮。周顺昌好为德于乡,士民闻逮者至,咸愤怒,号冤者塞道,以至激发起民变。顺昌乃自诣吏,下诏狱,于夜中遭潜杀。谥忠介。著有《烬余集》3卷。其诗常表现他那忧国忧时而无处报效的感情。这种感情在其友朋赠答中也自然流露出来,如《寄怀鹿乾岳年兄》:“相思怀抱向谁开,秋尽衡阳雁不来。三十功名淹海国,百年心事吊荒台。壮怀自觉愁中尽,薄鬓偏从病里催。世路行藏须努力,月明北望转徘徊。”读来有几分悲壮。他也善文,如《第后柬德升诸兄弟》,感情充沛,表现自己怀念故旧之情,表白自己报国固穷的决心,较为感人。卫泳评此文认为“字字肝膈,语语药石”《冰雪携》)。

周顺昌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地心游记

地心游记

《地心游记》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所著的长篇科幻小说。 该书于1864年10月25日首次出版。《地心游记》是作者长篇科幻小说集“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漫游”的其中一部。小说讲的是一个坚定果敢,具有献身精神的科学探险家黎登布洛克教授同他的侄儿阿克赛和向导汉恩斯按照前人的指引,在地底经过整整三个月的艰辛跋涉,进行科学探险的故事。 在小说中,凡尔纳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巧妙地穿插在小说的情节及对人物的刻画上,在向读者描述一个神奇的地下世界的同时,展示了曲折生动、饶有趣味的情节。

樵香小记

樵香小记

二卷。清何琇撰。何琇字君琢,号厉庵,宛平 (今北京市) 人。雍正进士,官至宗人府主事。全书多为考证之文,共一百二十条,论经义方面内容占大多数,其次是论小学方面内容,另外还涉及字学、韵学等。其中,论六书,颇与旧说异同。如秃字当从禾的会意。如射字从身从寸为籀文,象手持弓形之意,其说都有独创。书中收辑《学问大旨》一书,皆尊从阎若据、顾炎武、朱彝尊、毛奇龄诸家思想。收入《守山阁丛书》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金山钱氏据墨海金壶刊版重编增刊本。清光绪十五年(1889)上海鸿文书局据清钱氏本影印。民国十一年(1922)上海博古斋据清钱氏本影印。《四书全书》本。

福寿丹书

福寿丹书

又名《万寿丹书》,作者为明末清初人龚居中,本书上承汉季四时养生论,东晋葛洪“藉众术之共成长生也”的修身观,中取初唐孙思邈的养性、服食原则,宋代以来内丹养生思想,下摘张三丰、朱权等人摄生之要,是我国著名的养生学典籍。一福安养篇,主要阐述衣、食、住、行、宜忌与长寿之关系;二福延龄篇,载诸仙修炼图势及秘诀;三福服食篇,录有关抗老防衰、益寿延龄之食疗、食养方;四福采补篇,介绍吕祖采补延年秘箓与房中养生至要;五福玄修篇,授气功、炼丹之术,乾坤交媾之法;六寿清乐篇,宣传清乐之乐;脏腑篇,论述脏腑对人体之重要性与保护之方。

庶斋老学丛谈

庶斋老学丛谈

元代文言琐谈小说。宋末元初时盛如梓撰。 《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杂家类, 《千顷堂书目》入子部小说类。有《知不足斋丛书》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笔记小说大观》本传世。是书或作三卷, 《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全书虽分三卷,而第二卷又有一子卷,实为四卷。 《笔记小说大观》本作四卷。盛如梓是扬州人,号庶斋,大德年间为嘉定州学教授,迁衢州路学教授,以崇明州判官致仕,所以本书名为《庶斋老学丛谈》。主要考辨经史、评论诗文,也有关于朝野遗事的内容。上卷首记国故,后及经史;中卷、下卷多评论诗文,间及两宋轶事。

赐姓始末

赐姓始末

历史著作。作者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世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曾招募义兵组织抗清。明亡后隐居著述,有多种著作行世。该书记述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经营、收复台湾等事, 以叙述郑芝龙发迹及郑成功南京抗清之役较详。“赐姓”, 即指郑成功因南明唐王隆武帝曾赐姓朱,故后人称其为“国姓爷”。该书有明季稗史本、行朝录本、梨洲遗著汇刊等文本行世。1958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据薛凤昌编辑《梨洲遗著汇刊》所收文本编辑出版,收入《台湾文献丛刊》第25种。

经济文衡

经济文衡

由宋滕珙编(一说马季机编)。前集二十五卷,后集二十五卷,续集二十二卷。宋不著辑者名氏。此书初刻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有杨一清序,但称先儒所辑。再刻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有朱吾弼序,但称其为董崇相家藏本,亦不能指出作者为何人。黄虞程《千顷堂书目》载此书为马季机编,所著录之《前集》、《后集》、《续集》之目,亦皆相合。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南昌杨云服重刻此书,程恂为之序,称为宋滕珙编。滕珙字德章,号蒙斋,婺源(今属江西)人,淳熙十四年(1187年)进士,官合肥令。与其兄璘俱师从于朱熹,朱熹为其父作《墓志铭》,称二子皆有声闻于州县间。该书取《朱子语录》、《朱文公文集》分类编次,《前集》皆论学,《后集》皆论古,《续集》则兼录二集所遗而补之。每一论必先著其缘起,次标其立论之意,条分缕析,条理秩然。比较别家所编《经世大训》之类,或简而不详,或繁而少绪者,迥乎不同,远在其上。但《四库全书》称:“惟是朱子平生学问大端,具见于此,而独以‘经济’为名,殆不可晓。即以开卷一篇论之,‘太极’‘无极’有何经济可言耶?其门目亦太烦碎,多不应分而分之。《前集》尤甚,亦为一瑕。读者取其宏旨可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