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亨

高亨
  • 姓名:高亨
  • 别名:晋生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吉林省双阳县人
  • 出生日期:1900年7月29日
  • 逝世日期:1986年2月2日
  • 民族族群:

高亨(1900年7月29日~1986年2月2日),古典文学研究家。又名晋生,学名高仙翘。1900年7月29日生,吉林省双阳县人。现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1922年起入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学习。1925年考取清华大学研究院研究生。在梁启超、王国维导师指导下,写成《韩非子集解补正》一文。1926年毕业。先后任吉林法政专门学校,东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南大学、东北大学、武汉大学、齐鲁大学、西北大学和相辉学院教授。解放初,任教于西南师范学院、吉林师范专科学校。1953年调山东大学任教授至今。在中学读书时,便有志于研究我国古代学术文化,工作后又研究金石甲骨文字,写成《金石甲骨文字通笺》一书,稿本装订为14册,凡几十万言,但不幸丢失。在其他研究方面,最初致力于先秦诸子,以后则研究《周易》、《诗经》、《尚书》三部古经,尤着力于《周易》的研究。研究中博览众家,不拘一派。坚持以文字的形音义及考据作为基础,来阐明发挥古代文化典籍的义蕴。解放后,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周易古经》及《周易大传》进行考释与论述,撰写关于《周易》的专书四种,与古人不同,颇有个人创见。多年来坚持编纂《古字通辞典》,该辞典为工具书,将古书中常有的两字通用的例证,加以分部别类编辑而成,将由山东齐鲁书社出版。其主要著作有《老子正诂》(1943年,开明书店出版)、《周易古经今注》(1947年,开明书店出版)、《诗经选注》(1956年,50年代出版社出版)、《墨经校诠》(1958年,科学出版社出版)、《周易古经通说》(1958年,中华书局出版)、《诸子新笺》(1961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文字形义学概论》(1961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周易杂论》(1962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楚辞选》(与陆侃如、黄孝纾合写,1963年,中华书局出版)、《上古神话》(与董治安合写,1963年,中华书局出版)、《商君书注释》(1974年,中华书局出版)、《周易大传今注》(1979年,齐鲁书社出版)、《老子注译》(华钟彦校,1980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外有论文数十篇。

高亨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风林火山

风林火山

“风林火山”四字,出自《孙子兵法•军争篇》,原文为“……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原本布衣之身的浪人山本勘助,在一次因缘际会之下成为了武田信玄的家臣。彼时,信玄正忙于拓展疆土,开创霸业。山本勘助犹如鬼神一般的军事才能和头脑无疑使他如虎添翼。此主从二人联手,立足甲婓一国,蚕食四邻豪族,并将目标指向了信浓。然而,就在进攻诹访郡豪族诹访赖重的中途,山本勘助遇到了那个对他而言意义非凡的女子——由布姬。于是,在他的人生里,除了攻城略地,争霸天下之外,更多了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情愫……山本勘助此人在历史上身份扑朔迷离,其存在的真实性至今在日本也尚未有定论。由作者之手,将这个不世出的天才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读者仿佛能见到那位面带异相,身有残疾的鬼神军师踏破重重迷雾迎面而来……

森林历险记

森林历险记

十岁的皮埃尔与他的小女伴儿维奥莱特勇敢而好奇地走进了神秘可怖的大森林。在那里的奇幻经历使这两个孩子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也使一个幸福家庭得以诞生。

病榻寤言

病榻寤言

一卷。明陆树声撰。撰者于卷首有题记,称:“余卧病榻间,冥心摄思。或瞥然起念,意有所得,欲言嗫嚅。时复假寐,顷焉得寤,蹶然起坐,凭儿捉笔, 造次疾书。”可见是他卧病榻间所做的杂记,至于称“寤言”者, “以其得之寤寐也”。全卷多为杂议,间以琐事杂记。 《四库全书总目》指其“中多养生家言”,并说:如“缓步当车、晚食当肉”语出《战国策》,而陆氏以为《史记》,这是由于“明人读书不求源本之故也。”

太上老君经律

太上老君经律

太上老君经律。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期。慕集早期天师道戒律四种(缺二种)。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戒律类。参校本:《云笈七签》卷三十八、三十九(简称七签本)。前田繁树《六朝时期干吉传的演变》认为本律出自南陈之时。述几种老子戒律。

一九三○年春上海

一九三○年春上海

短篇小说。丁玲著。发表于1930年《小说月报》21卷9期。写左翼文艺兴起而带来小资产阶级文艺队伍的分化和革命文艺的成长。若泉和子彬是两个友情很深的小资产阶级文艺青年。1930年,左翼文艺运动开始勃兴,两人的态度截然不同。若泉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迎接左翼文艺运动的春天,并投入革命文学的创作;而子彬则顽固坚持个人主义立场,恪守“艺术之宫”,不久投入“流星派绅士”的怀抱,在小报上化名辱骂、攻击左翼文艺运动,虽经若泉的多次劝告,却毫无回转之意。由于远离“左翼”朋友,胸襟褊狭的子彬变得极为孤独和烦躁,想在与美琳的庸俗爱情生活中躲避时代的风浪。美琳是一个冲出封建家门,追求恋爱自由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她开始因崇拜子彬的才华和文采而与他相爱,但不久在若泉等左翼文艺界人士的影响下,从狭小的私爱圈中挣脱出来,离开子彬,加入工人群众的斗争行列。作品通过男女青年的感情纠葛、恋爱冲突,反映了“左翼”文艺运动在前进中的巨大力量,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恋爱至上和精神空虚的弱点。

双灯记

双灯记

青云杳杳紫云现,正德皇爷登金殿。十二治官造监书,选出一部《烈女传》。四句题纲叙过,引出一部《双灯记》故事,乃是大明正德年间,有两部大臣,一位是家住常州府无锡县南门内,姓赵名明,表字飞熊,官拜户部尚书;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兰英小姐。一位是住无锡县东门外,姓孙名宏,表字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长名继成,次名继高。长子娶妻龙氏素真,是山东龙进士之女,次子未曾婚配。赵、孙两家老爷一郡人氏,又同殿为臣,爱好结亲,就将兰英小姐许配继高为妻,尚未迎娶。只因刘瑾专权,二家老爷无心在朝奉君,遂各上辞王表章,带职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