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宗洛

丁宗洛
  • 姓名:丁宗洛
  • 别名:字正叔,号瑶泉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雷州市调风镇调铭村人
  • 出生日期:1771
  • 逝世日期:1841
  • 民族族群:

丁宗洛(1771~1841) ,清代学者。字正叔,号瑶泉。雷州市调风镇调铭村人。清嘉庆十三年(1808)举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选授山东济宁州同知,历署昌邑、乐陵、曲阜等县事。一生俭朴如布衣,清介不苟,尽心民事。有一年,济宁大旱,农业歉收,百姓生活困苦不堪,他把祖业100亩田变卖,将所得之款救济灾民。又有一年,济宁发生蝗灾,他不顾年老体弱,冒着烈日带动群众扑蝗。群众深受感动,敬之爱之。他知识渊博,笃志著述。致力于《逸周书》的研究,历10余年,四易其稿,诠解至20万余言。他既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廉吏,又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学者。著有《逸周书管笺》16卷、《大戴礼管笺》13卷、《陈清端公年谱》2卷、《增订雷州府志》、《不负斋文集》、《一桂轩诗钞》、《梦陆居诗稿》、《梦陆居诗话》、《梦陆居拙词》、《顾甑集》、《驿舂集》等。

丁宗洛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罗昭谏集

罗昭谏集

八卷。唐罗隐(833—909)撰。罗隐著作很多,《崇文总目》载有《罗隐集》二十卷,《江东后集》十卷,《甲乙集》十卷,《罗隐赋》一卷、《罗隐启事》一卷,《谗书》五卷,但多数散佚。现仅存《甲乙集》、《谗书》及由后人掇拾而成的《罗昭谏集》。《甲乙集》为诗集,现存南宋书棚本十卷,《四部丛刊》据此影印。此外还有毛氏汲古阁刻《唐人八家诗本》和清席启寓《唐诗百家全集》本,十卷,补遗一卷。本集又作《罗昭谏江东集》最初是明万历年间姚士粦辑,屠中孚校为五卷本。清康熙时张瓒又辑为八卷,瑞榴堂刻,其内容包括《谗书》以外的各种文体,有诗四卷,杂文一卷,另三卷为《广陵妖乱志》等十二篇,《两同书》等十篇。书后有张瓒《跋》,并云:“昭谏诸集,今不复见,仅得《江东集》抄本于邑人袁英家。嗣后得《甲乙集》刻本,合而读之;虽全集不获尽睹,窥豹者已得一斑矣。盖出于后人所掇拾,非旧帙也。”其诗长于咏史,深刻有力,耐人寻思,上继温、李,下开宋贤。此集有《四库全书》本。

洞真太上太素玉箓

洞真太上太素玉箓

洞真太上大素玉箓。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期。系纂集《石景金阳素经》及上清派符文秘契而成。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前一部分述三太君,与《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玄真经》同。 后有三种秘契,及《金精石景水母之经》,述服符轻举之术。《真诰》著录《赤丹金精石景水母》。本书盖由二经杂合而成。述存神与服符。盖为六朝道经。

丹凤街

丹凤街

现代长篇小说。张恨水著。重庆教育书店1943年12月初版。收《自序》1篇。作品曾以《负贩列传》为名,连载于1940年1月1日至1942年8月1日上海《旅行》杂志第14卷第1号至第16卷第8号。作品中的陈秀姐3岁死了父亲,跟着母亲与舅舅何德厚一起生活。何以卖菜为生,嗜酒和烟。秀姐18岁时,何逼迫她“嫁给赵处长做二房”,秀姐不从。这件事让丹凤街上童老五等知道了,大家都气愤何“昧了良心”,“卖人家骨肉”,他们觉得秀姐“娘儿俩现在到了为难的时候”,“要不卖一点力气来帮帮忙,那真是对不起”这母女俩。他们“重信义”的行动遭到警察局的干涉,童老五母子等不得不离城回乡。当秀姐被迫出嫁后,他们设法把她母亲送到乡下居住,然后准备伺机再搭救她。后来,事情败露,秀姐考虑到老母,更考虑到“这一班挽救自己的朋友,都是无钱无势的人,不能教他们受着连累”,违心同意赵处长带她“到上海去”。然后赵处长又要她谎称病死以断绝与丹凤街亲朋们来往。一年后的清明节,朋友们在秀姐的老屋祭奠她的“亡灵”。所不同的是,“这 一班丹凤街的英雄”已经参加“全城壮丁训练”,准备去“打日本”。作品写出了30年代江南某地丹凤街“肩挑负贩者之战前生活”,赞扬了他们“舍己救人,慷慨赴义”的品质《自序》。

过庭录

过庭录

宋代笔记。宋范公偁撰。有《稗海》本、 《说郛》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笔记小说大观》本等,以后者为常见。 《四库全书总目》说: “其书多述祖德,皆绍兴丁卯、戊辰间闻之其父,故命曰‘过庭’。”书中对其祖先范仲淹及其父亲的政绩、情操、诗文轶事等多所记述。

伏狮义公禅师语录

伏狮义公禅师语录

清 (尼)说,明元记录,高以永序,超琛跋,有行状。总目,升座,小参,示众,附法语,机缘,拈古,颂古,偈语,书问题,赞佛,事源,流颂,行状,塔铭。

金刚手光明灌顶经最胜立印圣无动尊大威怒王念诵仪轨法品

金刚手光明灌顶经最胜立印圣无动尊大威怒王念诵仪轨法品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共遍智译,金刚手菩萨,说圣者无动心,及立印,结界,护摩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