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真

王真
  • 姓名:王真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王真,生卒年月不详,唐代学者、兵学家。德宗时,任汉州刺史,威胜军使。宪宗继位后,七年之内,再领方州,继续担任刺史职务。哲学上,推崇道家学说,并提出《老子》为兵书之说,对《老子》的思想体系做书了新的解释。认为老子做书,“非独讽其当时侯王,盖亦防其后代人君轻用其兵也,由是特建五千之言。”(《<道德经>论兵要义述表》)其主要理由:《老子》反复论证冲虚不争之道、柔弱自卑之德,目的在于劝阻参与兼并战争的诸侯,使之回归正道,不再用兵。《老子》的主旨是强调不争,因为“争”是“兵战之源,祸乱之本”。《老子》的思想体系均围绕用兵问题。武备不可废,不得已而用之,就要讲求用兵之道。《老子》正是论述了“用兵之深旨”(同上)。其兵书之说,对后世《老子》思想的研究具有较深远的影响。战略上则以不欲求欲,以柔克刚,常示寡弱卑小,不可强梁于天下。其本意是针对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局面为唐王朝出谋划策,惟其以文治而非武攻的方法消除战乱,不仅无益于当时,对后世兵家也有迂腐消极的影响。其著作辑入《全唐文》卷6。

王真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松乡集

松乡集

又名《松乡先生文集》。诗文集。元任士林(1253—1309)撰。十卷。士林字叔实,号松乡,浙江奉化人。至大初举为安定书院山长。诗文颇有法,得赵孟頫赏识。是集收各类文二百四十余篇,诗七十余首,疏表二十二章。文以墓志居多,大抵刻意摹仿韩愈,言辞古朴。诗追步唐人,并以振衰起废、冲破宋末腐气为己任,但其功底尚浅,犹未脱江湖派纤佻之窠。有《四库全书》本。清光绪十九年(1890)刻本较为通行。

笑典

笑典

拓胸悦目,莫如子史。微言鄙事,多堪冷齿。温绎之余,聊尔辑此。非矜博文,无希贵纸。厥味膏腴,厥色金紫。秘之不能,公诸君子。铁舟寄庸识。

小儿诸证补遗

小儿诸证补遗

中医,儿科,成书于明崇祯九年(1636)。该书首述观气色验指纹为临证之要,后论胎毒、惊风、丹毒、痘麻等证治。卷末载小儿引经诸药歌及小儿治诸效方。现存明崇祯九年抄本。

谁先到了重庆

谁先到了重庆

4幕话剧。1943年2月联友出版社初版。收入1982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老舍剧作全集》第1卷。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0卷。剧本主人公吴凤鸣为帮助弟弟凤羽逃出北平沦陷区去重庆参加抗战,自己留在北平刺杀日本军官和汉奸,最后以身殉国。他在牺牲前说,“还是我先到了重庆”在这里,重庆已成为抗战的中心和精神的象征。一颗心先到重庆,就是为抗战献身。

观心论

观心论

一卷。隋代释智顗撰。《观心论》是智顗劝戒弟子学法归心而作。其用意在于为诸学徒随记而载,对空无所获者令其置文,以此观察学法的用心程度;也是为外诸四众接受佛法,便于传授。智顗并以此来区别世俗人等,若于观心答此无滞者,当知此人即是五品第子中初随喜品人,若不能答此问者,即是天魔外道眷属,方处三界牢狱,未有出离之期也。此论在序言中,以问答形式说明造论的意思,并在答中有六十五行偈,论述十六因缘。在因问引中释不生偈云,谓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在约观中列有一念自生心,引发三十六问,使有三十六偈。一偈问原理,有两偈问见思二惑,有四偈问四教,有一偈问四三昧,有一偈问二十五方便,有一偈问十境,有一偈问十乘观法,有七偈问果证,有十四偈问起教,有四偈问归趣。劝人信佛,不但要从行动上,最重要的是在思想上信服。其教化劝戒作用十分明显。现常见版本有大正新修大藏经本,载有 《观心论》一书。

无所希望经

无所希望经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象腋经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