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梿

昭梿
  • 姓名:昭梿
  • 全名:爱新觉罗·昭梿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776
  • 逝世日期:1830
  • 民族族群:

昭梿(1776—1830),努尔哈赤第二子礼亲王代善六世孙,康亲王永恩之子。嘉庆七年(1802),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后授散秩大臣。十年,袭礼亲王。二十年(1815),以凌辱朝臣、私设公堂、拷打庄头事发,为颙琰所不容,遭革爵圈禁之惩。与颙琰相反,性格耿直,讨厌阿谀,喜欢与鸿儒硕士交往,是以获释后,仅仅用为宗人府候补主事。受父亲永恩崇尚儒学、擅长诗文的濡染,一生以读书为务,尤对宋、金、元、明以至当代史书、笔记、诗文最感兴味,且对各书优劣得失均有评述,爱好藏书,常往书肆采购,还购得藏书家曹寅的大批书籍。在与名彦宿学广泛交往外,还主动接触社会下层,优伶、商贾、清士、僧道、军卒、村妇、仆人等等,都是交往的对象,为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留心时事,对清王朝和爱新觉罗家族由盛转衰有清醒认识。关注八旗生计,主张“仿《周礼》寓兵于农之策,开垦塞上闲田以及京畿旗税官地,使其各事南亩,生有定业,三时务农,暇以讲武。”讨厌科举制度,以为“棘场”所取,皆无用之人,科举是“殃民误国之具”。一生始终关心西藏、新疆、青海等地的局势,维护国家统一。 留心本朝的典章制度及一切重大事件,著成《啸亭杂录》、《礼府志》等书传世。

昭梿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德国人

德国人

《德国人: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是德国著名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创作的一部震撼人心的史诗。它刻画了德国从公元800年到20世纪40年代的盛衰史。这不是一部通常的编年史,而是通过对德国历史风云人物有血有肉的描绘,使读者似乎身历其境,重温千百年来的德国人历史。作者怀着爱恨交织的心情,回顾德国人非同寻常的历史。他以挚爱的笔触探讨德国人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奥秘。在他看来,浮士德身上永无休止的渴求精神,是德国人最大的动力。德国人正是以这种严肃认真、孜孜以求、永不满足的精神,攀登人类文化的高峰。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利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利

本书是爱默生的经典散文集,收录了爱默生精道的散文名篇,如《自然》《美》《自然》《力量》《文化》《伟人》等,爱默生被称为“新英格兰的先知与探索者”。而更为可贵的是,他的思想与文章至今仍使人感到清新爽朗。本书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文学欣赏价值。

稻品

稻品

明代黄省曾著。黄省曾(1490~1540),字勉之,号五岳山人,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嘉靖举人。黄省曾博学多才,在文学、农学、史学和地学方面均有涉猎。其流传著作包罗甚广,其中农书有:《兽经》《种芋法》《稻品》《蚕经》《艺菊》《养鱼经》,后4部合为《农圃四书》。《稻品》1卷。虽篇幅短小,但却对太湖地区的水稻农家品种作了系统梳理。首先是对稻种的名实梳理,包括名称的历史变迁,以及随着时间与地域的不同而出现的别名、异名等。其次是对稻种农艺性状的描述与分析,包括品种的生长期(早、中、晚);植株形态特征如高、矮、有芒、无芒等;生理特性如耐水、耐寒、抗倒伏等;品质特点如适于酿酒、有香味、米粒色泽如何等;对品种的粳、籼、糯属性亦有说明。《稻品》共记载了35个品种,有1种是再生稻。《稻品》所记载的虽是明代当地种植的品种,但不尽是明代才有的品种,多数仍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据考证,《稻品》35个品种中有27个是宋代方志中已经有记述的品种,且有些至明代以后仍在流传,乃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太湖周围7个县的方志中共有32个水稻品种同《稻品》收录的品种相同。《稻品》使后人可以了解水稻农家品种的历史沿袭和在空间分布上的连续性。《稻品》现存版本有明万历二十五年金陵荆山书林刻夷门广牍本,题名《理生玉镜稻品》。另有明万历刻百陵学山本、明末刻居家必备本和明末刻广百川学海本。

金匮翼

金匮翼

八卷。清尤怡撰。尤氏为补充《金匮心典》之不足,参照诸家之说,结合个人心得撰成此书。全书十八万四千字。卷一为中风、湿症、瘟疫;卷二为痰饮、饮食、血症;卷三为噎膈、虚劳、发热、恶寒、疟疾;卷四为尸症、癫狂、黄疸、消渴、水气、胀满积聚;卷五为头项、背臂、眩晕、耳、鼻、口、舌、齿、咽;卷六为心痛、胃脘痛、腹痛、胺胁痛、四肢痛、肿颤振、脚气、痺症;卷七咳、喘、呕吐、泄、痢;卷八为梦遗、癃闭、淋症、痧证等,共列四十八门。书中自辑杂病证治,各门有总论,然后分述各种证候和治法,辨表里虚实,补泻温凉之用,后附按语。于繁重诸证,详分治法,列为子目。如中风门有卒中八法;痰饮门分攻逐、消导、和、补、温、清、润七法;失血门分风热、郁热、蓄热、气逆、劳伤、阳虚、伤胃八法;噎膈门分痰膈、血膈、气膈、虫膈四法;虚劳门分营卫不足、肺劳、心劳、肾劳、肝劳、风劳、热劳、干血劳、传户劳九法;发热门分劳倦、火郁、血虚、阳浮、痰积、瘀血、骨蒸、食积、酒毒八法等。对内科杂病的分类较细,论述简明,选方切于实用。所载诸方,自 《金匮》以外;兼采古今名医之方,精选慎取,分录条下,使读者随证求方,不致盲目施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此书说:评其证候析其治法,表里虚实之辨,温凉补泻之用,开卷了然,如指掌焉,足补《金匮要略》之所未备,实能羽翼 《金匮》。尤氏不存门户之见,间采宋、金以后诸家之说,繁简适中,不芜不漏。可供临床参考。有嘉庆十八年(1813)吴门徐氏心太平轩藏版赵亮彩刻本,《中国医学大成》本,1957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风倒梧桐记

风倒梧桐记

二卷。明末何是非撰。《风倒梧桐记》述永历建国时事,描画小朝廷诸臣,沐猴文武,颇为尽致。首卷记隆武二年(1646)十月桂王称帝,以原两广总督丁楚魁为首揆,兼摄冢宰事。丁楚魁惟知鬻爵卖官,厚敛金银,清军破广州,纳降于李成栋,仍被斩杀全家,妻女银宝尽归成栋。又记永历帝西逃广西,进入湖南,收李自成余部为忠贞十营,兵败逃入南宁,巅沛流离形状,以及李成栋复降明叛清,拥立桂王,清军陷广州,成栋兵败逃亡,渡涧殒身事情。间记永历朝臣袁彭年反复小人,各派分立之状。卷二记永历三年(1649年)后袁彭年与丁时魁、蒙正发、金堡、刘湘客俱称五虎,为党朝中,把持事权。又记孙可望逼封为秦王,平定云南土司沙定州夫妇作乱,遂入云南事。最后述清兵入梅关,五虎结局及永历诸朝臣降清溃散死难情形。记至永历五年(1651年)五、六年间事。何是非撰《风倒梧桐记》有树倒猢狲散之寓意,揭露永历朝政腐败,于满朝文武无耻之态颇多诟斥。然体例颇似小说体裁,所记之事不可尽信。《风倒梧桐记》有清抄本,《荆驼逸史》本。

御纂性理精义

御纂性理精义

十二卷。清胡广奉纂。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决定编修是书。胡广等受命编修《性理大全书》,书成庞杂冗长,唯恐贻误后代。又特命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等,刊正其书,亲加理订,并时以己意,综合成书,名曰《性理精义》。康熙五十四年八月四日,书成表进。五十六年二月初一日,亲为制序颁行。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谕令各省督抚学政,转地方官,及各学教官,于书院家塾以《性理精义》、《圣谕广训》为课读讲习之要。是书汉本,《四库全书》已着录。此国本则当时满州儒臣所译,唯不着姓名爵里。其奉旨开列诸臣衔名,此满本遗漏武英殿缮写,翰林院编修,徐葆光一人。是书共分十二卷:一卷,太极图说;二卷,西铭、正义;三卷,皇极经世书;四卷,易学启蒙;五卷,家礼;六卷,律吕新书;七八卷,学类;九卷,性命类;十卷,理气类;十一十二卷,治道类。书的格式、体裁,皆与汉本相同。其翻译有新旧之分,旧法大要在人物名词,多对音不翻,如人名、地名、书名之类,然书籍之类,间也有译之者,如《西铭》、《易学》、《启蒙》,对音不译,《通书》、《正蒙》,对音又添书字。《太极图说》、《律吕新书》与《御纂性理精义》半对音,半译义。《皇极经世书》、《家礼》、以及《学类》、《性命》、《理气》、《治道》等类,光译义不对音。以上,清初旧法就是这样的。但到乾隆时,增订,新语,始将对音,旧语应改翻的,陆续制定,如本书《性理精义》,译为(满文略)。有康熙内府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