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坚

- 姓名:丹波元坚
- 别名:
- 性别: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795
- 逝世日期:1857
- 民族族群:
丹波元坚(1795~1857),亦称多纪元坚,日本汉方医家。为江户后期汉方医学考证派代表人物之一。著名汉方大家丹波元简之子。生于医学世家, 早承家学。医学水平高超, 汉学造诣较深, 且治学严谨, 对我国古典医籍的考证、注释较为详明。对《伤寒论》颇有研究, 凡义理之聚讼难决, 及治术之同异得失, 必征之古人, 验之病者。著有《素问绍识》《伤寒论述义》《金匮玉函要略述义》《伤寒广要》《药治通义》《杂病广要》等书。丹波元简、丹波元胤、丹波元坚父子三人的有关《伤寒论》研究著作的流传、伤寒学术思想的特点对后世影响深远。
猜你喜欢的书
凌忠介公集
诗文集。 明凌义渠撰。 六卷。义渠字骏甫,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天启进士。曾官给事中、山东布政使、大理卿。京师陷,得帝崩闻,具绯衣拜阙, 作书辞父, 奋身绝吭而死。谥忠清,清谥忠介。是集近六万字。义渠少以制义知名,清新婉约,极为世所传诵,为官后于文章不甚留意。所作多涉朝中政事。其中《兵饷议》、《清慎勤论》诸篇,为其代表作。有《四库全书》本,《乾坤正气集》本,仅收文集二卷。
花木鸟兽集类
三卷。清吴宝芝 (生卒年不详)撰。吴宝芝,石门 (今地不详)人。本书集录花木鸟兽故实,分门排列。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分四十三目,中卷分四十二目,下卷分二十五目。所引的资料较为广泛。无论是稗官小说,或者诗词佳句,无不博引。并且追求新颖,别开蹊径。以供词藻之用。
随隐漫录
宋代笔记。5卷。陈世崇著。本书多记南宋朝廷典章故事、士林轶事及诗词佚文。如卷1记紫宸殿上寿仪,卷3记孟享驾出仪等,颇有史传所末及者。卷1末条记宋亡后二年(1281)之事。第2卷论汉平帝、后晋愍怀太子妃等条,皆借古事以寓故国黍离之悲。书中所记诗话杂事,亦多可采。关于其父陈郁的诗词佳句,采摭尤多。有《稗海》本,《四库全书》本,《笔记小说大观》本。
太上妙法本相经
太上妙法本相经,简称《本相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之际。原书至少有二十多卷。现《正统道藏》本仅残存三卷,收入太平部。另据大渊忍尔《敦煌道经目录编》着录,敦煌遗书中有唐代《本相经》抄本残卷十二件。其中P2429、S2122、P2389、P2476、P3091及贞松堂藏本等八件抄本内容均不见于《正统道藏》本。P2357、S3173、P2396、P2755等抄本与《正统道藏》本有颇多异文。此外《上清道类事相》、《要修科仪戒律抄》等唐宋佛道典籍亦保留不少《本相经》佚文。此经乃元始天尊与「辨夫」及外道之人相互问难,解说道教义理及斋戒法术要旨。其内容颇杂乱,涉及宇宙生成、众生业报因缘、治国修身及修道求仙等等。大旨以《道德经》为立论之本,又受《灵宝经》影响。谓「道者万物之父,空者万物之母」。学道之人应抱道执德,为于无为之为,居于无想之想,处于无著之著。又驳斥外道,论证宿业因缘。谓「一切众生各有缘品,前世积业今生所受,今身所造后世所受」。又强调学道尊师,持斋守戒之重要,论述治身治国皆应以无为无欲为本。敦煌抄本中提及「咐嘱卯金,木子弓口乃兴焉」,可见此经受《洞渊神咒经》影响。
陆居仁诗集
陆居仁诗词全集12首。
盂兰盆经赞述
又名《盂兰盆经疏》。佛典注疏。作者不详。一卷。《注进法相宗章疏》、《东域传灯目录》等谓唐慧沼、慧净曾各撰《盂兰盆经赞述》一卷,故疑此《赞述》即其中一人所作。此推断如成立,则此卷是现存关于《盂兰盆经》的最早注疏。首略残,全文基本完整,尾题:“盆经赞述卷一”。另上海图书馆亦收有一号。此卷将《盂兰盆经》分作教起因缘分、圣教所说分及依教奉行分等三分,亦即传统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逐句引用经文,加以简略解说。强调必须对父母行孝,谓“养育之恩,昊天罔极。纵令从地积聚珍宝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所得功德不如供养父母一分功德”。“宁于一日受三百钻以钻其身,不应起一念恶心向于父母”。本文把“盂兰盆”解释为“成(盛)食之器”。谓:“名餐悉俎,在于盆内,奉佛施僧,以救倒悬之苦,故曰‘盆’也。”则对于“盂兰盆”一词的错误解释,由来已久。历代大藏经均未收。日本《大正藏》据P.2269录文收入第八十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