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谦

- 姓名:孙德谦
- 别名:字受之,又字寿芝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江苏元和(今苏州)人
- 出生日期:1869
- 逝世日期:1935
- 民族族群:
孙德谦(1869—1935),字受之,又字寿芝,号益,晚号隘堪居士。江苏元和(今苏州)人。自幼读书极勤奋,治经小学。30岁悟到向来所宗之高邮王氏一派治学过于琐屑破碎,因此弃经学而改治诸子学。翌年,与张尔田同习章学诚《文史通义》,始以章氏治史之法治诸子。他认识到中国学者向来视诸子学为异端,即便有治诸子学者“往往归之于儒家,不能分别为名为道也”。于是遍览先秦诸子之书,精心考比,学有大成。张尔田赞之曰:“诸子有学,自先生始。”因有感于君子之学所贵文质相宣,取骈散二家读,觉韩柳文说理未见长,不如作骈文,遂专攻骈体。其骈文与李详(审言)并称。受朱一新《无邪堂答问》论骈文“上抗下坠,潜气内转”语之启发,乃创“血脉之说”。其告诫门人曰:“六朝文之贵,即在气韵,专取造句及用典,而不从气韵揣摩,非骈文之上者。”钱基博称“德谦以逸气清空为尚”,“籀其归趣,大指主气韵,勿尚才气;崇散朗,勿嬗藻采”,但“好自标置,特工议论,而所作或不逮”(《现代中国文学史》)。
1900年,任紫山书院山长。后声名鹊起,与郑文焯、吴昌硕、朱祖谋等前辈文人多有交游。因忧君上倡导新政而“视旧学若土梗”,与张尔田合著《新学商兑》,并倡办存古学堂。辛亥革命后,移居上海,参与沈曾植、梁鼎芬等创办孔教会的活动,并于《孔教会杂志》创刊号发表《孔教大一统论》《易为商周之史说》两文。此后,以力阐名教为己任,声望愈著,威名远播,海外学人亦从其受教,德国汉堡大学以重金求其述作。晚年担任亚洲学术研究会会刊总编辑,任教于上海政治大学、大夏大学等。著有《诸子通考》《六朝丽指》《太史公书义法》《古书读法略例》等。生平事迹见吴丕绩《孙隘堪先生年谱大纲》《孙隘堪年谱初稿》、王蘧常《清故贞士元和孙隘堪先生行状》。
孙德谦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良心反抗暴力
良心反抗暴力:卡斯台利奥反抗加尔文,茨威格在这里讲述了一场“苍蝇与大象之间的战争”, 即以加尔文为代表的作为异见者的新教徒企图获得自己应有的地位时,如何遭到罗马教廷的无情迫害;而当新教运动代表人物加尔文控制了一座城市之后,他对待异见者又是何等残酷和决绝。茨威格在本书中刻画了一个坚持自己独立信仰、一生倡导宽容、理性、自由和独立的小人物卡斯特里奥,在他面对强权时的无畏精神。
燕台花事录
戏曲杂记。蜀西樵也撰,张次溪辑。分上、中、下三部分上,品花:有对清光绪初年在北京演出的戏曲演员朱霭云、王喜云、李玉福、孟金喜、贾桂喜、善双喜等22人的简评。中,咏花:收有作者与其文友咏赞戏曲演员的对联、诗、词、曲数十首。下,嘲花:记有戏曲界异闻轶事数则。收入《清代燕都梨园史料》。
古诗源
诗总集。清沈德潜撰。十四卷。德潜字确士,号归愚。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一生困于场屋,年七旬始得进士,高宗称之为“老名士”,命值上书房,擢礼部侍郎。他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拘于“温柔敦厚”的“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少数篇章也反映人民疾苦。此书选收自上古至隋代诗歌七百余首,唐以前一些著名诗篇(除《诗经》、《楚辞》外)多被选录。原刻本今存《四部备要》排校本,通行本为1957年文学古籍刊行社、1963年和1977年中华书局排印、重印本。
四书通证
元张存中撰。共六卷。计《大学章句或问通证》一卷,《论语集注通证》二卷,《孟子集注通证》二卷,《中庸章句或问通证》一卷。胡炳文作《四书通》,释义理而略名物。存中因排纂旧说成此书,以附其后,故名。与《四书通》乃相互为补的两种书。《凡例》认为,《四书集注》明理用事简明为尚。胡炳文对《四书纂疏》、《四书集成》等书去其晦而取其明,则理通。此书因有见于胡炳文《四书通》详义理、略名物,于是网罗各家旧说,附于胡书之后,故名《四书通证》。引经据典,引用各家之说,一一都标明出处,极便于习读,可省检阅之烦。
法华经指掌疏事义
法华经指掌疏事义,一卷,清通理述,宝德刊行回向。
笑道论
一卷。北周甄鸾撰。甄鸾,中山 (今属河北省境内)人,出身世代官宦人家,自幼饱学、“好内典”。入仕为官,为北周开国功臣,有“开国伯臣”之称。北周佛教昌盛,不仅佛道两家多有争执,而且,由于佛教的空前发展,也危及了北周封建社会的财政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周武帝(560—578在位)灭佛事件。在灭佛事件发生前,周武帝于天和四年 (569)三月十五日,大集群臣、僧、儒、道士两千余人于正殿,议量三教利弊得失,不欢而散。三月二十日再集,四月初又集,仍争执不下。武帝责令司隶大夫甄鸾详审佛道二教,以定深浅,辨其真伪。甄鸾站在崇佛教的立场,于天和五年(570)上《笑道论》,武帝集群臣详辨此论,认为《笑道论》伤害了道士,便令其在殿庭当场烧毁。至建德三年(574)五月,正式下诏毁佛道二教。《笑道论》因“不笑不名为道”而得名。原为三卷,合三十六条。三卷笑其三洞之名,三十六条,笑其道经三十六部。后来道宣将其删节成一卷。《笑道论》一书,对研究北周佛道教的矛盾斗争以及儒、佛、道三家之间的矛盾斗争均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常见版本是 《广弘明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