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樵

- 姓名:孙樵
- 别名:字可之,一作隐之
- 性别:男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孙樵(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晚唐著名文学家。字可之,一作隐之。自称家本关东(函谷关以东地区),“代袭簪缨。藏书五千卷,常自探讨,得之真诀。提笔入贡士列,于时以文学见称”。大中九年,登进士第,此后“从军邠国,忝历华资,久居兰省”。广明元年,黄巢军攻入长安,僖宗奔避岐陇。樵应诏赴行在,迁职方郎中。时以右散骑常侍李潼有曾闵之行,前进士司空图有巢由之风,樵有扬、马之文,故诏称为“行在三绝”。樵长于古文、乃韩派古文之继承者。自谓“尝得为文真诀于来无择,来无择得之于皇甫持正,皇甫持正得之于韩吏部退之”(《与王霖秀才书》,下引同)。其论文刻意求奇,谓“储思必深,摛词必高。道人之所不道,到人之所不到,趋怪走奇,中病归正。以之明道则显而微,以之扬名则久而传”。主张“词必高然后为奇,意必深然后为工”(《与友人论文书》)。其文颇有针砭时政弊病者,如《复佛寺奏》反对宣宗大兴佛寺,以为“残蠹于民者,群髡最大”,建言“已复之髡,止而勿复加,已营之寺,止而勿复修,庶几天下之民尚可活也”,其《书褒城驿壁》一文,则“恨所在长吏不肯出毫力以利民”(《梓潼移江记》);而《书何易于》则赞扬勤政爱民之清官何易于,揭露封建官场赏罚不公之弊病。储同人评其文“幽怀孤愤,章章激烈。生于懿、僖,每念不忘贞观、开元之盛,其言不得不激。按其词意渊源自出,信昌黎先生嫡传也”(《唐宋文举要》甲编卷五引)。其所作文本甚多,中和四年,樵曾“检所著文及碑碣书檄传记铭志,得二百余篇,藂其可观者三十五篇,编成十卷”(《自序》)。《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经纬集》三卷,《郡斋读书志》卷四所记同,今已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六著录有《孙樵集》一○卷。今存南宋蜀刻本《孙可之集》一○卷。《全唐文》编其文为二卷,录存于卷七九四、七九五中。生平事迹见其《自序》、《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卷四、《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六。
孙樵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当睡者醒来时
《当睡者醒来时》是威尔斯科幻小说系列中的一部。故事讲述格雷厄姆因为一次意外事件陷入了昏迷,直到二百年之后他才苏醒过来。世界历经两个世纪的演化,一切都变得让格雷厄姆不再熟悉。而更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在他昏迷期间,他自己的财产以及亲人和朋友赠与他的财产,已经在管理会的运作之下成了一个天文数字——他变成了全世界特别富有的人,同时也被拥戴成世界之王。 而苏醒以后的格雷厄姆渐渐发现,人们的生活并没有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更好,甚至完全相反。社会等级森严,贫富差距空前巨大,社会危机一触即发。进而,他也发现了管理会只不过是利用他建立自己的统治威信,而对抗管理会的革命者实际上也是为了私利在利用他。 最终,格雷厄姆驾驶飞机冲上云霄,在困惑的杀戮中坠落。在无解中获得了解脱。
习惯重于方法
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终身积累了丰富的读书治学经验,并对此问题颇有研究。他关于如何读书,如何选书,如何做学问的不少精辟见解,值得今人学习、借鉴。本书收入胡适关于读书治学的文章、演讲稿二十多篇,力求全面、准确反映反映胡适的读书治学观点和方法。
道德篇章玄颂
题“新授郢州防御判官将仕郎试大理司直兼监察御史宋鸾”序,称宋鸾撰本颂。“匡”字缺笔,宋鸾盖北宋人。以七言韵语注《道德经》81章大意,摘引《道德经》部分词句。颂文内容强调虚静并主张修炼长生。
张果星宗
《张果星宗》是一本中国传统的星命学著作,有“星学鼻祖”之称。成书于明朝时代,《四库全书》未收录,《古今图书集成》收在艺术类星命部内。这种星命术也被称为七政四余之术。该书的主要版本有清乾隆五十二年金间书业堂刊本;咸丰八年经纶堂刊本。此本未见,不知与《古今图书集成》所录者有何不同。而且《图书集成》也未题何人自辑。此书挂名张果,其实并非张果所作,其中只有果蹬问答及几篇论,署名为张果,其余的内容则系后代星命家收罗编辑而成,故内容十分宠杂。
雍正朱批谕旨
又作 《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共360卷。雍正十年(1732) 命臣下校刊,次年编成付印。乾隆初补辑,最后成书。有雍正十一年(1733)及乾隆三年(1738) 内府本、红活字本,以及 《四库全书》本行世。清代雍正朝朱批奏折选编。雍正十年(1732),为督使臣僚循规守制,敕鄂尔泰、张廷玉纂辑,以让“天下臣民展读,咸知朕图治之念,诲人之诚。”翌年次第印就,随时颁赐诸臣,乾隆三年(1738)全书成。书内拣选了历年雍正皇帝亲笔批答的223名总督以下、道员以上,及提督、总兵等地方大臣所上奏折8000余件,刊印十八函、一百十二帙、三百六十卷。卷首雍正皇帝御制序文,卷末乾隆皇帝后序。该书刊印格式为,每件端书“朱批”二字,用朱红色套印朱批原文,下面用黑色刊印奏折文字。全书按具奏人顺序编排。虽对原文多有删改,但仍为研究雍正时期历史和清代奏折制度的重要史料。原抄本现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廷内务府刊本传世。
格言联璧译注
金缨著。咸丰元年(1851)刻本,民国十五 年(1926)鸿宝斋书局重刻本。格言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凝聚了中国古代人民几千年来的人生修养与生存智慧,是一种能够给人以告诫、劝勉与激励的名言警句。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传诵与总结,这些经典格言以言简意赅、意味隽永的文字,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本书系清人金缨所编,收录格言十一种,分学问、养生、敦品、 接物、悖凶等篇,其说理之切、择言之赅,字字精准、富有哲理,确为一部济世良书,值得一一细读与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