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威廉姆斯

约翰·威廉姆斯
  • 姓名:约翰·威廉姆斯
  • 全名:约翰·爱德华·威廉斯
  • 性别: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922年8月29日
  • 逝世日期:1994年3月3日
  • 民族族群:

约翰·爱德华·威廉姆斯(John Edward Williams,1922年8月29日-1994年3月3日)是美国作家、编辑和教授。他最出名的是他的小说《屠夫十字镇》(1960年)、斯通纳(1965年)和奥古斯都(1972年),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


1922年,约翰·威廉姆斯出生于德克萨斯州北部。威廉斯的祖父母都是当地农民,继父是邮局的一名看守。少年时的威廉斯在初入大学一年级时便显露出了写作的天赋,但修读完大学一年级课程后,威廉斯从大学辍学。


随后,他先后在美国西南部几家报纸和电台供职。二战爆发后,威廉斯于1942年参军,成为美国空军的一员,在印度和缅甸先后服役共两年半时间。服役期间,他写下了自己第一部小说的手稿,本书后于1948年出版。


二战末期,威廉斯迁居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市,并进入丹佛大学学习。


1949年及次年,威廉斯获得了丹佛大学人文艺术的本科及硕士学位。就读丹佛期间,威廉斯的两本个人作品得以出版,《惟有黑夜》(Nothingbutthenight,1948年)及诗集《破碎的风景》(TheBrokenLandscape:Peoms,1949年)。前者讲述了幼年时期的创伤给人生轨迹带来的影响与恐惧。


1950年前后,在完成丹佛大学的人文艺术硕士课程后,威廉斯进入密苏里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方向:英语文学),与此同时在该校担任教职。1954年,他获得了该校该专业的博士学位。


1955年,威廉斯回到丹佛大学任助教,随后成为该校创意写作训练课程(CreativeWritingProgramme)的系主任。


1960年,威廉斯的第二部小说《屠夫十字镇》(Butcher"sCrossing)出版,小说讲述了一段1870年代发生在堪萨斯州的荒野冒险故事。


1963年,威廉斯编纂及作序的文集《文艺复兴时期的英语诗歌》出版。1965年,威廉斯的第二部诗集——《不可或缺的谎言》(TheNecessaryLie)面世。


与此同时,他创办了杂志《丹佛大学季刊》(后更名《丹佛季刊》)。直到1970年,威廉斯一直参与该刊编辑工作。


同年,知名文学出版社VikingPress出版了威廉斯的第三本小说——《斯通纳》(Stoner)。小说描述了一个在密苏里大学担任英语教授的学者的故事。


1972年,同样是VikingPress,出版了他的第四本小说《奥古斯都》(Augustus),刻画了凯撒大帝暴虐统治下的古代罗马。本书获得了当年度的美国国家图书奖-虚构类(NationalBookAwardforFiction)。与本书一同分享该奖项的另一作品,是作家约翰·巴思(JohnBarth)的《客迈拉》(Chimera)。


1985年,威廉斯从丹佛大学退休。


1994年,罹患呼吸器官衰竭症的他在位于阿肯萨斯州的家中去世。去世时,威廉斯正在创作的第五部小说《理性的憩息》(TheSleepofReason)尚未完成。

约翰·威廉姆斯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犹大之窗

犹大之窗

作者约翰·迪克森·卡尔。作者只用十几页篇幅介绍案情,然后迅速转至法庭的审理和辩论过程。亨利·梅利维尔爵士大显身手,使得这一经典的密室故事精彩环生,令人目不暇接,大呼过瘾!约翰·迪克森·卡尔(1906—1977),史上最伟大的推理小说作家之一。吉姆·安士伟第一次去见未来的岳父胡弥。忐忑不安的小伙子接过胡弥递来的威士忌,没想到喝了一口就昏倒在地。醒来后,他发现胡弥已经倒地身亡,胸口插着一支箭,正是原来挂在墙上的一支,箭上只有安士伟的指纹……屋子的房门从里面紧锁,窗户也从里面闩好——于是在这不省人事的十五分钟,安士伟成了案件唯一的疑犯。作为吉姆的律师,名侦探HM爵士决心为他洗清罪名。于是,在法庭上,HM凭着自己过人的推理能力,一点点接近了真相。

樗隐集

樗隐集

元代诗文别集。胡行简撰。《樗隐集》原本久已不见传世,明人焦竑《国史经籍志》收入元明之间的文集相当完备,但也未列入本集。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胡行简诗文若干篇,重辑为《樗隐集》6卷,并将其编入别集类。明人王祎曾为胡行简撰《樗隐记》,据此可知“樗隐”是胡行简居室之名,胡行简曾自言:“樗隐者,吾之托以自志也。樗,不材木也,无所可用,是以能终其天年也。”以上便是《樗隐集》题名的含意。卷1为五七言古诗、五七言律诗、七言绝句,卷2—3为记,卷4为记、序,卷5为序、说,卷6为铭、题跋、碑、传、墓志铭、行状。胡行简的诗传世不多,缺乏特色;他的文章以记最多,行文简约,文理周密。

玉堂丛语

玉堂丛语

亦作《玉堂丛话》8卷,明焦竑撰。焦竑平生著述宏富,此书是其最后一部著作,他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为本书作序,第2年即谢世。此书是他死后由其门人编辑行世的。“玉堂”是翰林院的别称,此书因专记翰林故事,故称《玉堂丛语》。《玉堂丛语》实则是明代万历以前的翰林人物言行录,顾起元序称:“《玉堂丛语》若干卷,太史澹园先生以其腹笥所储词林往哲之行实,仿临川《世说》而记之者也。此书系仿《世说新语》体例,专记明初以来翰林诸臣遗言往行,分“行谊”、 “文学”、 “惑溺”、 “仇隙”等五十四类,体例简净。谢国桢谓此书实较何良俊《何氏语林》、梁维枢《玉剑尊闻》等书为善。

钦定皇朝礼器图式

钦定皇朝礼器图式

《钦定皇朝礼器图式》18卷。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允禄等奉敕修撰。乾隆三十一年命群臣重校。前有乾隆己卯所作御制序及群臣进表等,分祭器、仪器、冠服、乐器、卤簿、武备6类,每类以下再分若干细目。每种器物皆绘制器物图形,右列说明文字,图文并茂,一目了然。从中可以看出爱新觉罗家族各种仪礼的规格、发展及变化。有满汉文殿刻本。

地藏菩萨经

地藏菩萨经

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篇幅甚短,仅二百余字。谓地藏菩萨在东方琉璃世界,见地狱众生受苦,故来到地狱,与阎罗一起断案。并谓凡造地藏像、写地藏经、称地藏名者,皆得往生净土。舍命之日地藏菩萨当亲自来迎,常得与地藏菩萨共同一处。此经与民间流行的地藏菩萨信仰及敦煌地区广为流传的三阶教有关。中国历代大藏经均未收入,仅存于敦煌遗书中。后被日本《大正藏》收入第八十五卷。

新华严经论

新华严经论

凡四十卷。唐代李通玄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六册。本书系就实叉难陀所译之新华严经明其玄旨,并随释经文而成。初于文前立依教分宗、依宗教别、教义差别、成佛同别、见佛差别、说教时分、净土权实、摄化境界、因果延促、会教始终等十门。次释经文,先总叙经意,二明经宗趣,三明其教体,四总陈会数,后释其文义。本论与法藏等论相比,颇多特殊之处。如法藏等谓华严经之说处说会及品数为七处九会三十九品,本书则为十处十会四十品。法藏之主旨在成就事事无碍,本书则阐发凡夫一生感得心内理智不二之佛等。撰者殁后,唐大历九年(774)二月,僧广超于逝多寺合写本论与十二缘生解迷显智成悲十明论,流通于并汾之地。大中年间,开元寺僧志宁合经与论,题为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共一二○卷。宋乾德五年(967)以其义类尚嫌繁衍,慧研奉帝旨,整其漏略,重新开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