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祎

王祎
  • 姓名:王祎
  • 别名:字子充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义乌
  • 出生日期:1322
  • 逝世日期:1374
  • 民族族群:

王祎(1322~1374),字子充。明初散文作家。其家族早居太原,五代时迁徙会稽,后至义乌,或为学、或入仕,代不乏人。王祎少秀爽敏惠,初从祖、父学,稍长从柳贯学,后又拜在黄溍门下,深为黄所器重,属以斯文之任。元末,睹时政衰敝,往大都上书时宰,未报,归隐青岩山中。明太祖进军浙东,征为中书省掾,进《平江西颂》,改授江南儒学提举,司校理,迁侍礼郎,兼引进使,寻掌起居注,出为南康同知,多惠政。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上疏建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诏修《元史》,与宋濂同为总裁官,书成,擢翰林侍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奉使吐蕃,未至召还。谕招抚云南,梁王不从,遂遇害。惠帝建文(1399—1402)中,赠翰林学士,谥文节。英宗正统(1436—1449)中,改谥忠文。


他为文富赡不如宋濂,健爽不如刘基,但却以明密谨朴著称。如《书郑子美文集序》、《黄子邕诗集序》、《赠陈伯柔序》、《汉南北军记》等均有这样特点。但其文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弱点:一是黄宗羲所指出的,“有意于博洽”,而“多非自然”(《明文授读》);二是郑瑗所指出的,“精密而气弱”(《井观琐语》)。所以,其文的成就远不能比拟宋濂、刘基。另外,宋濂为其集作序尝称其文凡三变:“初年所作,幅程广而运化宏。


祎壮年出游,经历丰富,多借记游之作摅写其情志怀抱,如《七月八日同季高东归述怀》诗云:“蚤年志湖海,嘉遁非所甘。驱车燕赵北,弭节吴越南。季子夸远适,虞卿劳负儋。谓将风翮翔,讵能辙鳞淹……”其《长安杂诗》云:“淑灵之所钟,宜有异人作。如何千载间,踪迹转萧索。姬旦不复生,三代已云邈。后来王佐才,劳我思景略。”可见诗人是以“王佐才”自诩的。其作品中还有许多描写地方风物的小诗,如《临漳杂诗》十首等。祎诗质坚体洁,颇见才情,五律多佳句,如“地临冬少雪,海近夜多风”,“茉莉头围白,槟榔口沫红”,“不雨犹穿屐,因暄尽佩香”(皆见《临漳杂诗》)。祎在越派诗人中影响较大,俞宪说:“忠文诗平易切实,然在当时与宋潜溪(濂)首倡浙东,功不可泯。”(《盛明百家诗选》)著有《大事记续编》。诗文收入《王文忠公集》。《明史》卷二八九有传。

猜你喜欢的书

沉思录

沉思录

古罗马皇帝、新斯多亚派哲学家马可·奥勒留的主要伦理学著作。亦译为《自省录》。约写于公元170年。书凡十二篇。以格言形式陈述。马可·奥勒留在书中歌颂“自然”或“本性” ,认为这是道德的来源和理想。他说,“一切自神而来的都充满了神意,连从运气而来的都不是与本性分开的,或者说都不能不与神意所命的事物交织和牵连着。一切都由此流出。” 他这里所谓的 “本性” 就是人格化了的“神” ,就是“上帝” 。他认为“神” 或“上帝” 确实是存在的,它是“善和公正的美” ,它在“关心人类的事物” ,而“把一切办法都放在人的能力之中,使人不至于堕入真正的祸恶中” 。因此,他宣扬命运神定论,鼓吹服从神意,安于命运,而接受一切境遇,忍受不幸。认为,每个人的命运遭遇都是符合“自然”或“本性” 的,强求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社会地位是无益的、违反神的意志的。他主张人要摒除一切情欲(意欲),抛弃烦恼,克己律身,“过合乎本性的生活” 。他指出,“不作不合群的事” ,我要“引导我自己趋向于那些和我同类的事物,並且我要转移我所有的能力到共同利益上去” 。认为如此而作,那“生活一定是幸福地向前流” 。但他所谓的趋向于“共同利益” ,不过是奴隶主国家“所指派的一切” 。他宣扬人生短促,要“静观自身” ,始终保特自己的“善良、谦和、真诚、明理、平和、豁达”之品格。要“友爱、仁慈” ,就是在离世之时,也不要对人“欠一分亲爱” 。他要求人们以自我沉思、内省达到道德上的完善。

音论

音论

三卷。《音学五书》之一,清顾炎武撰。《音论》是综述音韵学源流的著作,“盖五书之纲领也。”凡三卷十五篇。上卷分三篇:一、《古曰音今曰韵》;二、《韵书之始》;三、《唐宋韵谱异同》。中卷分六篇:一、《古人韵缓不烦改字》;二、《古诗无叶音》;三、《四声之始》;四、《古人四声一贯》;五、《入为闰声》;六、《近代入声之误》。下卷分六篇:一、《六书转注之解》;二、《先儒两声各义之说不尽然》;三、《反切之始》;四、《南北朝反语》;五、《反切之名》;六、《读若》;共为十五篇。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

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南朝。《真诰》卷五称:「道有九真中经老君之秘言也」;《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九真中经黄老秘言一卷」,皆指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二卷,收入正一部。又《无上秘要》等书亦常引此经。经文上卷收入三篇道法。一、《太上帝君九真中经》,言存思人体内九真五神,使镇守九宫五脏之法。 二、〈中央黄老君八道秘言章〉,言修行八道秘言法。其法以八节之日,入室存思礼拜三元君、八帝君等神灵,可致飞升成仙。 三、〈太素上清致帝君五神器法〉,其法以戊己日闭目存思东方青气化生二青童,修之十八年,可致白日升天。经文下卷有七篇道法。一、〈太上玉晨郁仪奔日赤景玉文〉、〈太上玉晨结璘奔月黄景玉章〉,此二篇言高奔日月二景之法。其法择日存思日中五帝、月中五夫人等神灵,可召致日月之神,修行五午,即飞奔日月。 二、《太上八景四蕊紫浆五珠绛生神丹方经》,言炼制「绛生神丹」之法。此丹以二十四种矿物药炼制,篇内详载其选药、配方、丹房设置、火候及服饵方法。 三、〈太一饵瑰葩云霄神仙上方〉、〈太一玄水云华浆〉、〈太一四镇圆方〉、〈太一胎精菖蒲圆散方〉。四篇所载皆为治病补益之实用药方,配料以草药为主,亦用动物或矿物药。以上十篇道法,涉及思神、炼丹、医药等方术。

张献忠陷庐州记

张献忠陷庐州记

熹烈之时,屡岁荒旱,死亡载道,民不堪命,以致流贼蜂起三秦。贼之首领百余人,大者万余人,亦有数千人者;小者千人,亦有数百人者。势小则合,势大则分,攻城略地无虚日。独李自成与张献忠称渠魁。闯贼陷秦、晋、楚、豫后,流燕京,逆天作难。八贼陷河南、江北、湖广、四川,所陷州邑奸淫掳掠,焚杀惨毒,经过之处即成丘墟,无复人烟。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中国南宋高宗等四朝史。李心传(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撰。分甲、乙两集,分别成书于嘉泰二年(1202)和嘉定九年(1216)。有《函海》本及《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木活字本,光绪二十一年(1895)会稽孙星华据殿本翻刻,并参照归安陆心源藏影宋本作了校改,1937年商务印书馆又据孙刻本排印。取宋南渡以后事迹分门类编,分为甲乙二集,体例实同会要,与作者另一著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互相经纬。于高、孝、光、宁四朝礼乐刑政及职官、科举、兵、农、食货皆有记载,且多有《文献通考》、《山堂群书考察》及《宋史》诸志所未载者。

佛说沙弥十戒仪则经

佛说沙弥十戒仪则经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摄颂沙弥戒品威仪,共计七十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