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洛夫

- 姓名:克雷洛夫
- 全名:伊凡·安德列耶维奇·克雷洛夫
- 性别:男
- 国籍:俄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769年2月13日
- 逝世日期: 1844年11月21日
- 民族族群:
9216 伊凡·安德列耶维奇·克雷洛夫(Иван Андреевич Крылов;1769年2月13日 - 1844年11月21日),俄国寓言作家。生于一个军医家庭。9岁丧父后就开始做工,没受过多少正规教育。1782年迁居彼得堡,任税务局办事员。同年写成第一部喜剧《用咖啡渣占卜的女人》,从十几岁就写剧本。1786至1788年完成了《疯狂的家庭》、《前厅文人》、《恶作剧的人们》等喜剧,讽刺贵族生活空虚和放荡无羁。1789年创办讽刺杂志《精灵邮报》,1792年与人合办《观察家》杂志,因抨击君主专制、农奴主的残酷、贪官污吏、贵族的骄奢淫逸,两杂志先后勒令停刊。1794至1801年间被迫离开彼得堡流亡外省。这期间他写了滑稽剧《特鲁姆夫》(又名《波德希巴》(1799—1800),讽刺保罗一世及当时流行的德国热。1806年回彼得堡,开始写寓言,还写了几个喜剧,其中最著名的是讽刺盲目崇拜法国的《小时装店》(1807)。1809至1843年间共作200余篇寓言。第一部寓言集于1809年问世。1811年《克雷洛夫寓言》第二集出版。他的寓言充满民主精神和民族特点,讽刺辛辣、语言明快犀利、嘲讽社会和人们的痼疾。他的寓言对普希金、涅克拉索夫、果戈理和射德林等有良好影响。
克雷洛夫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卿卿如晤
《卿卿如晤》是一篇悼亡手记。这是路易斯痛失爱妻之际,在那些“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午夜”里写下的文字。《卿卿如晤》是路易斯对生和死、信托的失丧与重建等人生母题的深刻思考,包括了他对那一段悲恸岁月进行的鞭辟入里、诚挚坦率的内省;同时,这又是一份细腻真实人心灵记录,展示了他在苦难面前怀疑生活意义的挣扎之旅,也再现了他如何重新归正信仰、心存坚忍奔跑天路的生命之迹。本书问世以来,即以灵性而细腻的语言、真挚而强烈的情感吸引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读者,成为治疗人们的心灵伤痛的一剂“恩典良药”。有人说,这是迄今为止讨论悲痛问题最好的一部作品。
葵书
十六卷,清王桂撰,刘琦解,李仪鹏释义。写于乾隆甲戌年(公元1754年),是一部研究治军、救灾、勤王、农桑、经史子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奇书。是书初刻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以其博大精深,不胫而走。邓州刘琦为之作《溓壁解》,解梁李仪鹏为之笺注并作《释义》。咸丰初年李仪鹏意欲再刻时,礼部右侍郎曾国藩为之写序。书设四纲、十六目、一百六十子目,子目之下或数条,或十数条。刘琦解、李仪鹏释义散附原文之下。其内容,自厚生、正德之常经、整军、勤王之远略乃至经史子集之奥赜,凡益国利于民用者,靡不探究发挥。曾国藩称“其所谓《葵书》也者,以为葵一微物,睠睠向日,匹夫报国,义亦如之。……其文体无所规摹,句锻而字鍊之,征引故实,博极群书。”民国八年(1919)排印本。省图藏。
骆驼经
童华著。华字心朴, 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曾于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办理屯田与军运。河西郡军需官杭州人杨载揆善驯养骆驼,作者就教于杨及当地牧民,著成比书。约成书于雍正十年(1732)。其内容为相驼之法, 牧养知识和治驼之方。有清雍正刻本,又收入《童氏杂著五种》。
金花女
明代传奇剧本。作者佚名。未见明清诸家戏曲书目著录。写青州书生刘永,年少多才,娶金花女为妻。因家境贫寒,金花常遭兄嫂的凌辱。刘永欲赴试,金花向兄嫂借贷,不允。夫妇相偕入京,途中遇强人抢劫,金花投水。后2人遇救。金花返兄家,誓不再嫁,其嫂逼迫她上山牧羊。后刘永及第授官,途经金花女投江处致祭,不意在南山与她相会,夫妇团圆。这是潮调剧本,梨园戏、潮剧仍有此剧目。今存明万历间刻本《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明本潮州戏文五种》据以影印。
查东山先生年录
一卷。清沈起辑。沈起字仲方,明清之际浙江嘉兴人,为谱主弟子。谱主查继佐(1601—1676),字伊璜,号兴斋,学者称东山先生。浙江海宁人。明崇祯六年 (1633年)举人,曾任南明鲁王政权兵部职方主事。明亡后从事讲学著述,弟子逾千人。康熙时以庄廷明史案牵连入狱,释放后改名左伊,号非人。著有《罪惟录》、《东山国语》、《鲁春秋》等书。此谱记谱主事迹较详实,于谱主参加抗清活动、著述、讲学及入狱之事均有所记述。咸丰年间,海宁人张涛得此谱稿本,又与谱主后裔孙查毂为之注补。前列有征引书目,末附翁广平撰《书湖州庄氏史狱案》一篇。此谱有1916年刘承干刊 《嘉业堂丛书》本。
御纂性理精义
十二卷。清胡广奉纂。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决定编修是书。胡广等受命编修《性理大全书》,书成庞杂冗长,唯恐贻误后代。又特命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等,刊正其书,亲加理订,并时以己意,综合成书,名曰《性理精义》。康熙五十四年八月四日,书成表进。五十六年二月初一日,亲为制序颁行。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谕令各省督抚学政,转地方官,及各学教官,于书院家塾以《性理精义》、《圣谕广训》为课读讲习之要。是书汉本,《四库全书》已着录。此国本则当时满州儒臣所译,唯不着姓名爵里。其奉旨开列诸臣衔名,此满本遗漏武英殿缮写,翰林院编修,徐葆光一人。是书共分十二卷:一卷,太极图说;二卷,西铭、正义;三卷,皇极经世书;四卷,易学启蒙;五卷,家礼;六卷,律吕新书;七八卷,学类;九卷,性命类;十卷,理气类;十一十二卷,治道类。书的格式、体裁,皆与汉本相同。其翻译有新旧之分,旧法大要在人物名词,多对音不翻,如人名、地名、书名之类,然书籍之类,间也有译之者,如《西铭》、《易学》、《启蒙》,对音不译,《通书》、《正蒙》,对音又添书字。《太极图说》、《律吕新书》与《御纂性理精义》半对音,半译义。《皇极经世书》、《家礼》、以及《学类》、《性命》、《理气》、《治道》等类,光译义不对音。以上,清初旧法就是这样的。但到乾隆时,增订,新语,始将对音,旧语应改翻的,陆续制定,如本书《性理精义》,译为(满文略)。有康熙内府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