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中

- 姓名:程大中
- 别名:字拳时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应城(今属湖北)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程大中,清代学者、诗人。字拳时。应城(今属湖北)人。生卒年不详。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官蕲州学正、清溪知县。他精通经史,曾采辑诸书之文,与《四书》相互发明,凡朱熹《集注》所引有误的,或《集注》未发而义可参订的,都一一勾稽注明,成《四书逸笺》6卷,受到时人的好评。他的诗题材虽不外写景、送别、酬唱等,但感情深挚,无忸怩作态之笔。他的写景诗,也大都真切自然,如《长湖舟中》:“扁舟东下月清微,野水空濛独鹜飞。一片寒光摇不定,黄梅村路客初归。”以寒光摇曳为背景,写野鹜孤飞,行客初归,画面鲜明而诗意朦胧,有含蓄蕴藉之美。著有《在山堂全集》。
程大中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折狱龟鉴
又名《决狱龟鉴》。中国古代有关刑事检验的案例汇编。郑克著。约南宋初年开始印行,后多次刊行,明、清分别被收入《永乐大典》、《四库全书》。郑克,字克明,曾任北宋建康府上元县尉,南宋湖南提刑司干官,熟知历代史传和当时狱政。本书是以五代和凝、和父子所著《疑狱集》为基础,收集旧文,加以增补而成,共20卷,276条,共收案例故事395件,分释冤、辨诬、鞫情、议罪等20门,明《永乐大典》中虽载有全书,但各卷的界限不清,清代收入《四库全书》时,对全书进行了校订,分为八卷。
医暇卮言
医论著作。二卷。清程林(云来)辑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此书以辑录医林掌故、笔记为主。程氏以天人合一之理,分述治法、本草、养生、气功等内容。书中以五脏之积为例,介绍治积宜先理气之法。以医话体裁论述日月星辰、风雨寒暑、天地物理、阴阳五行、万物生化、形神脏腑、脉证方药等内容,约二百余则,二万余言。其中还收载部分药物方论及肿、胀、痰、积等疾病证治。此书杂录各有关医药典故,并予述说,演成此帙。在杂谈自然、物理现象及释医中,虽然搜集了较多放失旧闻,但也掺杂了一些糟粕性内容。现有清抄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紫玉钗
高阳著。本书收作者的"紫玉钗", "章台柳", "藕丝心莲"和"桃花扇"四篇中短篇小说。四个感人至深又恼人至极的爱情故事,四对人人歆羡的才子佳人:霍小玉与李益;李香君与侯方域;柳青青与韩翃;王一姐与郑板桥。可奈何佳人情深,才子薄幸。欢聚时,愿作鸳鸯不羡仙;离别后,郎心如铁,而美人枯等,只守着一支钗、一把扇,空留念想。小说改编自唐人传奇《霍小玉传》《章台柳传》以及明清传奇《桃花扇》。比起前人旧作,此书情节更丰富,人物更饱满。
法华经三大部补注
宋从义撰并序,赵时逢题记。玄义注三卷,文句注七卷,止观注四卷,内题天台三大部补注。前附箇条二卷。法华三大部补注收于卍续藏第四十三、四十四册。本书补注智顗之法华三大部(妙法莲华经玄义、妙法莲华经文句、摩诃止观)及荆溪湛然注释三大部所作之法华玄义释签、止观辅行传弘决等书中所缺略者。前三卷内容系补注玄义及释签,列举‘释签云台岭’以下五百五十余项。第四卷至第十卷补注法华经、法华文句及法华文句记,列举‘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以下一千五百十余项。十一卷至十四卷补注摩诃止观及止观辅行传弘决,列举‘辅行云济行之教有宗信教堪辅行’以下八百五十余项。此外,同为法华三大部之注释书另有南宋法照撰法华经三大部读教记二十卷,收于卍续藏第四十三册,系援引经说及天台一家之祖释,而加以补释。
法华经要解
法华经要解,宋戒环解,及南序,内题妙法莲华经解,前附弘传序注,宋祥迈撰。 佛典注疏。北宋宣和元年(1119)戒环撰。二十卷。是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的注释书。将经文科为三分:初序分一品;二正宗分十九品;三流通分八品。正解经文中,先列经文原文,再依次疏解。此书是华严宗人最早疏解《妙法莲华经》的著作。见载于明、清诸版大藏经。
金刚般若经挟注
又名《挟注金刚经》。佛典注疏。作者不详。原著卷数不详。首尾均残,存二百九十八行。原卷失题,据内容拟题。所疏为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经》,自“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起,至“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经文以大字抄写,注释附于经文下,作双行小字。文字简练,释义甚精。历代大藏经均未收,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