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聪

- 姓名:张志聪
- 别名:字隐庵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浙江钱塘(今杭州市西)人
- 出生日期:公元1610
- 逝世日期:约1674年
- 民族族群:
张志聪(公元1610—约1674年),字隐庵,浙江钱塘(今杭州市西)人。明清之际医学家。祖居河南,九代世医,自称张仲景后裔。一说卒年为公元1685年。
张氏博览群书,勤求古训,深研医学经典,“童而习之,至于耄期,未尝倦学”。治学主张“先难其所难,而后易其所易”,因此对《素问》、《灵枢》等古典医籍钻研较深,但同时反映出一定的尊经法古的思想倾向。张氏在当时构筑侣山堂以广招同道,讲授医学,影响很大,“游其门者,多成良医”;同时擅于发挥集体智慧,集众人之力,研读文献,撰述著作,如《素问集注》、《灵枢集注》等。
张氏在学术上师承卢之颐,属伤寒学派。强调阴阳,主张运、气,从事《伤寒论》、《本草纲目》之研究能自成一家之言,对陈修园等清代中医学传统派医家影响很大。专著有《侣山堂类辨》、《伤寒论集注》、《本草崇原》等。
[正 史]
张志聪,字隐庵,浙江钱塘人。明末,杭州卢之颐、繇父子著书,讲明①医学,志聪继之。构侣山堂,招同志②讲论其中,参考经论,辨其是非。自顺治中至康熙之初,四十年间,谈轩、岐之学者咸归之。注《素问》、《灵枢》二经,集诸家之说,随文衍义,胜明马元台本③。
又注《伤寒论》、《金匮要略》,于《伤寒论》致力尤深,历二十年,再易稿始成。用王叔和原本,略改其编次。首列六经病④,次列霍乱易复并痓、湿、暍⑤、汗、吐、下,后列辨脉、平脉,而删叔和序例,以其与本论矛盾,故去之以息辨。驳辨成无己旧注,谓:“风伤卫,寒伤营,脉缓为中风,脉紧为伤寒。伤寒,恶寒无汗,宜麻黄汤;中风,恶风有汗,宜桂枝汤,诸说未尽当。而风、寒两感,营、卫俱伤,宜大青龙汤为尤谬。”其注,分章以明大旨,节解句释,兼晰阴阳血气之生始出入,经脉藏府之贯通循行,使读论者取之有本,用之无穷,不徒求之糟粕,庶免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也。
又注《本草》,诠释本经,阐明药性,本五运六气⑥之理。后人不经臆说,概置勿录。
其自著曰《侣山堂类辨》、《针灸秘传》。志聪之学,以《素》、《灵》、《金匮》为归,生平著书,必守经法,遗书并行于世,惟《针灸秘传》佚。
《清史稿·张志聪传》卷五○二
[注 释]
①讲明:讲解发明。②同志:志同道合者。③明马元台本:明代医家马莳(字元台或玄台)有《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和《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各9卷,是最早的全注本。前者注释错误较多;后者注释较好,多为后世医家所参考。④六经病:指人体六经脉(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之病。⑤暍(ye):中暑,伤暑。⑥五运六气:以天干地支、阴阳五行与人体经脉相配属,从而判断一年气候之变化与疾病发生的关系的中医学理论。
[相关史料]
康熙间,钱塘为医薮①,如志聪,尤推重。游其门者,多成良医,尝与诸弟子讲学于侣山堂。时世栻道已盛行,一闻志聪讲学,幡然②从之游,技大进,竟与志聪齐名。二人恐医学之失传,各出心得,著书行世。……
张隐庵、高士宗皆钱塘人,各出手眼,发前人所未发,为汉后第一书。其于《伤寒·凡例》又称:志聪所著,超出群书之上。其为医家倾倒如此。
《杭州府志》卷一五○
从前注家,每于经文极难理会之处,强经就我,阙疑者居其半。惟隐庵《集注》体贴入妙,凡经中章节字句,均释得融洽分明,不愧长沙③贤裔。
隐庵与高士宗所著各书,陈修园亦未全读,观《修园十六种》可见矣。然辨证释方,已高出前代名医。凡时下狂瞽④之谈,铲削殆尽,非力学好古,诵法张、高者不能。学者苟得张、高之一体,则获益已不浅云。
清·浙江官医局《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增补凡例》
志聪字隐庵,卢之颐弟子,自称南阳⑤后裔。于《内经》、仲祖书⑥童而习之,白首始获其要。乃昼思夜梦,又积二十年,方成是集。
清·曹禾《医学读书志》卷下
隐庵先生者,仲贤之后裔,童而习之,至于耄期⑦,未尝倦学。首注《伤寒论宗印》,次及《灵枢》、《素问》、《本草》、《金匮》诸书,以开后学。而伤寒之理,至暮年益精,复注《伤寒纲目》。余伏而读之,因曰:“本论以《灵》、《素》为宗,故理深而法备;纲目以《灵》、《素》为干,故意尽而旨明。使未潜心黄帝之书者,未免有深远之叹,奈何?”隐师执余手而商之曰:“必如何而能令浅深皆可入道?”余曰:“朱子⑧集注,前辙可师,何难?删繁就简,深入浅出,俾后之学者,因证而知气候⑨之出入,因治而识经脉之循行。庶正路可由,不入旁门家伎⑩矣。”隐师首肯再三,于是更为集注。奈稿未成,而遂抱肺病以逝。
清·张志聪《伤寒论集注·高士宗序》
〔注 释〕
①薮(sou):人或东西聚集的地方。②幡然:剧变貌。③长沙:指张仲景。仲景曾任长沙太守,故有“张长沙”之称。④狂瞽:愚妄无知。⑤南阳:指张仲景。仲景是东汉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⑥仲祖书: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等书。因自称其后裔,故呼“仲祖”。⑦耄(mao)期:犹晚年。耄,年老。⑧朱子:指南宋朱熹。⑨气候:指一年的24节气与72候。亦泛指时令。中医学认为,气候失常,不能应时而至,也是致病因素。⑩家伎:亦作“家妓”。豪门大户家中所蓄养的歌妓。
猜你喜欢的书
字母杀手俱乐部
本书是幻想小说大师科尔扎诺夫斯基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和他的其他作品一样,以哲学、语言学和科学为基础展开沉思。“字母杀手俱乐部”是一个秘密社团,他们为保护其观念的纯粹性,拒绝把任何东西写到纸上。每周六,成员们会在一间摆满空书架的房子里见面,发展其愈发不太可能也愈发完美的观念:一位随角色消失的演员排演的哈姆雷特;被服饰变化所打乱的中世纪教士的双重生活;一个囚禁人的心灵并征用其身体的机器世界;一个已死的罗马抄写员被困在冥河的此岸……俱乐部成员们相互之间充满了猜疑,陷入观念中无从脱身。
潘黄门集
晋潘岳撰。一名《潘安仁集》。诗文别集。一卷。初刊于明万历年间。诗文赋合收。潘岳与陆机齐名,注重形式。诗以写哀吊内容见长,善叙哀情及用精美的辞藻描写景物。其文与陆机时称“潘陆”。内容单薄,题材狭窄。今存作品除《寡妇斌》、《悼亡诗》等善叙哀情之名篇外,还有诔、哀辞、祭文等二十余篇。作品多是抒发愁思情怀之作。其清绮哀艳之风,别具一格。语言华美明畅,文笔轻敏灵浅。《潘黄门集》为明末人张溥所辑。《隋书·经籍志》著录《潘岳集》10卷,两《唐书》著录并同。南宋尤袤《遂初堂书目》著录《潘岳集》,不注卷数。《宋史·艺文志》著录《潘岳集》7卷。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
鲲溟诗集
诗集。明郭谏臣(1524—1580)撰。四卷。谏臣字子忠,号鲲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进士。曾官袁州推官、吏部主事、员外郎、江西布政司参政。罢归后起郧阳巡抚,未上而卒。谏臣为官刚直,先后劾严世蕃、忤张居正。屡疏陈事,多持正。是集为其子元望所编。此本为其五世孙鸾重刊。含古近各体诗六百七十一首。集中诗《江村寒食》、《归舟晚眺》、《雨中新柳》等,皆婉约閒雅,有范成大,陆游之遗风。王世贞则称“其词咸调畅清丽,句稳而字安,不露蹊径。而近体尤讽讽可咏。”有《四库全书》本。
中国通史(第十卷)
白寿彝总主编,共12卷、22册,1400余万字,系统地论述了自远古时代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本书开创了一种新的综合体史书体裁,其中包括编年体、传记体、纪事本末体、图版语表体、史论体及章节体。全书从1979年开始,在数万名专家学者20年的努力下,于1999年全部出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年来部头最 大、水平最高的一部通史著述。《中国通史 第十卷——中古时代·清时期(上下)》上册论述了清朝天命元年(1616)努尔哈赤建国起,迄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开始的历史。本书分为甲、乙、丙三编,甲编叙述了清史的有关史料、档案情况;乙编则是对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各民族发展情况及民族关系的综合论述;丙编典志对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对这一时期生产关系中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作了多视角的研究分析,对这一时期商人、商业、商镇的发展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下册主要是清皇朝建立初期至1840年这一时期重要人物的传记与自然科学各门学科的发展情况的专题论述。本书论述了这一时期在政治、军事、学术文化方面较为重要的人物,如清皇朝的创建者努尔哈赤及其事业的继承者皇太极等,在政坛上煊赫一时的权臣多尔衮、鳌拜等,在政治军事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郑成功、李定国、吴三桂等,在学术文化方面卓有建树的一代宗师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戴震、钱大昕等,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曹雪芹等。
绥广纪事
广东久遭寇乱敝甚予为计处吏治颇殚心力又推殷石汀为总督经略其地遂以底宁凡予所筹划不能悉记惟疏书一二尚存特录藏之备故实云
地藏菩萨本愿经译注
梵名Ks!itigarbha -pran!idha^na-su^tra 。凡二卷。略称地藏本愿经。唐代实叉难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本经叙说地藏菩萨之本愿功德,及本生之誓愿,强调读诵此经可获得不可思议之利益,消灭无量之罪业。计分十三品: (一)仞利天宫神通品,(二)分身集会品,(三)观众生业缘品,(四)阎浮众生业感品,(五)地狱名号品,(六)如来赞叹品,(七)利益存亡品,(八)阎罗王众赞叹品,(九)称佛名号品,(十)校量布施功德缘品,(十一)地神护法品,(十二)见闻利益品,(十三)嘱累人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