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应时

孙应时
  • 姓名:孙应时
  • 别名:字季和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余姚(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1154
  • 逝世日期:1206
  • 民族族群:

孙应时(1154—1206),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又号竹隐,余姚(今属浙江)人。八岁能文,师事陆九渊。早入太学,登淳熙二年进士第,调台州黄岩尉,有惠政,常平使者朱熹重之。继为泰州海陵丞,丁父忧,服除,知严州遂安县。绍熙三年,丘崈帅蜀,辟入制幕,知吴曦之将叛,人服其先见。庆元中,知常熟县,为郡守捃摭贬秩。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任而卒,年五十三。应时学问深醇,自游太学已为士友所推,登科以后,声誉蔼然。与兄应求、应符皆以文学知名当世。朱熹谓其《读通鉴》二绝“甚佳”(《困学纪闻》卷一八)、《湖山》诸诗“语意清远”(《吴礼部诗话》)。刘过《寄竹隐先生孙应时》称其“江山绕楼诗句好,奔走万变同驰驱。大书小草各有态,雷电震耀莺花姝”。著有《烛湖集》十二卷,宝庆三年门人司马述刊行,原本已佚。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编为二十卷,附编其父介及其兄应求、应符诗,并录应时父子志传行状、子祖开补官省札诸篇为上下二卷。《全宋诗》卷二六九二至二六九八录其诗七卷。《全宋文》卷六五八二至六五九四收其文十三卷。事迹见杨简《烛湖先生圹志》、张溟《孙应时传》、沈焕《承奉郎孙君行状》(《烛湖集》附)。

孙应时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初真十戒

初真十戒

道教戒名。据《云笈七签》卷四十所载,初真十戒即:“第一戒者,不得阴贼潜谋,害物利己,当行阴德,广济群生;第二戒者,不得杀害含生以充滋味,当行慈惠,以及昆虫;第三戒者,不得淫邪败真秽慢灵气,当守贞操,使无缺犯;第四戒者,不得败人成功,离人骨肉,当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第五戒者,不得谗毁贤良,露才扬己,当称人之美善,不自伐其功能;第六戒者;不得饮酒过羌,食肉违禁,当调和气性,专务清虚;第七戒者,不得贪求无厌积财不散,当行节俭,惠䘏贫穷;第八戒者,不得交非贤居处秽杂,当慕胜己,棲集清虚;第九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当尽节君亲,推诚万物;第十戒者。不得轻忽言笑,举动非真,当持重寡词,以道德为务。”此十戒为初出家超俗者所受持的基本戒律。清初王常月《初真戒律》中的“初真十戒”内容基本相同,较《云笈七签》更为严格。规定凡初入道者,不论出家道士和在家道士,必须先受三皈依戒,次受老君五戒,若无破犯,经过百日之后,方可受“初真十戒”,再次方可受“三百大戒”,即“中极戒”。

燕尾须

燕尾须

短篇小说,为《侠盗鲁平》系列里的一部。《囤鱼肝油者》中被绑肉票角度的讲述。

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

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

张资平著。发表于1921年《创造季刊》创刊号。写一个旅日华侨与日妇所生的混血儿秋儿的悲惨遭遇。秋儿的母亲在丈夫死后带着女儿嫁给村中的一个老牧师。因不堪后父虐待,秋儿离家出走,在东京郊外某工厂当女工时被理事奸污,后沦为妓女。不久,又受留日学生H的欺骗,同居一月即遭抛弃。那时她已被警署注意,不能再继续卖淫,只得在寂寞的渔村里时刻怅惘地思慕着她出生的祖国。秋儿心地纯正、善良,对恋人一片痴心。作者通过她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和爱国的情思。

所闻录

所闻录

清末民初汪诗侬撰。是书广泛搜罗有清一朝各类趣闻轶事,诸如清初洪承畴、清中期和珅、晚清李鸿章,等等。尤其"李鸿章笑史",列述其出使欧洲各国之笑话,虽于史无证,多为民间趣谈,然却最为后世学者所征引。是书民国间收入《满清野史》丛书,今据以整理。

三字经训诂

三字经训诂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启蒙教材之一,相传为南宋学者王应麟著。此《三字经训诂》由清代王相增修训诂(注解),其内容多沿袭自明代赵南星注本,其取材典故广范,包括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此大字本为日本天保二年(1831)刊本。

劝善经

劝善经

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内容与《新菩萨经》大致相同,应是在《新菩萨经》的基础上改写而成。内容在于劝人日诵阿弥陀佛一千遍。本经在中国历代经录中均未见著录,历代大藏经亦均不收,仅存于敦煌遗书中。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