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根

- 姓名:摩尔根
- 全名:托马斯·亨特·摩尔根
- 性别:男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肯塔基州列克星敦
- 出生日期:1866年9月25日
- 逝世日期:1945年12月4日
- 民族族群:
托马斯·亨特·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1866年9月25日~1945年12月4日),美国生物学家。生于肯塔基州列克星敦。1882年,入州立农机学院攻读动物学。获学士学位后,去霍普金斯大学学习。1890年,以论文《论海洋蜘蛛》获哲学博士学位。1891年,任布林马尔学院生物学副教授。1904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实验动物学教授。1928年,应邀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组建生物系。一生主要专注于胚胎学、遗传学、细胞学和进化论的研究。在早期进行胚胎学的研究时,抛弃了传统的描述性和解剖学的研究方法,而借鉴物理学和化学的方法论内容,形成以实验和分析方法为主的研究品格。这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生物学研究领域,有着极大的创新意义,推动着传统的生物学摆脱不成熟的经验描述研究,而走上较为成熟的运用定量分析和实验方法的研究道路。1903年始,以实验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对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孟德尔的遗传学进行验证。利用果蝇做研究材料,辅以助手们的帮助,1915年,与斯特蒂文特和布里奇斯合著《孟德尔遗传机理》。这部著作使孟德尔理论牢固地建立在对动、植物的应用和细胞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919年,又出版《基因论》。约而言之,基因论认为,个体上的各种性状,都起源于生殖质里的成对要素(基因),这些基因相互联合,组成一定数目的连锁群;生殖细胞成熟的时候,每一对的两个基因,按孟德尔第一定律而彼此分离,于是每个生殖细胞只含一组基因;不同的连锁群里的基因依孟德尔第二定律而自由组合;两个相对连锁群的基因之间,有时会发生有秩序的交换;交换率可以证实每个连锁群里的要素呈直线排列,又可以确定诸要素的相对位置。用实验方法把孟德尔式的“非物质遗传因子”具体化、物质化,并找到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摩尔根基因论的最大贡献。连锁互换定律连同孟德尔二定律,一起构成了经典遗传学的三定律。因此,获1932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摩尔根还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任生物系系主任时,组建了一个遗传实验室,许多年轻有为的青年学者在那里被造就为出色的科学家,形成了独具特点的摩尔根学派。代表作有:《进化与适应》、《进化论批判》、《遗传与批判》、《孟德尔遗传学机理》、《基因论》、《再生》、《实验胚胎学》、《胚胎学与遗传学》等。
摩尔根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莲洋诗钞
十卷。清吴雯(1644—1704)撰。吴雯,字天章,号莲洋。薄州(今山西永济)人,原籍辽宁辽阳。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荐举博学鸿词,不中举。游食四方,足迹遍及南北。吴雯少敏慧,博览群籍,淹通经史。后因母亲去世哀痛过度而死。著有《谈龙录》、《莲洋集》等。是集,乾隆十六年(1751),汾阳刘组曾裒其全稿刻之。又以王士祯所评者别刊一小册并行。是书凡得古诗二卷,近体五卷,补遗一卷、诗余一卷、文一卷,共十卷。其诗笔触妍秀,风致俊逸,韵味悠远。在诗中,他融入了自己的情思,创造出一种清微婉妙的意境。如《遥题王咸中石坞山房》等都写出了景物特点。擅长抓住典型物象来勾画景色。精于锤炼诗句,如“白云逗残雪,忽见前峰暝。”“河流周郡白,山势入关青。”等都是为人称道的佳句。吴雯诗歌的缺点:取材比较狭窄,大体不出咏怀、写景、题赠的范围,很少反映社会现实; 气势比较薄弱。是书有 《四库全书》本。
声执
词学专著。陈匪石著,自序云:“昔释迦说相,法执我执,皆所当破。词属声尘,宁免两执。况词自有法,不得谓一切相皆属虚妄,题以声执,适表其真。”是书意在示人以作词法门。共四十八则,汇为上下二卷。上卷考论词律及作法、燕乐二十八调,阐述词由歌诗加入和声变化而来,简评前人词谱、词韵之作,详论诗韵与词韵之异及平仄、四声、句式、字句等。并旁及词风、词境和作词用笔之曲直、虚实、疏密等问题。下卷评介词学要籍,自五代《花间集》至自己所编的《宋词举》,凡23种,一一评介其内容、特色、优劣、版本等。附录汇刻词集9种,并为学词者指导门径。该书论作词之法规,颇多创见,言简意赅,嘉惠后学良多。附于南京金陵书画社1983年11月出版的《宋词举》后,另有北京·中华书局《词话丛编》本。
从征缅甸日记
清周裕著。乾隆三十二年(1767),裕以一文官随明瑞征缅,将其亲身经历及明瑞征缅经过,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写成是书。该书对自明瑞引兵深入至宋赛后及明瑞殁于阵、部属回至永昌之情况,所记甚详,为他书所不及;而对波龙银厂记述尤详,为研究缅甸史、中缅关系史和华侨史的重要参考书。有《借月山房汇钞》本和《指海丛书》本。道光二十一年(1841)由金山钱熙祚、锡之甫校梓。
佛说阿弥陀经要释
一卷,斌宗撰。今有本省尊宿斌宗法师,出生佛化家庭,幼年披剃,求法国内,留学海外,教契天台,行归净土,一生行化,几无暂息,掩关著述,不遗余力。其间所著弥陀要释文辞显畅,论理清彻,净土教义,阐发无遗,诚为今时难得佳作,惜未印行,致稽利世。自师去岁撒手西归,检点遗著,发现此释,为欲法宝不绝,慧命有继,发行流通,索序于余,聊作简介,尚希修净业者,各备一册,玩索有得,必如饥者得遇醍醐,莫不法喜充满矣。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卷上尾题无护国二字。
礼舍利塔仪式
礼舍利塔仪式,一卷,清弘赞编,附供斋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