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铚

王铚
  • 姓名:王铚
  • 别名:字性之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汝阴(今安徽阜阳)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北宋、南宋之际史学家、笔记作家。字性之,汝阴(今安徽阜阳)人,王昭素之后。王明清之父。自称汝阴遗老,人称雪溪先生,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前后在世。南渡后,寓居剡中。绍兴初,累官右承事郎,守太府丞、权枢密院编修官,纂集太宗以来兵制。书成,四年三月赐名《枢庭备检》。罢为提举台州崇道观。以七朝国史帝纪志传,益以宰执、宗室世系表,编为《宗室公卿百官年表》。九年,以《元祐八年补录》及《七朝史》上之,进右宣议郎。后所修书为秦桧所阻,不克成。进右宣教郎,充湖南安抚使参议官。十三年,献《太玄经解义》。晚年避居剡溪山中,以吟咏自娱。


铚擅长属文,诗格近温、李。其古体长篇如《寄题真州扃岫寺》、《次韵国香诗》、《追和斜川诗》诸篇,有感而发,气势畅达,近体诗如《春近》、《寒食》、《晓发石牛》等也写景工致,颇有精神(《蚕尾集》卷九、《宋诗精华录》卷三)。喜论文章,著有《四六话》,序署宣和四年作,是最早的四六话论著。其内容以评宋表启文为主,间及唐。其论四六技法,颇有见地,指出了唐宋四六的区别。关于用典,他主张“取古今传记佳语作四六”。至用语方面,主张“一字不肯妄下,必求警策以过人”,“用旧意为新语”,均不难看出江西派诗论的影响。《四库全书总目》谓:“终宋之世,惟以隶事切合为工,组织繁碎,而文格日卑,皆铚等之论导之也。”他一生著述甚富,有《神宗兵制》、《七朝国史》、《哲宗皇帝元祐八年补录》、《太玄经义解》、《国老谈苑》等,均已佚。今存《四六话》,有《说郛》本,不分卷,《百川学海》本、《四库全书》本、《学津讨源》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皆为二卷。《雪溪集》八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后世流传本仅五卷,今存《四库全书》本、知不足斋抄本、清光绪三十年李盛铎钞本。此外《默记》一卷、《补侍儿小名录》一卷及《两汉纪》亦有传本。《全宋诗》卷一九○五至一九一○录其诗六卷。《全宋文》卷三九九二收其文一卷。事迹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一八五、《宋史翼》卷二七。

猜你喜欢的书

耶路撒冷史

耶路撒冷史

由亚琛的阿尔伯特著成,共12卷,记述了第一次十字军战争及拉丁东方最初20年的历史。所谓第一次十字军战争,始于乌尔班二世克勒芒会议首倡,是西欧军事贵族集团持“收复主的圣墓,支援基督教兄弟”之名,向近东及耶路撒冷进军所引发一系列战事之总括。在众多文献中,阿尔伯特的这部《耶路撒冷史》居于显著位置,不可或缺。这部书是对第一次十字军战争记载最为详细、生动和完整的史著。它篇幅最长,数倍于其他文献,且记载最为完整,一直延伸到战后的1119年,拉丁东方的内政外交皆涵盖于其中。这部书由拉丁文写作而成,以军事战争为主线,对战场的描述翔实细微,真实地反映了近东残酷漫长的血腥冲突,对其中各色人物的描绘刻画生动到位。因为篇幅巨大,在征战这条主线之外,全书还涵盖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在内的各方面、层次的内容,其广度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维柯的哲学

维柯的哲学

维柯是西方人文科学、历史哲学的奠基人。他出生于天才辈出的17世纪,他以创建一种人类社会的科学为己任,《新科学》是他的代表作。维柯的思想影响了赫尔德、洪堡、黑格尔和马克思,更准确地说,维柯是19世纪西方哲学思想的根源。维柯是一位思想的天才,然而他不是驾驭自己思想的高手,他未能把自己原创性的、博大精深的思想系统地表述出来,这位意大利哲学家的思想光辉闪烁于他的零散论述中。 《维柯的哲学》是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美学家、新黑格尔主义者克罗齐对维柯思想的重新阐释。克罗齐在本书中提炼了维柯历史哲学的精华,深入分析了维柯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学术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其目的在于引领读者领悟维柯思想的本意,把历史哲学的研究推向更深广的层面。本书是人文科学研究的入门书,也是探究维柯思想堂奥的垫脚石。

俨山外集[四库本]

俨山外集[四库本]

文言小说丛书。明陆深撰。三十四卷。有明嘉靖陆楫刊本。此集包括《传疑录》二卷、《河汾燕间录》二卷、 《春风堂随笔》一卷、 《知命录》一卷、《金台纪闻》二卷、 《愿丰堂漫书》一卷、 《溪山余话》一卷、《玉堂漫笔》三卷、 《停骖录》一卷、《续停骖录》三卷、《豫章漫抄》四卷、 《中和堂随笔》二卷、《史通会要》三卷、《春雨堂杂钞》一卷、 《同异抄》二卷、《蜀都杂抄》一卷、《古奇器录》一卷、 《书辑》三卷、 《南巡日录》一卷、《大驾北还录》一卷、《淮封日记》一卷、《南迁日记》一卷、《科场条贯》一卷、《平北录》一卷。其中《史通会要》摭刘知几《史通》之精华,概括排纂,分门别类,而采诸家之论以佐之,为史学著作。 《同异录》采择古人嘉言,撮其大略,分“典常”、“论述”上下二篇,进呈皇帝作治理国家的参考。 《书辑》论书法艺术。其他各集都是订证经典,综述见闻,杂论事理,大部分具有史料价值,也有一些传闻异事,具有小说的色彩。此书各集还分别被辑入广百川学海、宝颜堂秘笈、丛书集成、纪录汇编、续说郛、古今说部丛书、五朝小说等笔记小说丛书。

玉清元始玄黄九光真经

玉清元始玄黄九光真经

玉清元始玄黄九光真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此经首录四言经文三百余字,谓大梵天非无非有。真体自然,降神流世,为人精魂,阳魂护精,阴魂育血。世人若能抱一守真,可保真体不变,化俗成真,复归于大梵天。又称常诵此经,可使精血内凝,形神和合,邪魔隐避,「久而神炁相合。凝神为体,聚精为质」。篇末附元始天尊说《混元劫一普度万灵神咒》。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组诗名。南朝梁萧统辑,载《文选》。作者不详,但非一人所作,约创作于东汉末年桓、灵时期。或谓枚乘、傅毅作,不可信。共十九首,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

指月录

指月录

全称《水月斋指月录》,三十二卷。明代瞿汝稷集。《指月录》一书,录述从过去七佛到宋大慧宗杲的禅宗传承法系650人的言行传略。卷一、二、三述过去七佛,应化圣贤,西天祖师;卷四述东土祖师,从菩提达磨到六祖慧能; 卷五至三十述慧能以下第一世至第十六世;卷三十一、三十二为径山大慧宗杲禅师语录。所谓“指月”,是以 “指”譬喻佛教; 以 “月”比喻佛法。禅宗以“一丝不挂”为“上乘”,“万虑皆空”为“至德”。主张不立文字,不下注脚,以佛性为最高真理。但为使禅宗便于信众接受,故以外相实物如“指月”,赢得信众对佛性的真正理解。此录至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以后,隆杲禅师以下无录止。对了解禅宗传承法系及禅门高僧事迹有一定史料价值。现见载版本有:明万历壬寅刊本,约崇祯年间真寂学人成淇重刊本、清乾隆八年刊本和清同治年间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