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崡

赵崡
  • 姓名:赵崡
  • 别名:字子函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西安市周至县人
  • 出生日期:1564
  • 逝世日期:1618
  • 民族族群:

赵崡(1564~1618)明代金石学家。字子函,一字屏国,号敦物山人。西安市周至县人。万历举人。酷爱金石,常和家人与拓工出入荒野丛中访拓碑文,并向经常游览四方的朋友索求。苦心孤诣30余年,收集大量旧碑,一一考证,仿照欧阳修、赵明诚金石著作体例,编著《石墨镌华》8卷。在清理考证中国古代碑石书法遗存方面,作出重要贡献。赵崡对书中收录碑刻皆亲自跋识,内容多为碑刻书法品评之词,对清代关中碑派书法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还自刻《植品》2卷,介绍了番茄、洋姜等植物最初传入的情况。

赵崡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困学斋杂录

困学斋杂录

元代笔记。1卷。《四库全书》曾据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将本书编入子部杂家类。本书的明抄本原未题撰人姓氏,应系元人所撰。后因据元人鲜于枢自号因学民,书房号困学斋,所以判定为鲜于枢作。按书中所记有不少是涉及元代名流如廉希贡、杨果、撖举等人的,其经历与鲜于枢并无抵触之处,而元代前期的名流又没有别的以“困学”为号,所以这一提法已为学术界所接受。本书是作者随笔所记的见闻与感想,内容没有顺序,从名人逸士直到金石古物鉴藏都有所涉及,从文字之间可以领略到元代前期的风习,“具有雅人深致,非俗士所能伪托”(《四库全书总目》)。本书是流传较广的元代笔记,《说郛》(宛委山堂本)及《古今说部丛书》所收,题为《相学斋杂秒》;《养素轩丛录》所收,题为《困学斋杂记》。本书除有《四库全书》本,常见版本还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

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

《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原名《太上洞玄灵宝仙人请问本行因缘众圣难经》。「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东晋末南朝初。陆修静《灵宝经目》已着录。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另有敦煌唐抄本(P2454号),题作《太上洞玄灵宝妙经第十五众圣难》。经称吴赤鸟三年(240),地仙道士三十三人登劳盛山谒见葛玄,请问彼等修道六百年尚为地仙,师尊方始学道即被赐为太极左仙公,不知作何功德受此天职。葛玄答云:「尔等前世学道,志在小乘,唯念度己,不念度人,少作功德,故止为地仙。」葛玄宿世发心向道,多生积修,尊法读经,志行大乘,大作功德,度诸困厄,故今得为太极左仙公,经文宗旨在劝人修行大乘之道,不仅自度,而且普度他人。

推篷寤语

推篷寤语

养生类著作。明李豫亨撰,清王寿芝节录。一卷。豫亨字元荐,云间 (今江苏松江) 人。幼习儒,喜博览,涉诗文、兵法、养生等,终不得志。隆庆四年 (1570) 始捐举业,以鸿胪谒选,乘舟自苏赴京,途中将夙昔所得汇而成书,共十卷。载测微、原教、本术、还真、订疑、町政、往来论学函牍诸篇。此节录本选自原教、本术两篇。所载与医药、养生有关。凡五十七则,近万字。首载原养生之教,旁征博引,杂谈慎动、慎行、知足知止,忌纵欲、惜自身等摄生之理。次载本医药之术,摘自有关医药方剂的短论,亦为一般性医学常识。论述简捷,文辞精练,具有杂记性质。有民国十三年(1924)杭州三三医社排印《三三医书》本。

删正方虚谷瀛奎律髓

删正方虚谷瀛奎律髓

四卷。《删正方虚谷瀛奎律髓》是纪晓岚针对元方回(号虚谷)编选唐宋五、七言律诗集《瀛奎律髓》所作,方回以江西诗派之法为法,以宋诗的审美眼光审视唐宋律诗之发展,提高了宋诗的地位。在清代,《瀛奎律髓》有冯舒、冯班、查慎行、陆贻典、何焯等人的评点,褒贬不一。较之诸家评点的门户意气,纪晓岚删正较为通脱平和。

明武宗宝训

明武宗宝训

明武宗朱厚照语录汇编。费宏等编纂。嘉靖四年(1525)成书,与《明武宗实录》同进。十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二卷。凡四十一子目,前有明世宗序。

心性罪福因缘集

心性罪福因缘集

心性罪福因缘集,三卷,宋智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