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迪克

- 姓名:菲利普·迪克
- 全名:菲利普·K·迪克
- 性别:男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芝加哥
- 出生日期:1928.12.16
- 逝世日期:1982.3.2
- 民族族群:
菲利普·K·迪克(Philip K.Dick,1928.12.16~1982.3.2),美国的科幻小说作家,1928年12月16日,菲利普·K.迪克和同胞妹妹出生在美国芝加哥,兄妹俩早产了一个多月。不久后,妹妹就夭折了。1929年开始的美国大萧条给迪克一家带来很大影响,一家人常常分居各地。父母离婚后,迪克跟随母亲和外婆辗转在华盛顿、加州伯克利等地谋生,并在伯克利上完中学。中学期间,迪克开始在唱片店打工。1952年,菲利普·迪克发表第一篇小说,开始了他的职业作家生涯。
青少年时期的菲利普·迪克在加州伯克利的左翼和知识氛围中接触了大量音乐、文学作品。他深受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影响,最喜欢的是《包法利夫人》《红与黑》,以及巴尔扎克的作品。受现实主义文学影响,他的作品中充满暗喻和讽刺,科幻元素几乎变成了无心插柳般的点缀,现实的崩塌感才是更为恒久的主题。他也因此没有被同时代的美国科幻作品局限,而是朝向严肃文学的方向发展。
到1982年去世之前,在短短30多年的写作生涯里,菲利普·迪克留下了44部长篇和121部短篇作品。在最高产的那几年里,他甚至创造了两年时间完成11部长篇小说、14部中短篇小说的惊人纪录。但如此高产的背后,是菲利普·迪克拮据、窘迫的一生。
他在一次采访中谈到,在美国,“科幻小说被看作最末流的文学品类”,科幻作家的“地位非常低”,很长一段时间,他的作品都被列为“低俗小说”。虽然他“自认为在写严肃小说,但这些作品从未在美国受到重视”,他认为“美国或者美国人的反智主义限制了他们对创意、幻想及知识概念的兴趣”。
在他生活的时代,麦卡锡主义、反共情绪始终笼罩着美国社会,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会被美国政府视为“异己分子”,也不被美国社会欢迎。迪克身边的许多人都曾因参加政治集会被美国政府调查,埃德加·胡佛(联邦调查局首任局长)这样的人物在伯克利的知识分子圈里口碑很差。迪克在作品中也写了很多以胡佛为原型的独裁者。20世纪60年代,他又因反对越南战争受到长期监视和骚扰。这段遭遇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反映,他预言未来的美国政府会获得更为智能和隐秘的监控手段,他笔下的人工智能(《神圣秘密》,1980)和大数据(《头环制造者》,1953)的监控手段也的确在今日美国的“棱镜计划”中实现。
这种种经历塑造了独一无二的菲利普·迪克,文学风格上偏重现实主义,内容上始终怀有对美国社会和体制的怀疑和批判,同时代优秀的科幻作家笔下的“光辉的美国梦”在他这里并不存在。菲利普·迪克描绘了一个“破碎的美国梦”。他不屑模仿那些庸俗的科幻作者随手编造的“太空殖民”式的故事,这导致他的作品很难被当时的美国科幻读者接受,主流社会本又不关注科幻作品,他的财务窘境也就不难理解了。
20世纪50至60年代,菲利普·迪克只能靠微薄的稿费和朋友的接济度日,交不上个人所得税是常事。50年代,他甚至连图书馆借书的过期罚款都交不起。甚至有一段时间,他竟然要到宠物商店花35美分买一磅给狗吃的马肉杂碎当肉食。直到60年代晚期,一家法国出版社开始出版他的全部作品,这才让他的财务状况得到缓解。
进入70年代,欧洲大陆掀起了一股“菲利普·迪克热“,这股热潮吹回美国,促成了《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的电影版权出售——也就是后来的电影《银翼杀手》。当制片方付给他4万美元时,他不知这些钱有什么用,他对朋友说除了火腿三明治之外,他想不出什么想要的东西了,于是立刻出门买了一个火腿三明治。
菲利普·迪克并不在意收入的猛增,他更希望他的作品被当作严肃作品对待。拿到六位数的欧洲版税后,他把钱拿出来回馈朋友、前妻,资助福利院孩子。1982年3月2日,菲利普·迪克因中风去世,此时距令他声名鹊起的《银翼杀手》上映只有不到4个月。
猜你喜欢的书
古杭杂记
城镇志。元李有撰。四卷。此编撰于元代, 多记宋理宗、度宗时嘲笑奸佞贾似道、韩侂胄等人诗词,间有永天目山、西湖三贤堂、西湖等名胜诗,又兼载杭州丧葬风俗等。凡万余字。所记不注出处,盖时人耳口相传,有一定参考价值。今有《说郛》本、 《古今说海》本、《历代小史》本、 《学海类编》本、 《武林掌故丛编》本等,均仅一卷。
女红余志
元代文言琐谈小说。题元龙辅撰。二卷,有《诗词杂俎》本、 《古今说部丛书》本等。书首有作者丈夫常阳所作小引,称“细君女红中馈之暇,辄细阅之(指藏书),择其当意者,编成四十卷,时置几头,命曰《女红余志》。”后择其最佳者,录为上下二卷,即为今传之本。明钱希言《戏瑕》谓本书为好事者所依托, 《四库全书总目》从其说,仅将本书收入存目。今本均为从各种书籍中征引的与妇女生活有关的辞章故实,以辞意尖新者居多。凡八十余则,均不注出处,多数仅为片言只语,较简略,仅《佳次妇》、《香丸妇人》、《侠妪》等数则叙事较详,情节也较曲折,其故事不见他书引录,是较珍贵的小说史料。卷下均作者自作之诗。
增删喉科心法
喉科学著作。清刘序鹓纂辑,潘诚增订,首刊于道光二十七年 (1847),后屡有刊刻。是书不分卷,含临症要诀、阳症喉痹、缠喉风、紧喉风、哑瘴喉风等32篇,附医案。辨论阴、阳、寒、热、表、里、虚、实,简明允当。为喉科著作之佳篇。
上玄高真延寿赤书
上玄高真延寿赤书,唐终南山隐士裴铉编撰。《宋史•艺文志》着录:「裴铉《延寿赤书》一卷」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收入洞神部方法类。卷首有作者所撰〈进书表〉,自称撰《延寿赤书》一卷,进献开元圣文神武法天至道皇帝(唐玄宗)。其书大半抄袭《真诰•协昌期》,分作八篇:其一〈郁仪前奔〉:言存思日月光芒及身神法术。 其二〈洗心内忌〉:言学道修真者日常起居栉沐之禁忌。 其三〈清神外禁〉:列举丰都六宫之名,并言辟恶梦法术。 其四〈藏密钩神〉:言存思内视法术。 其五〈宝神平气〉:言 *** 栉沐,返老驻颜之法。 其六〈注藏永图〉:言饮食服药禁忌及去疾除秽之法。 其七〈阴行真气〉:言 *** 眼目,使明亮彻视之法。 其八〈对时习真〉:言检制魂魄,消灭鬼尸之法,以及选择时日诵经修真。
稗传
一卷。元徐显撰。徐显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四库提要》考其当为绍兴 (今属浙江)人,而寓居于姑苏(今江苏苏州)。《稗传》亦称《稗史集传》,记载元末文人儒士王艮、柯九思、陈谦、葛乾孙、潘纯、陆友、王冕、王渐、杨椿、王德元、徐文中等十数人事迹,叙述颇为详备。后录沈烈妇等人事迹,涉及到张士诚陷平江之事。有《铁琴铜剑楼丛书》影印明刊本、《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本、《历代小史》本、《丛书集成初编》 (史地类) 本等。
瑜伽论手记
又名《瑜伽师地论随听疏》、《瑜伽师地论手记》。佛典注疏。唐法成述。原著卷数不详。此疏是唐大中年间国三藏法师法成在敦煌向众僧开讲《瑜伽师地论》时的记录。听讲及笔录者有智慧山、一真、恒安、明照、洪真、谈迅、福慧、智校、索季和、法镜、法海等多人。因记录者的不同,诸本文字亦略有差异。法成是当时活动于西藏、敦煌的高僧,精通汉、藏两种语言,有著译多种。他讲解《瑜伽师地论》时除了利用汉译经论外还往往参考藏译本,因此,此疏对研究汉藏两地佛教交流、法成的思想、吐蕃统治时期及张议潮光复初年的佛教状况均有重要意义。历代大藏经未收,日本《大正藏》将S.463收入第八十五卷。内容系谈迅、福慧所记《瑜伽师地论》第三十一卷至第三十四卷之注疏。其后日本上山大峻对此有专题研究,对诸本进行整理。《随听疏》之有题记者约五十号左右,大抵为听学或抄写题记。据题记,法成开讲的地点为敦煌开元寺与龙兴寺,时间约为大中十年至十三年(856—859)。北菜25题记:“大中十二年八月二日,尚书大军发,讨番开路,四日上碛。”日本书道博物馆藏本题记:“大唐大中十三年(859)己卯岁正月二十六日,沙州龙兴寺僧明照就贺跋堂,奉为皇帝陛下,宝位遐长;次为当道节度,愿无灾障。早开河路,得对圣颜。及法界苍生,同沾斯福。随听写毕。”对研究归义军初期敦煌与吐蕃、唐王朝的关系,均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