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己

齐己
  • 姓名:齐己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长沙(今属湖南)人
  • 出生日期:864
  • 逝世日期:938
  • 民族族群:

齐己(864—938)唐末诗僧,本姓胡,名得生,长沙(今属湖南)人。幼孤贫,性颖悟,七岁为大沩山寺牧牛,常以竹枝画牛背作小诗,为老僧所赞赏,遂剃度为僧。后云游各地,遍览名山大川。曾居于长沙道林及庐山东林二寺。后梁龙德元年,拟往西蜀,途经江陵,荆州节度使高从诲慕其名,留其居龙兴寺,命为管内僧正。然其性放逸,爱乐山水,懒谒诸侯,虽不得已而受,终怏怏不快,遂作《诸宫莫问诗》一五首以寄意。后病卒于江陵。己性耽吟咏,工诗善琴,亦擅长行书,风雅放逸,诗名大著于湖湘间。为晚唐五代之交著名诗僧。当时著名诗僧、诗人如贯休、虚中、曹松、李洞、方干、沈彬、孙光宪等均与之交游唱和。为诗苦吟,尚琢炼,自言“旧制新题削复刊,工夫过甚琢琅玕”(《寄曹松》)。孙光宪称其诗“趣尚孤洁,词韵清润,平淡而意远”(《白莲集序》)。徐东野亦推崇其诗“格古”、“意新”、“调雅”、“语奇”(《赠齐己诗》)。亦精行书,《宣和书谱》称其“笔迹洒落得行字法,望之知非寻常释子所书也”。所作诗由门人辑得八一○篇,编成《白莲集》一○卷,友人孙光宪于后晋天福三年为之作序。《直斋书录解题》著录《白莲集》一○卷,《风骚指(一作旨)格》一卷,今存。《风骚旨格》论诗有六义、十体、十势、二十式、四十门、六断、三格,为论诗法之作。后人有疑其非齐己作者。此外,《崇文总目》亦著录《诗格》一卷,然亦未能断其必为齐己所作。《全唐诗》编其诗为一○卷,见卷八三八至卷八四七。《全唐诗补编·续拾》卷四三补诗一首,卷五○又补三首四句,重录六首二句。文二篇,见《全唐文》卷九二一。生平事迹见孙光宪《白莲集序》、《五代史补》卷三、赞宁《宋高僧传》卷三○、《宣和书谱》卷一一、《唐诗纪事》卷七五、《唐才子传校笺》卷九。

齐己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九个明天

九个明天

九个明天(Nine Tomorrows)是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说集,选录九篇科幻小说。本书最早的名称是“退件书”(Rejection Slips),1959年首次在美国发行,1963年在英国出版。收录的小说中有阿西莫夫最喜爱的两篇小说《最后的问题》《丑小孩》。

太平经钞

太平经钞

太平经钞,原不题撰人。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据近人王明考订,此书应为唐末道士闾丘方远节钞《太平经》而成。原书十卷,每卷节抄《太平经》一部正文,其中甲部抄文并非汉代《太平经》原文,而系出自《灵书紫文》、《上清后圣道君列纪》等南北朝上清派道书。又据敦煌遗书《太平经目录》,今本《太平经钞》癸部实属原经甲部钞文,而癸部钞文则缺。此书概括《太平经》残佚卷帙之内容,为研究汉代道教思想史保存重要资料。南唐沈汾、南宋邓牧称赞此书「备尽枢要」,「文约旨博」,确如其言。

刘半农侦探小说集

刘半农侦探小说集

刘半农(1891—1934),原名寿彭,后名复,初字半侬,后改半农,号曲庵,江苏江阴人。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刘半农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但在其文学生涯早期,曾以“半侬”等为笔名,创作了一定数量的白话和文言侦探小说,并参与翻译不少国外侦探作品。《刘半农侦探小说集》收录了刘半农创作的“捕快老王”系列文言短篇侦探小说《匕首》《淡娥》、根据其早年在新剧社经历加工改编的白话侦探小说《假发》,以及“福尔摩斯探案”仿作《福尔摩斯大失败》(共五案),展现了清末民初时期中国侦探小说的特色。后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积极投身文学革命。

本来的自由

本来的自由

本书是林语堂先生经典散文全新结集,共计四十三篇,分别从林语堂所著《翦拂集》《大荒集》《行素集》《无所不谈》等散文集中选出,其中包含《我们的态度》《时代与人》《秋天的况味》《说难行易》等文章。林语堂所作散文幽默闲适,平淡中见深长,在现代散文中独具风格。

呻吟语

呻吟语

靖康稗史之一。一卷。撰者及具体成书年代不详。此书虽然没有作者题名,但在书后有一跋语,介绍了此书成书的大概情况,对我们了解此书颇有参考价值。据跋语所称:此书是由作者和其父共同编辑而成。作者的父亲曾随宋二帝等人北行,后来根据他亲见确闻之事,以及佚名者所作《上京札记》和钝者《燕山笔记》与金人萧庆《杂录》等有关记载,按编年纪事的体例,初编成书。后又屡经删改,以求实传信,终生未能定稿。

华严圣可禅师语录

华严圣可禅师语录

清代德玉说、光佛等编写的书籍,共五卷。卷一收住重庆府巴县华严禅院语录——一上堂、住重庆府报恩禅寺语录——上堂、再住华严院语录——上堂;卷二收上堂;卷三收晚参、机缘;卷四收拈古、颂古;卷五收杂录。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五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