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沂

李沂
  • 姓名:李沂
  • 别名:字子化,号艾山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李沂,字子化,号艾山,晚号壶庵。以号艾山行。是明故宰相李春芳的后裔,与李清(映碧)为族兄弟。自幼失怙,依伯父李信求学,李信全家抗清死难(见《阖门忠孝》篇),明亡后,李沂崇尚气节,誓不仕清。与邑中名士王贵一等人“辞诸生业”,归隐林下。后王士祯司理扬州,慕名求访,踵门请谒,李沂闭门不纳,不与谋面。


明末清初,江淮南北数十年间,论诗派,首推兴化为正。而兴化诗坛“诗醇典雅”,则又首推李沂。李沂曾在“河干草堂”(又名“鸾啸堂”)结诗社,与邑中名士唱和。诗人李沛、李瀚、宝严寺诗僧济润等成为李沂最紧密的诗友。康熙元年(1662)大旱,李沂目睹官吏催逼租赋,被捆缚入狱者“接踵于道”,因而“恻然伤之”以一腔悲忿写出了著名的《阳山赋》,记兴化一邑古今情事,“冀以感动当事,少纾民困”。康熙廿六年(1687)又偕兴邑名士李清、王仲儒、王熹儒、朱鹤山等会孔尚任。三十六年(1697),已经70多岁的李沂写下了《诸老燕会记》。在河干草堂,他著成《鸾啸堂集》9卷和《秋星阁诗话》1卷。后由诗僧济润等捐资刊行。

李沂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学校与社会

学校与社会

美国杜威著。该书是根据他对芝加哥实验学校学生家长和赞助人的几篇演讲汇集而成,1899年出版,被认为是他的教育著作中影响较大的一本书。在书中,作者从美国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引起的社会生活的根本变化,以及教育应当怎样适应这种变化出发,要求教育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谋求在儿童观、教材观和教学方法上的彻底改造。作者认为脱离实际的、狭隘的旧教育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把各种主动作业、自然研究、科学常识、艺术、历史等引进学校,使学校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引导和训练儿童成为社会的成员。作者反对旧教育的消极的“儿童观”,认为它使学校的重心在儿童之外,在课程和教师身上,主张进行“哥白尼式的革命”,把学校的重心转移到儿童生活上来。杜威尖锐地抨击了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称之为“静听”的教学,很少给儿童活动的余地。主张教学应以儿童的本能活动为中心,围绕儿童的活动来组织教学。杜威的教育思想反映了美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教育上相应的革新,对美国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政府片论

政府片论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法学家、伦理学家、近代资产阶级功利主义学说的创始人边沁1776年写的第一部著作。这部著作是边沁为反对当时主张维护现存的英国法律制度的布莱克斯顿的《英国法释义》一书而作,该书的出版使边沁崭露头角。边沁根本否定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并流行的自然状态、自然权利和契约理论,认为他们是虚构的,只存在于主论者的幻想之中;人的天性是避苦求乐,国家的产生不决定于人们所订立的契约,而是决定于人们对苦乐的计算,也就是人们考虑到服从比不服从所造成的祸害为少,于是人们才要求建立国家;避苦求乐或谋求功利是人们行为的动机,也是区别是非、善恶的标准,是个人和政府活动所遵循的原则;强调法是命令,是强制、服从、义务的特征和属性;指出在法制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金科玉律就是严正的服从,自由的批判,如对法律不进行批判、找不出毛病,就会妨碍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实现;主张对当时英国的法律统统以功利原则为准来衡量,从宪法到各部门法都重新制定,以建立符合功利原则的法律制度。边沁的学说代表了当时英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利益,促进了英国政治法律制度的改革,是资产阶级个人自由主义世界观在政治学、法学领域的体现,对后来资产阶级政治法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针灸节要

针灸节要

三卷。明高武(生卒年不详)撰。又名《针灸要旨》、《针灸素难要旨》。高武字梅孤,鄞县(今属浙江)人。著名的针灸医家,爱好读书,学识广博,通天文、律宫、兵法、骑射等。嘉靖年间中武举,曾北上历览关隘险要。晚年研究医学,精于针灸。尝慨当时针灸多误,而穴位在男、女、儿童身上各有差异,于是铸铜人三座,男、妇、童子各一,以试穴位,并推之人身,所验不爽毫厘,做为定穴标准,惜未传世。著有 《针灸聚英》、《痘疹正宗》等书。此书为高氏参阅《内经》、《难经》中有关针灸部分的论述原文,重新编撰而成,共五万八千字,成于嘉靖八年(1529)。卷一首列九针图,其次为《难经》原文,分为补泻、针刺浅深、井荥俞经穴主病等十八节,并引滑氏之注;卷二分为上下篇,上篇引《内经》原文“九针、补泻、诸法、病刺、经腑空穴”等,分为用针方宜、平刺应五脏、九针应九变等三十六节,主要阐述针灸之基本理论;下篇录经文五十九节,以病证分目,如热、疟、腰疼、周痹等,并详述诸病证之治法,其末节专述灸法;卷三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主病及同身尺寸与经脉长短等十节。书中多高氏独特见解,论述既本于《内经》、《难经》,又对其有所发挥,是专门研究《内经》、《难经》在针灸方面运用的著作。对后世研究针灸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中医基础理论在针灸学上的运用亦有较大的贡献。有嘉靖十六年 (1537) 陶师文梓行本,195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尚书故实

尚书故实

又名《尚书谈录》。笔记。唐李绰撰。一卷。绰字肩孟,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官礼部郎中。唐末黄巢起兵入长安,绰随同河东张尚书避难于圃田(今河南中牟),寓居佛寺。是编为纂录此间张尚书与访客谈资中可引为故实者,因取为书名。所载凡遗闻杂事,诙谐戏谑,以唐为主,兼及前朝,共七十九条。有《宝颜堂秘笈》本, 《唐人说荟》本等。《尚书故实》内容比较庞杂。作者在小序中曾这样写道:“凡聆征引,必异寻常,足广后生,可贻好事,遂纂集尤异者,兼杂以诙谐十数节,作《尚书故实》云耳。”这便将此书的创作意图说的很明确了。小说的内容包括了轶事、异闻、辨疑等几个方面,主要是记事,对书、画、碑、帖等方面的内容多所涉及,在书中占了大量篇幅。

智证大师请来目录

智证大师请来目录

智证大师请来目录,一卷,日本圆珍撰,编号二一七三。

东山破峰重禅师语录

东山破峰重禅师语录

清普重说,傅慧等编。收住龙骤禅院、佛兴禅寺、香积禅院、观音禅院语录、举古、颂古、机缘、入室、塔铭。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六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