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沂

- 姓名:李沂
- 别名:字子化,号艾山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李沂,字子化,号艾山,晚号壶庵。以号艾山行。是明故宰相李春芳的后裔,与李清(映碧)为族兄弟。自幼失怙,依伯父李信求学,李信全家抗清死难(见《阖门忠孝》篇),明亡后,李沂崇尚气节,誓不仕清。与邑中名士王贵一等人“辞诸生业”,归隐林下。后王士祯司理扬州,慕名求访,踵门请谒,李沂闭门不纳,不与谋面。
明末清初,江淮南北数十年间,论诗派,首推兴化为正。而兴化诗坛“诗醇典雅”,则又首推李沂。李沂曾在“河干草堂”(又名“鸾啸堂”)结诗社,与邑中名士唱和。诗人李沛、李瀚、宝严寺诗僧济润等成为李沂最紧密的诗友。康熙元年(1662)大旱,李沂目睹官吏催逼租赋,被捆缚入狱者“接踵于道”,因而“恻然伤之”以一腔悲忿写出了著名的《阳山赋》,记兴化一邑古今情事,“冀以感动当事,少纾民困”。康熙廿六年(1687)又偕兴邑名士李清、王仲儒、王熹儒、朱鹤山等会孔尚任。三十六年(1697),已经70多岁的李沂写下了《诸老燕会记》。在河干草堂,他著成《鸾啸堂集》9卷和《秋星阁诗话》1卷。后由诗僧济润等捐资刊行。
李沂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从一到无穷大
科普代表作品,在当今世界仍然具有重要影响力。作为自然科学科普经典名著之一,直接影响了众多科研和科普工作者,是历久弥新的自然科学入门读物。 在本书中,伽莫夫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自然科学领域中的重大进展。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先由漫谈基础数学知识入手,用丰富有趣的比喻阐明了时间、空间的相对性,讲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四维世界结构,最后全面讨论了人类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等方面的成就。 伽莫夫行文寓教于乐,本书不仅语言幽默生动,论述深入浅出,书中插图也均为作者亲笔绘制,是非常适合广大读者,尤其是学生和科学爱好者阅读的自然科学科普入门书。
女科要旨
清·陈修园撰于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4卷。此书为陈氏博采诸家之论,参附己见,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编辑而成,因其内容皆为女科证治之精要故名。卷1为调经、种子两门,主论月经病、不孕症之证治;卷2主论胎前诸疾;卷3主论产后诸证;卷4为杂证论治。该书注意女性调经的脾胃之治。
平淡的事
短篇小说。彭家煌作,载1929年5月,上海大东书局。描写一位受社会和经济压迫的医生仍无偿地为穷人看病的善良品德;
末日的受审判者
本书收录短篇小说七篇:《性的屈服者》、《晒禾滩畔的月夜》、《不平衡的偶力》、《约伯之泪》、《蔻拉梭》、《末日的受审判者》、《三七晚上》。前五篇小说是恋爱小说,写知识青年男女的恋爱,后两篇是“身边小说”。
吕蒙正风雪破窑记
元代杂剧剧本。简名《破窑记》。王实甫撰。旦本。剧叙宋代故事:洛阳员外刘仲贤,颇富家资,令女儿刘月娥抛绣球招婿。寇准、吕蒙正住城南破窑,意待刘员外招婿后献诗求钞。不料绣球打中吕蒙正,刘员外嫌蒙正家贫,将其夫妻赶出。白马寺僧人撞钟开斋,蒙正每日去赶斋就食。后寺僧改为斋后撞钟,蒙正再至,斋饭已无。蒙正知是辱己,题诗于壁,含恨而去。至破窑,见锅碗尽碎。月娥道是适才其父怒而为之。寇准借得两锭银子,与蒙正赴京应举。二人俱中。蒙正授洛阳县令,未至其家,先遣媒婆劝月娥改嫁,为月娥所拒。蒙正又扮寒儒归,月娥亦无怨言。蒙正叹为贞节。夫妻同至白马寺烧香,刘员外牵羊担酒,前来认亲,蒙正拒不相认。适寇准奉命前来进香,道昔日斋后撞钟,打破锅碗,均是刘员外为激其上进所用苦心。蒙正始悟,拜认岳丈。按,吕蒙正妻姓宋,蒙正无住破窑事,亦无斋后撞钟事。此剧内容当为作者所虚构。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钞校本,《孤本元明杂剧》据以校印。
东轩笔录
史料笔记。十五卷。北宋魏泰撰。书成于宋元祐九年(1094年)。魏泰,字道辅,晚号临汉隐居、汉上艾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宋神宗、哲宗、徽宗时期。襄阳人。他博极群书,长于诗文,年轻时恃才豪纵,曾因殴打主考官而未能考取进士,后便隐居。因与王安石、王安国、王雱、黄庭坚、黄大临、徐禧、章惇等人交往甚密。因此,他有丰富的朝野见闻。是编据其交往见闻而撰,成于元祐九年(1094)。记宋太祖迄神宗六朝轶闻故事,内载王安石及其相关人物,宫廷诸杂事,感情偏激,文笔恣肆,颇夹私愤,每致失实,《旧闻证误》,《容斋随笔》对比已有驳正。除此书外,他平生所著尚有《临汉隐居诗话》一卷、《订误集》二卷、《书可记》一卷、《襄阳题咏》二卷。